跳到主要內容

淺談電刀

大家應該多多少少看過以醫院為背景題材的影集或者電影,看到外科醫師以傳統手術刀切開組織器官,再以絲線結紮止血的畫面,這也是一般人的既定印象。其實早在西元1920年間「電刀」的問世,對組織器官的切割與止血提供了改良方式,不僅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改善傷口癒合,減少病人失血,也可以降低感染等併發症的機率、提高醫療品質,可說是外科手術的一大利器。

「電刀」的英文名稱為Electrosurgical Unit(縮寫為ESU),又稱為高頻電刀。您可能會想:『電刀是「帶電的手術刀」!那不是會使人觸電嗎?』

首先,我們知道生活上所使用的市電多為60赫茲(Hz)、110伏特(V)的交流電源,「赫茲」即是頻率,而電刀輸出電流的頻率可達數百kHz到數MHz(高頻),其中”k”為103倍,”M”則是106倍。人體的神經、肌肉系統對此高頻電刺激反應極微小,故不會有影響。

其次,當高頻電流透過器械(電刀筆)作用在人體組織時,會使具有粘滯性的體液極劇振動,因摩擦而產生熱量,使組織內的水分快速蒸發,以致組織分離或者凝固,這就是以電能代替傳統手術刀的基本原理。其中電刀筆為針形或刃形的金屬電極,接觸組織的面積很小,故作用在組織中的電流密度很大,可以在一瞬間產生大量的熱,因電極下的組織瞬間爆發性地蒸發掉,便可以分裂成一個窄而平坦、深幾毫米的切口,而且還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代替結紮,完成切口止血工作。

電刀依工作模式(mode)分為單極(monopolar)電刀和雙極電刀(bipolar)兩種。單極是把主機連接的兩個電極放到不同的地方(如右上圖示),高頻電流從醫生操作的電刀筆電極(Active Electrode)進入病人身體,通過人體後再透過病人迴路電極(Return Electrode)貼片回收以完成迴路。其中,病人迴路電極負責回收電流,不應對身體產生作用,故採用大面積導電片來降低電流密度,以達到安全範圍,避免燒燙傷;輸出功率較小的雙極電刀是把主機輸出的兩個電極放到同一個儀器上(如右下圖示),產生迴路,透過雙極鑷子的兩個尖端向組織提供高頻電能,使雙極鑷子兩端之間的血管組織脫水而凝固,達到止血的目的。由於它的作用範圍只限於鑷子兩端之間,對組織的損傷程度和影響範圍遠比單極模式要小得多,故雙極電刀多用於腦(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產科等較為精細的外科手術。

若依電刀的功能主要可分為切割(pure cut)及電凝(coagulation)兩種(如右圖示),亦有同時存在兩種不同程度特性的混合型(blend)。以波型得知電切是以持續電能作用在組織上,使細胞中的水分子在短時間內大量汽化,使細胞爆破、組織分離,巨觀即是電切效果;電凝則是以間斷的電能,使細胞中的水份升溫蒸發出細胞,細胞因失去水份而收縮成痂,巨觀來說,細胞及細胞間的收縮會把被切斷的血管亦收縮止血,達到電凝效果。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臨床需求的增加,以高頻手術器械為主的複合型電外科設備也有了因應的發展,如:氬氣電凝、超音波手術刀系統、內視鏡用電刀系統等設備,都有顯著的成效。

電刀應用在臨床至今近90年,在開刀房內已算是普遍、成熟的醫療設備,只要依標準作業程序操作,並且定期保養與校驗,電刀會是外科手術中安全可靠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