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常見問題

檢索結果:16 檢索詞:
  • 發展遲緩及其成因
    複製連結

      「隔壁家的兒子以前五歲才會講話,上學唸書後就好了,我兒子現在三歲卻還不開口叫人,會是遲緩兒嗎?」

      孩童的成長,除了正常的生理發育之外,還包括日益增加的行為能力及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這個過程就稱作發展。顯著失能的障礙兒童容易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而功能落在正常邊緣灰色地帶的孩童,在嬰幼兒初期與一般孩子的差距不大,但漸漸可能在生活適應上遭遇困難,需要家長或老師細心觀察才注意到。學齡前嬰幼兒中,若有下列ㄧ項或多項發展落後的情形,就有可能是「發展遲緩兒童」。

    • 位移動作發展(抬頭、翻身、坐、爬、走、跑、跳…)
    • 操作動作發展(伸手抓握、用手指拿捏或拆裝物品、玩積木拼圖、握筆畫圖寫字,以及自己吃喝、穿衣、上廁所…)
    • 語言發展(伊啊聲、叫人、聽懂指令、用說的表達需求、對話聊天、敘事…)
    • 知覺與認知發展(利用感官觀察,用頭腦去判別物品大小、顏色、形狀、多寡、遠近、高低、軟硬、味道等特徵的變化,逐漸增長生活常識以及理解空間、時間、因果關係、抽象的文字與數字符號等概念)
    • 社會情緒發展(有安全感而不過度依賴、自主自信、維持人際關係、學習情緒表達與控制、認識性別角色、遵循道德規範…)。
       

    發展乃是先天生理潛能與後天環境學習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影響發展的因素包含:

    • 孩子本身有疾病,例如染色體或代謝異常;母親孕產期問題,例如早產;以及環境毒物、意外傷害等因素,皆可能影響腦部生理,因而干擾正常發展。
    • 孩童的家庭經濟、社區文化及教育資源等環境因素,是否提供足夠且適當的知覺經驗與學習刺激。
    • 家長的個性、教養觀念、教導能力,以及不同照顧者間態度的一致性,也影響孩子的情緒行為與社會適應。

    (原文刊載於96年1月15日聯合報E2版:是不是遲緩兒 細心觀察才知)

    發佈日期:2007/1/15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複製連結

      現在許多家長都聽過早期療育,幼教老師也會主動建議一些孩子就醫,但有時候醫生也看了、評估也做了,為什麼只是要家長回去再觀察,過一陣子再來追蹤?
    有些家長聽到「再觀察」、「再追蹤」,可能會覺得鬆了一口氣,以為這表示「沒問題、不要緊」;有些家長可能感覺無奈或著急,覺得怎麼得到一個更不確定的結果。其實,聰明的家長應該要進一步問清楚下次再觀察追蹤的原因及重點為何。

    無論是否已經確認診斷,都可能採取再觀察/再追蹤的處置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形:

    1. 家長可能對嬰幼兒發展的認識不足,缺乏其他兒童作為比較參照的標準,或是本身對孩子的敏感度不足,因此產生不適當的期待或過度擔憂。建議再觀察或許是提醒家長不要操之過急,需耐心等候孩子達到生理的成熟並有生活經驗的累積。例如:
    • 晚說話。如果語言治療師評估後認為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家長則不用太緊張。
    • 說話不清楚。一般說來,某些構音(例如捲舌音)需要等孩子大一點才說得準。
    • 沒有日期時間觀念、不會算術。如果孩子對於日常生活中較具體的快慢早晚、數量多少、大小、相同一樣等都還是糊理糊塗,那家長就先不要急著要求孩子理解時間、空間、符號運算等抽象概念,等孩子認知成熟度夠了,教起來事半功倍,孩子學得也有成就感。
    1. 若是評估時發現孩子可能因為生活環境中的學習刺激不足,或是照顧者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探索與練習嘗試的機會,則會建議家長改變部分教養方法,或讓孩子先上學一段時間後再追蹤孩子的發展及進步的潛力。
       
    2. 一般孩子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讓大人困擾的行為,例如吸手指、不能吃的東西也放進嘴巴咬、搶玩具、挑食…,就醫後通常會建議家長一些行為處理技巧,因此需要回家實行一段時間後,再追蹤問題行為出現的時機、頻率、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是否改善。
       
    3. 問題雖然實際存在,但在某些情況下,等待是為了選擇較適當的治療時機。例如:
    • 嬰幼兒營養與體重都已足夠,或兒童肢體骨骼發育達一定程度時才進行手術
    • 孩子能被訓練,不會亂扯破壞時,才能配帶眼鏡或助聽器來矯正視力或聽力
    • 等孩子說話多一點,詞彙與句子表達更豐富時,再矯正發音不清楚的問題
    1. 不論是在醫療、教育或社會福利方面,都會有資源供不應求的時候,雖然每個家長都愛子心切,都希望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但餅就是那麼大時,也只能綜合考量孩子問題的嚴重度、急迫性、治療成效等因素,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來分配資源,或是協助資源轉銜。也因此,治療專業人力與空間不足時,雖然孩子評估後需要治療,但可能只先列入等候名單,藉著輪替方式,每個孩子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先暫停數個月或半年,讓等候名單中的孩子排上來。所以,如果家長能配合如期回診,不但可以追蹤孩子發展情形,在未來資源可得時,也有機會即時獲得相關資訊。

    (原文刊載於96年1月26日聯合報E4版: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發佈日期:2007/1/26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兒童心智評估與診斷的迷思
    複製連結

      晚婚及家庭少子化是現今社會趨勢,也因此父母通常有能力也更捨得在孩子教養上投注心力及經費。細心的父母為了提昇親職能力,努力查詢研讀、充實相關知識,因此「照書養」或說「照網路養」,幾乎是新手父母必經之路。隨著知識的普及,父母看了書或報導後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問題,好像是遲緩兒、自閉兒、過動兒、亞斯伯格症…,因此就醫、尋求評估。然而,評估之後就能解答家長的疑慮嗎?以下就來談談家長們常問的、關於評估與診斷的困擾。

    Q:評估之後就一定能確定診斷了嗎?
    A:其實不盡然。因為臨床實務上有其限制:

    1. 評估效度的限制:行為評估結果的推論有效度,十分倚賴資料來源的可信度與資料間相符的程度。母親抱怨說孩子坐不住、動來動去、學不會,但奶奶可能會說媽媽要求太高、太緊張,小孩子都是這樣、沒什麼,因而兩人提供不一致的訊息。所以就醫評估時,若能盡量具體釐清事實,在不同情境中由不同人評估也能獲得一致的結果,則較容易確認診斷。
    2. 診斷標準的限制:診斷疾病若能以明確或量化的標準來定義,則只要病狀符合或施行相關檢查驗證,即可以確認診斷。例如:以聽力檢查確認是否聽力障礙;以染色體檢查確認是否異常。然而,就兒童精神診斷而言,雖然國際上已有慣用的診斷標準,但精神狀態與行為評量無可避免涉及個人主觀心証,例如:DSM-IV(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採用[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不適當地活動量過度]等許多行為準則。專業人員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與臨床經驗,及是否採用適當的行為參照標準,皆影響其個人對於症狀的判斷。
    3. 不同的診斷可能涉及相似的行為特徵,例如自閉兒可能十分過動、難專心;癲癇兒童可能有衝動、過動或自閉特徵;過動兒或聽障兒若合併智能障礙,則在發展早期也容易出現自閉特徵。這些狀況都會使確認診斷的難度提高,尤其合併多重問題時更不容易鑑別。

    Q:為什麼不同醫院,或同一家醫院的不同醫師、心理師或治療師,對孩子的診斷不一樣?有人說他自閉、有人說他過動,也有人告訴我他正常、不用過度擔心。
    A:承上所述,臨床評估與診斷的確有其限制,因此,若孩子的特徵越是符合某診斷的典型、越是嚴重,則越容易確認診斷;反之,則容易落入診斷與否的灰色地帶。另一方面,不同專業人員對於告知診斷的態度與時機可能抱持不同的想法,醫病溝通的技巧也大不相同。態度較嚴謹保守的專業人員在面對非常焦慮的父母時,為了避免父母心理反應過大,可能會決定慢慢透露,藉由多次觀察或完整評估後再解釋並告知診斷。另外,面對某些教養方式極端不適切或是對孩子問題怠慢輕忽的父母,專業人員為了掌握時機,有時可能不得不對父母來個當頭棒喝並曉以大義。這些不同的溝通風格作法,很難說誰對誰錯,專業人員在當下也不見得能即時了解父母就醫的想法,以及其是否已經有心理準備孩子可能會得到一個診斷。舉例來說,有些父母因為孩子不會說話而就醫,心想可能就是語言發展遲緩,但專業人員發現其實是自閉症;然而對父母而言,自閉雖然不是陌生的名詞但卻是想都沒想過的事,可想而知父母獲知診斷後會有多驚嚇與不安。許多父母會換一家醫院看、尋求第二意見,將心比心,我們可以理解也不反對,但父母切記:(1)據實以告,最好提供之前的評估報告書作參考,可避免重複的檢查評估 (2)若只為了要找到一家醫院說孩子沒問題(或有問題),因而不斷換地方就醫,甚至隱瞞相關資訊,可能因為家長逃避的心態而延誤孩子早期療育的時機。

    (原文刊載於96年1月31日聯合報E4版:自閉或過動 評估就能確診嗎)

    發佈日期:2007/1/31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兒童心智評估
    複製連結

      兒童的心智表現,是指孩子如何運用本身潛在的能力,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體驗知識、解決問題並學習適應環境,這過程中涉及了需求、動機與情緒的調節,以及認知、語言、感覺運動等能力。

    舉例來說,糖果放在高高的桌面上,想吃糖的孩子可能:

    1. 看了一眼,拿不到就算了
    2. 坐在地上哭,吸引大人注意
    3. 拉大人的手到桌子旁邊
    4. 手指著糖果方向,轉頭看著大人發出ㄇㄢ ㄇㄢ聲音
    5. 直接說「我要吃,給我」
    6. 自己推小椅子到桌子旁邊,爬上去拿並學大人把罐子倒過來搖一搖讓糖果掉出來

      這些不同的因應方式反映出孩子心智成熟度不同,我們所見到的兒童行為也是孩子先天性格、能力及後天生活經驗、教養態度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臨床上評量兒童心智的向度包含:氣質、情緒調節、人際互動、適應性、活動量、衝動性、注意力、智力等,智力則由語文或非語文的記憶力、觀察力、思考判斷與推理、空間分析、知覺技能反應、數的概念與演算…許多部分組成。

    評估資料可用以下方式取得:

    1. 會談:蒐集孩子基本資料、發展史、疾病史等,以及家庭與教養情形(附錄:臺大醫院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基本資料、臺大醫院早療個案發展及疾病史)
    2. 問卷量表:以具體化、量化的陳述方式來釐清問題及其嚴重程度(附錄: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表(CCDI))
    3. 行為觀察:在情境中直接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可與會談或問卷量表資料相比對,探究孩子行為的穩定性、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或是親子互動、家長要求與期待…
    4. 測驗評量:採用標準化的測驗工具,依據施測程序指導孩子做出所要測量的反應,將其表現與同齡兒童相比較,以判別其能力程度或症狀嚴重度。

    關於兒童測驗評量的常見問題:
    Q:孩子這麼小,有的還不會說話或是還不會寫字,怎麼能測驗?
    A:幼兒的測驗不是用紙筆一題一題寫的考試,而比較像是和主試者一起玩有趣的玩具或圖卡,除了問答之外,也有許多讓兒童模仿或動手操作的活動。雖然測驗過程像是遊戲,但測驗工具本身具有相當不錯的信度與效度(合理性、穩定性、可靠性),施行測驗的臨床心理師也必須經過培訓,並依據標準程序進行,同時要觀察孩子的情緒、注意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行為特徵。

    Q:若要接受測驗評量,家長該注意什麼?
    A:開始測驗時通常會請家長暫時離開,因為有些孩子會分心、轉頭與爸媽說話,或是依賴、要求爸媽幫忙做;反之,也有些心急或緊張的家長在一旁會忍不住給予孩子額外的提示,或是當面評斷孩子反應的對錯,影響孩子繼續受測的意願。上述這些情形都會干擾測驗標準化實施的原則,也影響測驗結果的可信度,所以應該盡量避免。家長如果擔心怕生的孩子到新環境會哭鬧,可以事先簡單告知測驗情形,或是隨身帶些可以安撫孩子的食物、奶嘴、水瓶、玩具、圖畫本…。

    (原文刊載於96年2月12日聯合報E4版:還不會寫字 兒童心智怎麼評估)

    發佈日期:2007/2/12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幼兒IQ低…可能大雞慢啼?
    複製連結

      兒童心智評估過程中,臨床心理師常會利用標準化的智力量表為工具,評量孩子認知發展的程度。因為實施智力測驗可以估算出智商,家長往往特別好奇或擔憂。常問:孩子年紀小,智力測驗分數(智商)會準嗎?這與孩子的學習或未來發展有什麼關係?如何能提升智商? 

      家長會問這些問題,通常是關心智商會不會變動,有多大的進步空間。的確,數值是有可能高低變動的,因為智商是一種估計值,是由孩子在受測當天的表現推測他在同齡兒童間的智力排名程度。 

      若孩子因為身體不適、疲倦、害羞怕生、緊張焦慮、或不願意合作等因素,而無法展現最佳的能力水準,則那次測驗所得到的智商就有被低估的可能性。 

      以下的概念說明,希望有助家長正確看待孩子的智力與智商: 

    1. 智力測驗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嬰幼兒時期的測驗重點是小兒的感覺、知覺和操作能力,隨著年齡漸增,智力測驗著重於評量語言、記憶、抽象思考、空間分析與組織能力、及問題解決策略……。對於有視覺、聽覺或肢體障礙的孩子,也需要選用特定的智力測驗材料與作答方式,才能有效推估其智商。因此,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或特定族群所使用的測驗,都有其既定的評量重點與工具的限制性,不代表智力的全部。 

        曾經有家長得知智商後問:「這樣我的孩子有學音樂的潛力嗎?」其實,對心理師而言,這問題就像是要看孩子畫的圖,問這孩子跑得快不快,一樣很難回答,因為用以推論的基本證據並不充足,講求科學的心理測驗並不是手相算命,沒測的又怎麼能說呢?說過頭了,家長也不相信吧! 
       
    2. 智力發展具有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的發展步調不盡相同,的確也有少數孩子是「大器晚成(大雞慢啼)」,因此,對於年幼的孩子,追蹤評估越是重要。若後續追蹤時發現孩子的能力大幅進步,已經追過更多的同齡兒童,則表現在測驗上就是智商提高。 

        所以,當家長得知幼兒智商落後時,無須太過緊張,但也不宜輕忽,應該坦然面對、積極與專業人員討論,從已取得的各種評估資料中,找找看是否有阻礙發展的因素待釐清與處理。 
       
    3. 環境與教育對智力的影響 
        智商高低只是說明了孩子具備的潛能範圍,而能否發揮潛能還取決於環境及教育等後天因素的影響。 

        如果孩子處於良好的營養健康與學習環境,得到適當的刺激引導與系統化教育,學會面對挫折與挑戰,則可促使智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即使是智力潛能偏低,透過後天不斷的努力,也可以在程度範圍內達到最佳化的開展;相反的,如果後天環境不佳,家長又忽略必要的教導,不但智力潛能無法開發,孩子還可能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變得落後越多。 

        所以,不論孩子的智商是高是低,都要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培養孩子學會自我肯定、快樂成長,才是一輩子的幸福。 

    (原文刊載於96年2月20日聯合報:幼兒IQ低…可能大雞慢啼)

    發佈日期:2007/2/20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里程(上)
    複製連結

      寶寶出生後,除了看得到的一暝大一吋之外,看不到的小腦袋瓜裡也是不斷長智慧的喔!張著眼睛四處看的寶寶,其實很早就已經認得每天照顧呵護他的人,但你可別以為寶寶只用「看」的方式探索這世界,其實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經驗更是重要,「媽媽的味道」讓寶寶作夢也會笑。被逗得咯咯笑的寶寶、跟著音樂左搖右晃的寶寶、爬向玩具的快樂寶寶、舉手投足都要模仿的學人精寶寶、還有動手又動口的好奇寶寶,總是讓大人們樂不可支,即使是個愛哭鬼口水王,仍是惹人憐愛。

      親愛的爸媽,忘了那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之類的話,放輕鬆、盡情地與寶寶玩耍,一兩歲的寶寶喜歡你的身體、喜歡桌上地板每樣東西、喜歡開櫃子翻抽屜、喜歡玩電話開電燈按遙控器,對他而言,滿屋子全都是新奇玩具。別忘了多拍些照,因為回首親子遊戲的美好時光,你會發現,這個新世界的探險家不僅已經遠離起跑點、變成「直立人」,全速前進的心智發展更是驚人呢!

    一歲前

    • 視線能追隨移動的物體(例如:媽媽走動泡牛奶時,孩子眼睛會跟著來回看)
    • 聽到熟悉的音樂童謠會特別注意或高興
    • 會模仿大人臉部動作(例如:張大嘴巴或伸出舌頭)
    • 會學別人的動作或姿態(如:舉起雙手摸頭)
    • 對簡短的口令會做出反應(如:拍拍手、揮揮手Bye-Bye)
    • 探索新環境時會回頭注意大人表情的變化
    • 會認得人,且有親疏之別,遇陌生人會哭或盯著看
    • 透過感覺及運動的方式來學習(例如:四處爬、拿到東西總喜歡先放進嘴巴;把小東西放進罐子內,再搖出來)

    一至二歲

    • 學大人的話或動作(如:也要拿掃把掃地)
    • 能說或指出圖畫書中的一些東西(如:球、鴨鴨)
    • 聽到指令後可正確行動(例如把尿布拿去垃圾桶丟掉)
    • 能夠把兩個相似的東西配對放在一起(如:把自己的小鞋放在大人的鞋子旁邊;把絨毛玩具都抱到椅子上)
    • 了解日常活動中簡單的指示(如:手手不要放嘴巴)
    • 知道「你」和「我」的差別(例如孩子已經會指鼻子後,媽媽改問「你的鼻子」或「我的鼻子」,孩子仍能夠聽口令正確指到媽媽或自己的鼻子)
    • 注意力持續時間仍非常有限(例如:不斷翻找拿出東西來,但到手後每樣都玩不久、一直換)
    • 可以從自行探索的過程中學到經驗(如:被抽屜夾到手後學會關時要趕快放手)

    (原文刊載於96年5月19日聯合報:爸媽陪我玩 寶寶腦袋開竅)

    發佈日期:2007/5/19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里程(下)
    複製連結

      現在大部分四歲以上的孩子都已經上幼稚園了,中班大班階段的「小大人」有趣極了,童言童語中已經有點見解,偶爾也挺愛糾正別人的。

    一起來看看小腦袋瓜有什麼發展成就:

    四至五歲

    • 可自己指並說對四~六種顏色
    • 字創新詞(例如放小熊拼圖的盒子變成「熊盒」)
    • 會玩音韻、說些押韻的字詞(如:烏龜-鋼盔-小狗-不追、跑跑-跳跳-一起-尿尿)
    • 能將物品圖片依相似性分開配對(例如將印有貓咪、火車、小狗、飛機、船等五張卡片分成兩邊:貓咪-小狗 vs 火車-飛機-船)
    • 一邊畫圖一邊說自己在畫什麼,說的和畫的已經看起來比較像一點
    • 畫人:可看出二至六個尚可辨識的部位(如:頭、身體、手或腳) 
    • 學大人點數東西,至少五個
    • 知道自己居住的城鎮和街道名(例如會說「我住台北、泰順街」)
    • 注意力持續時間增長,但仍容易分心(例如幼稚園上課中聽到狗吠,會立刻站起來尋找窗外的小狗)
    • 對於功能、時間及部分/全部等概念的理解持續增加(例如會說「昨天媽媽買7-11,又給我多一張不一樣的SNOOPY卡套」
    • 時間概念已經擴展到有上個禮拜、昨天、今天、明天等差別,但用詞不見得能完全正確
    • 透過自行探索、觀察或聽大人解說等方式學習(例如利用販賣機,投幣-按鍵-買飲料)

    五至六歲

    • 點數東西可達10個
    • 可唸一些數字1~9及簡單國字(如:一、大、中、小)
    • 會用某種特徵分類物品(例如老師說「住在水裡的動物」,孩子會把符合條件的動物卡片全都找出來)
    • 聽過的故事書內容可以自己再說一次且說來大致合理(例如:三隻小豬「森林裡有豬大哥、豬二哥…,最小的豬弟弟蓋一個很”硬”的房子,不怕大野狼了」)
    • 知道時鐘指針位置與日常作息的關聯(例如會說「早上八點媽媽要上班、晚上短針到九就要去睡覺」)
    • 開始可以正確使用昨天、明天等用詞,時間概念擴展到可理解重要事件與未來時間點的關係(如:「放寒假爸爸要先帶我去迪士尼樂園,等過年再回阿公阿嬤家」)
    • 刻意且有目標性地操作教室用具(如:自己找出紙筆畫圖,再拿膠水把圖貼在公佈欄)
    • 注意力持續度明顯增加,做有興趣的事時可以忽略無關的分心干擾(例如畫圖時可以不理會妹妹在一旁玩所發出的聲音)
    • 除了事物功能的概念增加外,也能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如:「水壺在滴水,因為弟弟沒放好、掉地上破了」)
    • 可以透過大人口語指導的方式來學習(例如可聽懂「數數看,把數字和點點圖配對,畫線連在一起」)
    • 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或情境的真實性仍可能混淆(例如:天真地相信只要繫上神奇披風就可以像超人一樣在天上飛;看到電視廣告中的汽車變成巨蜥攀上峽谷,以為真有這樣一台超厲害的動物變形車)

    (原文刊載於96年6月9日聯合報:幼稚園小大人 在想什麼)

    發佈日期:2007/6/9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學齡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里程(上)
    複製連結

      照顧小寶寶的日子裡,除了打理吃喝拉撒之外,最愉快的部份莫過於漸漸感受到長大的孩子可以認得人、逗弄會笑、喜歡跟人玩。在寶寶學會說話前,主要照顧者通常也可以很快猜到孩子的需求,因為寶寶用不同的聲音及非語文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感覺。這種親子互動就是最早期的人際關係,也是寶寶社會化的開始。人際需求高的孩子,喜歡有人陪伴、抱著哄、跟他說話,簡單說,就是醒著時比較黏人,也比較會注意看大人說話的表情動作。孩子再大一點,還喜歡挑特定的照顧者抱,換了人不見得能哄得住呢,這表示他已經認識且記得這些大人的不同了。除了黏著大人之外,只要有適當機會,孩子會開始喜歡有「孩子伴」在身邊,也更愛在「小人國」裡觀察模仿。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從出生至三歲可以和別人發展出什麼樣的關係:

    一歲前

    • 自發主動地對人笑,被呵護安撫時表現出恬靜愉悅
    • 會發出聲音吸引大人注意,有視線接觸,會伸手討東西
    • 大人跟他說話時會盯著看,當大人轉頭指別的方向時他也會跟著轉過去看
    •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注意(例如會抬頭看人、高興回笑或晃動肢體、直接舉手回應)
    • 面對熟悉的人或陌生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遇熟人會主動伸手要人抱,遇陌生人會轉頭縮回照顧者身上)
    • 聽懂「不可以」(例如會縮手、暫時停下來、看著人、憋嘴、哭…)
    • 喜歡學其他人的動作(例如大人鼓勵時孩子也會跟著一起拍拍手)

    一至二歲

    • 可以短時間自己玩、探索環境、自己找樂趣
    • 可以認出鏡子裡或相片/影片中的自己
    • 會以自己的名字自稱(例如媽媽問誰要喝ㄋㄟ ㄋㄟ,孩子會答「雯雯」(名字或其他暱稱))
    • 遊戲中會模仿大人的行為(例如媽媽往前丟球,孩子看了也會跟著丟)
    • 願意幫忙把東西(如:尿布、糖果紙)拿去垃圾桶丟掉
    • 會指著東西或書上的圖片等大人告訴他那是什麼
    • 會對著人叫「媽媽」、「爸爸」,大人有回應時會很高興

    二至三歲

    • 喜歡在有其他小孩的地方玩
    • 喜歡看別的孩子怎麼玩,可能只是在旁邊看、有時跟在後面跑來跑去,即使不懂玩法也會動手搞破壞
    • 會保衛自己的東西(如:奶嘴、玩具、推車),不隨便給人用或拿走
    • 開始玩辦家家酒(例如拿湯匙餵熊熊吃)
    • 象徵性地使用物品(例如拿個長積木貼近臉頰當作電話筒、嘰哩咕嚕說話)
    • 可以加入簡單的團體活動(例如與其他孩子站在一起,等大人說「預備起」之後才開始賽跑)
    • 知道有男生女生的差別(例如會回答自己是女生,指另一個小孩說是弟弟,也會說媽媽是女生、爸爸是男生)

    (原文刊載於96年6月20日聯合報:小人國 孩子伴)

    發佈日期:2007/6/20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學齡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里程(下)
    複製連結

      三歲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會出現一種無聊時刻,那時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不見得想要大人陪他做什麼,書也翻過了、玩具好像也都玩夠了,所以就這樣一個人走來走去、東看看西看看,偶爾問問大人在做什麼。如果這時來了另一個或更多個孩子,家裡的一切又變得好玩了,原本已經打入冷宮的玩具突然變成了搶手貨,別人手上的那個好像總是比自己的這個好玩,於是在一旁的大人要不時提醒「要輪流」、「用交換的」…,其實這正是有玩伴比有玩具好玩。慢慢地,孩子發現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樂趣,會幾個人把共同喜歡的玩具湊在一起玩,彼此獻寶。在進入小學前,多數孩子已經學會如何和同伴共商大計、約定玩法,所以即使沒有什麼玩具,只要有遊戲規則,凡是聽懂且願意遵守的人都可以加入,於是一陣嬉戲之後,下午在公園裡才剛認識的新朋友們,傍晚回家前還會相約明天再一起玩呢!

    讓我們來看看,在孩子的小社會裡發生了什麼事:

    三至四歲

    • 主動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中,開始有互動(例如:充當撿球員,會等哥哥踢球後再跑去把球抱回來給哥哥)
    • 願意分享玩具,指導下會與人輪流玩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本能性地動手防衛/攻擊(例如:玩具被搶時會用力搶回來;被打時可能會哭,也可能會直接抓住對方的手咬回來)
    • 開始玩有角色及情境的遊戲,可以演出來(例如:自己當媽媽,幫熊寶寶洗屁股、換尿布、穿衣服;或假裝自己是爸爸,轉動方向盤開車、加油…)

    四至五歲

    • 可以與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且互動更多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找大人協助(例如有人搶玩具或打人時會大聲向老師告狀)
    • 情境扮演的遊戲已經可以演得很真,注意到細節、時間與空間關係(例如假裝在超市購物,先將不同物品放入推車、走到桌子(收銀台)付錢找錢、東西放進購物袋後提回家(沙發)、假裝坐著吃光、再去買)
    • 喜歡充當角色且可以做些不同的裝扮(例如小女生喜歡學媽媽化妝、穿裙子或高跟鞋;小男生手臂套上圓筒、拿著長棍當武裝戰士)
    • 有興趣探索性別差異(例如會問女生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五至六歲

    • 會選擇朋友(例如在幼稚園會主動找特定小朋友玩;會說誰是好朋友)
    • 玩些簡單的桌上遊戲(例如:拿遊戲王卡比點數輸贏)
    • 玩競爭性的遊戲(例如:各拿一個桶子,比賽看誰的桶子先裝滿沙子)
    • 加入需要與其他孩子合作的遊戲,包含一起訂出公平的遊戲規則及角色分派(例如想玩的人分成兩組、輪流派人猜拳比輸贏、輸的被抓走、雙方可以一命換一命把人救回來、最後沒人那組就輸了)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訴諸規則,甚至運用同儕壓力(例如有人被抓到卻總是不承認時,可能會有人提議說「他犯規,他一直這樣,大家都不要跟他玩好了,退出退出退出…」)

    (原文刊載於96年6月30日聯合報E2版:孩子在小社會裡 遊戲...成長)

    發佈日期:2007/6/30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

  • 如何減少孩子在公共場合的吵鬧行為
    複製連結

      孩子在公共場合不守規矩、嚴重哭鬧、躺在地上又踢又叫時,父母的表情總是尷尬。當怎麼安撫都無效後,心急又惱羞成怒的爸媽甚至會出言恐嚇:「再這樣,下次不帶你來了!」、「再哭,就把你留在這裡,不帶你回家!」、或是「再不乖,警察會來把你抓走喔!」。在一旁的外人聽了,可能回報以體諒的微笑,也可能嫌惡地斜眼瞄一下便閃開;如果來個路人甲挺身而出、「插手」管教,這窘境真的會讓爸媽想直接挖個地洞鑽下去。

      有切身之痛的父母,一想到要帶小麻煩到商場購物、餐廳吃飯、看醫生、或只是坐捷運,心裡難免不安、一路戰戰兢兢。有些爸媽乾脆選擇盡量少出門,不過,這樣又剝奪了孩子在情境中學習的機會。

      對孩子來說,在外面和在家裡有什麼不一樣?要乖乖的有什麼困難呀?

      在自己熟悉的家裡,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玩、隨心所欲地吃喝拉撒睡,就跟大人一樣享受在家的輕鬆舒服。但是在外面,孩子的需求可能不被滿足、不舒服,但卻只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

    • 我餓了、口渴、尿急啦
    • 我腳痠了、累了,抱我、讓我休息
    • 我是好奇寶寶,讓我四處看看有什麼好玩的
    • 我不要人擠人,我可以走動的空間

      還有一個最常見但卻容易被忽略的原因:大人與小孩外出的樂趣往往不同。舉例來說,大人在賣場中志在找特價、挑日用品,小孩則樂在逛玩具區、看水產箱中的魚蝦、找試吃小攤。也因此,雖然全家一起快快樂樂出門,但是志不同道不合,孩子不願意乖乖坐在手推車內,一路被爸媽拉著走的孩子,便開始「凍未條」、鬧彆扭了。

      如何減少孩子當眾哭鬧呢?以下幾點提醒:

    • 隨身帶著孩子的零食和飲水
    • 出門/路程前提醒孩子先上廁所,在新環境中,讓孩子知道哪裡有廁所可用
    • 儘量避免匆忙急迫,給孩子時間和機會,探索一下新奇的環境
    • 父母在家就先告知孩子出門的目的和該配合的事,讓孩子心理有個預期的時間長度,也提醒他可能會面臨的陌生人事物,尤其當狀況可能不同於平日時
    • 孩子擠在人群裡、面對大人的大腿和屁股是很不舒服的,應盡量避免這種環境或縮減時間
    • 若孩子必須在特定的重要場合「配合演出」(例如當婚禮中的小花童),可以帶孩子事先預演、探勘環境。就像考前看考場一樣,會有穩定情緒的效果

      孩子需要充分的社會活動經驗,才能學會遵守規矩與應對合宜。大人已經很習慣生活中的情境會變換,或是事件時程與預期不相同,但這些看似無傷的小改變都有可能讓孩子心生焦慮。擁有某些個性特質的孩子(例如:敏感、過動或衝動、人際觀察力不足),在社會情境中容易遭遇適應困難,更需要家長細心的體諒,以及適時地變通引導。

    (原文刊載於96年8月18日聯合報:小麻煩帶出門 可以不麻煩)

    發佈日期:2007/8/18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建立者:李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