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血液腫瘤患者治癒新希望 - 細胞免疫療法-CAR-T!

 

血液腫瘤患者治癒新希望 - 細胞免疫療法-CAR-T!

臺大醫院成為全國首家提供臨床CAR-T治療之醫學中心!

 

2017年8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全球首個細胞免疫療法-CAR-T,用以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此開創性癌症治療將全球醫學進展推進下一里程碑,為難治與復發型的血液性癌症患者帶來一線生機,並且開啟再生醫療的新紀元。有鑑於細胞免疫療法-CAR-T是全球癌症治療趨勢,臺大醫院全力籌措GTP實驗室及引進國際細胞治療品質管理系統,率先成為我國首家可正式提供臨床使用的細胞免疫療法-CAR-T之醫學中心,也帶領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繼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後,第五個可提供該尖端醫療服務之國家。對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而言,即刻起已能掌握黃金治療期,把握治療時機,不必為了治療遠赴國外或是苦等臨床試驗、恩慈名額。

 

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姚明主任指出,我國約有9成淋巴癌患者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位居於2020年我國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第九名。其中約半數患者屬於高惡性度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其好發於中高齡者,因病程發展快速且無規律,治療難度高。目前第一線的主力治療為化療加標靶,儘管治療成果佳,但仍有3成病人治療反應不佳或復發。進入第二線治療階段時,需要加強化療強度與進行幹細胞移植,對於身體機能較差的中高齡者負擔極大,僅有2成病人存活超過2年。另外,癌症是兒童的第二大死因,每年約有500至550位新發癌症兒童,其中約2成屬於「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雖然在第一線治療即有不錯成績,但仍有1至2成患者治療反應不佳或復發,需要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由於移植後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以避免發生排斥反應,癌童的抗病戰爭從2至3年變成一輩子,無論是生活品質或是自我實踐都受到強烈限制,不僅對於孩童而言身心負擔極大,父母更是不捨看到孩子一輩子要活在疾病限制中。

 

有鑑於病患照護至上的精神,臺大醫院歷經數年努力,完成了細胞治療中心設立以及國際品質管理系統的引進,使國內可開始於臨床使用細胞免疫療法-CAR-T。CAR-T又稱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同時具備免疫、細胞與基因治療三種特性,適應症用於難治與復發型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細胞免疫療法-CAR-T仰賴高技術的基因工程,先從病人體內分離出T細胞,並透過基因工程,在T細胞上安裝可以鎖定癌細胞的導航系統,再透過大量複製,籌措一支龐大且可精準、持續消滅癌細胞的免疫大軍,一次性注射即有望為癌末病人帶來治癒希望。

 

根據臨床研究結果,透過細胞免疫療法-CAR-T,逾5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人與逾8成「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能有效殲滅癌細胞,其中有6成以上病人能穩定控制疾病超過2年。與過往治療困境相比,病人治癒與長期穩定控制疾病的機率大大提升。

 

臺大醫院秉持「生命無價,視病猶親」之價值,致力將細胞免疫療法-CAR-T引進臺灣並提供予需要的病人,建立醫學界里程碑,積極落實個人化精準醫療,且可預期隨著未來更多臨床研究,將會有越來越多病人受惠於細胞免疫療法-CAR-T。藉由其一次性注射之特性,可為患者帶來治癒機會,也可為患者與政府省下長期醫療支出。隨著躍進式的細胞免疫療法-CAR-T問世,將能帶動國際與我國醫療科技發展,有望改善現行疾病治療困境,為病患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