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於我們

血液透析

 

1963年
在外科開刀房,由陳萬裕及嚴燦鑫教授啟用「慈德式電氣透析裝置」,開始做全台灣第一次血液透析療法。其後輾轉移地於外科恢復室為臨時透析場所
1971年
申請正式設立容納二床之專用血液透析室於內科加病房旁邊,後來增加到四個床位,腹膜透析則仍再內科加護病房實施。
1986年
自四床擴充到八床之後,附屬於內科六西病房,同時單獨附帶設立二床之腹膜透析訓練室,隨即再開發血液灌注、血液過濾、血漿分離及連續性動靜脈血液過濾等相關療法,從此合稱為「血液淨化室」。
1991年
10月血液淨化科遷入東址新大樓三樓現址,並於民國1991年8月將行政業務從內科部轉屬綜合診療部,由蔡敦仁副教授負責統籌管理,並擴大服務範圍。當時血液淨化室設有18個床位,從每日一班病患逐漸增加到每部透析機接受兩班病患,再於民國1994年10月因應住院病患增加之需要,開始服務週一、三、五有三班病患。期間病患人數持續增加,血液淨化室歷經擴建整修,透析床位亦持續增加為39床。門診透析病患中,透析時間最長者目前已超過二十五年。
1998年
血液淨化科於總院約施行2200人次血液透析治療,其中40%以上是急診與住院病患。於2001年成立之公館院區洗腎中心,每月服務量亦達1250人次。
2009年
將原公館院區病人轉至總院區繼續治療。門診透析區為36床(含特殊治療室1間),緊鄰之分隔空間設立16床之住院透析區,合計為52床。
2010年
12月起週一至週六,3個班次服務門診透析患者。
2015年
護理團隊以新血液透析護理團隊「OLD IS NEW」 取得國家品質(SNQ)護理照護服務類認證。
2017年
血液透析團隊以「我該透析了嗎?談透析治選擇」榮獲本院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競賽「金獎」。
2022年
目前平均每日血液透析約132-140人次」。

 

腹膜透析

 

1964年
內科陳萬裕與嚴澯鑫教授開始進行以間歇性腹膜透析治療尿毒症及急性藥物中毒病人,開拓了腹膜透析的新領域。
1984年
陳萬裕教授領導下成立國內首創的腹膜透析團隊、對末期腎臟疾病患者提供可活動連續性腹膜透析治療方法,帶動國內腹膜透析風潮。
1986年
自四床擴充到八床之後,附屬於內科六西病房,同時單獨附帶設立二床之腹膜透析訓練室,隨即再開發血液灌注、血液過濾、血漿分離及連續性動靜脈血液過濾等相關療法,從此合稱為「血液淨化室」。
1992年
腎友陳女士在懷孕8個多月中,經腹膜透析團隊排除萬難,成為亞洲首例在腹膜透析中成功懷孕並順利生產者。
2007年
5月腹膜透析以「醫病同心」為理念架構,成立全亞洲規模最大腹膜透析中心。
2009年
腹膜透析躍升為國際醫療腹膜透析訓練中心。
2010年
12月起週一至週六,3個班次服務門診透析患者。
2022年
目前腹膜透析人數約4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