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搜尋研究誠信文章 -學術倫理案例分析 回列表

西元年份 2024
出刊月份 3月
季刊期別 1
文章標題 研究計畫書與其他研究相似性案例分析
文章內文

研究計畫書與其他研究相似性案例分析

 

文/臺大醫院倫理中心 周采潔

PDF下載

 

    近年來國內外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及新聞報導之數量激增,引發社會大眾對於研究誠信議題的高度關切。尤其在選舉期間,學位論文之研究誠信更成為檢驗候選人的必考題;某些案例甚至改變了選舉結果、影響政治人物前途,進而造成地方首長與國會席次政黨比例的改變,帶給臺灣社會巨大的衝擊!學術倫理為學術研究之基石,唯有在誠實、負責、公正的基礎上,科學研究始能合乎倫理並有效地進行,進而達到知識的創造與促進科學進步,同時獲得社會的信賴與支持。

 

一、常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態樣

    研究學術不當行為包括抄襲、一稿多投、個人著作目錄造假、與申請政府計畫相關或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之不當行為、處理數據不當等違反態樣[1]。根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統計,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止,「受有處分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的行為態樣計47人次,其中以「抄襲」最多,即援用他人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未註明出處,或註明出處不當情節重大情事[2]。

    臺大醫院為積極維護研究誠信及學術倫理,針對創新研發報告或學術論文審查,訂有「研究論文稽核辦法」,針對每季隨機抽選臨床研究及基礎醫學研究論文,運用比對系統進行原創性分析外,並就原始紀錄、IRB核准內容及引用是否適當等實質性審查。

 

二、案例思考

    研究者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援引他人的構想與文字,隨著網路資訊搜尋及取得越來越容易,更應避免誤觸學術寫作抄襲紅線,茲舉2個研究計畫書相似性的實際案例,協助研究者實踐研究誠信。

案例一:A醫師為資深醫師,提出一項具有臨床重要性的研究申請計畫,研究成果對於醫療品質改善有所助益,但是審查委員發現,研究方法和實驗步驟與所引用的研究論文相似,認為主持人應澄清學術倫理之疑慮。

案例二:B醫師近年研究成果豐碩,打鐵趁熱再提出研究計畫申請,在審查過程中發現,計畫書部分內容援引了協同計畫主持人C醫師前年度的研究成果,且2篇文章的比對相似度高,審查委員對此表示擔憂,認為2項研究計畫主題似有程度上雷同,應予釐清並說明內容差異所在。

處理情形:研究計畫書並非公開發表之文件,但涉及維護學術信譽及經費分配之公平性,如有發現抄襲等疑似違反學術誠信情事,受理單位均依規定通報處理。上開2案例經諮詢相關公正專家學者,雖未違反學術倫理,但研究者應加強學術寫作之倫理教育,爰函請A醫師及B醫師依限完成指定學術寫作教育課程,並回復上課證明備查。

 

三、如何避免抄襲

    本案例涉及學術寫作之抄襲議題,特別是學術研究尤重創新性與原創性,抄襲恰與求真求實的研究理念背道而馳。以本院研究計畫為例,醫學研究部於審查過程中,一旦發現計畫書有抄襲等疑似違反學術誠信情事,均依本院「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規定通報倫理中心。按前開要點規定,抄襲指「援用他人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未註明出處或註明出處不當而情節重大者」,至於註明出處不當,按教育部2021年8月25日修正發布「專科以上學校教師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處理原則」第3點規定,未適當引註係以「是否為著作核心」或「是否對原創性造成誤導」作為界定標準。

    因此,研究者在撰寫計畫書時,須符合一般學術論文寫作習慣,避免發生抄襲或未適當引註等情事,最基本的做法是在文中清楚區隔作者本人及他人之貢獻所在,包括研究計畫的獨特性、創新性及其與協同計畫主持人研究成果的差異性。引用他人文章或論述時,務必註明資料來源,並且就他人著作之資料及圖表,適度以自己的話改寫或摘寫。

    於醫學研究領域中,常見研究方法 (methods) 等章節的文字重複使用,屬高技術語言 (highly technical descriptions) 文字重複使用,在某些條件下雖可作為排除抄襲類型之一[3],但仍可能涉及抄襲疑慮,提醒研究者須謹慎為之。

 

參考文獻
  1. 蔡甫昌、莊宇真–研究不當行為之定義、規範與預防。臺灣醫學2018;22(5):515–52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281916-201809-201809280001-201809280001-515-529/ Accessed February 22, 2024.
  2.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108年1月至112年10月學術倫理案件統計。研究誠信電子報2023。https://www.nstc.gov.tw/nstc/attachments/7a7197f1-249a-4092-b72e-66a6809054d8/ Accessed February 22, 2024.
  3. 周倩、潘璿安–學術寫作之新倫理議題「自我抄襲」:內涵演進、真實案例、現行規範與預防之道。圖書資訊學刊2020;18(2):43-72。Accessed February 22, 2024.

 

(回第1期報頁)

建立者:周采潔  建立日期:2024/03/05 11:41:35
更新者:江翠如  最後更新日期:2025/03/28 16: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