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益生菌真的這麼讚??

益生菌與健康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賴聖茹 營養師

2022.12.21

原來人體內的菌這麼多!?

微生物菌體、基因及代謝產物,自人體出生後就定居生存在人類各器官中,而腸道中的微生物數量及種類最多也是被研究最多的。身體擁有超過100萬億個有益菌,菌株種類超過7000-9000種,共生的微生物數量超過人類細胞的10倍,重量則超過1.5公斤,這些微生物的基因數,高達人類基因的150倍以上。腸道微生物組態、數量、代謝物甚至它們的活動都被認為和人體健康息息相關。由於分子技術、醫學的發展及進步,人體與不同微生物之間發生了複雜的相互作用,機轉及互利共生相關性正在逐步被破解。

每天有許多微生物隨我們的食物一起被吞進腸胃道,經過重重關卡及阻礙,包括:胃酸、膽汁、黏液、抗體、消化系統的酵素及抗菌蛋白、腸道不同部位的酸鹼值、氧化還原電位、以及腸道結構、長度、蠕動和轉運時間等等,大部份菌體被破壞了,只有少數能過關斬將的微生物到達大腸還能留駐下來工作。而從小腸開始往下段到結腸,菌數呈現梯度增加,到大腸結腸達到高峰,這些菌落最多可停留幾天,結腸微生物組成以厭氧菌為主,主要是糞便成份排出體外。另外,腸道本來就駐著許多原住菌群和人體共生,靠著進食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為生。自成一格,菌相間維持一個平衡狀態。一般認為腸內微生物菌群和身體器官間有著不同的串連及溝通管道,而影響著代謝過程及結果,和許多疾病,包括:肥胖、體態、第2型糖尿病、脂肪肝、過敏性腸道疾病、部份癌症、甚至抑鬱、焦慮等情緒都和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當益生菌-好菌成為腸道內優勢菌時,腸內好菌可藉由幾個比較明確的途徑及機制促進健康,包括: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通透性、降低發炎等。腸道微生物菌群藉由分解蔬菜、水果、全穀物、根莖類、堅果等飲食中無法消化及吸收的多醣體纖維、寡糖及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等食物殘渣的同時,產生短鏈脂肪酸回饋給腸道黏膜,以醋酸(Acetic acid)、丙酸(propionic acid)、丁酸(Butyric acid)為主,供給腸道細胞養分,維持其免疫功能及腸壁完整性,而降低腸道通透性。腸道是身體最大器官有著最大面積的黏膜表面,包含大量防禦細胞、免疫受體及神經細胞,同時釋放免疫球蛋白,全身70%的免疫球蛋白來自腸道,作為微生物與宿主間的調控及溝通管道。SCFAs 的形成及產生,維護大腸後段的健康及預防腫瘤途徑逐漸明朗、減少肥胖、胰島素阻抗等慢性發炎相關疾病。經過充分研究的菌種為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酵母菌;其次是鏈球菌、腸球菌、大腸桿菌和芽孢桿菌等,後者類型的研究較為有限仍在動物研究階段。以早期治療高血糖為例,包括生活方式調整及降糖藥物使用。Metformin 這古老的血糖用藥,減少肝臟的葡萄糖產生,在動物研究設計模式顯示它可能也透過調整腸內菌使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代謝的表現來達到調整血糖的效果。

除了補充益生菌,是否有更好且安全的方法調整腸內菌相?

腸內菌群種類非常多且保持著平衡,這個平衡和疾病及體態互相影響牽伴著。即使擁有足夠的好菌非常重要,目前也知道失去了“生態失調”和一些健康問題有關,很多人希望由好菌的補充達到體內益菌多、壞菌少的”平衡”,益生菌相關商品衍然已成為巨大的產業,益生菌補充品或者含益生菌的食品成為一種被大肆宣傳的營養補充劑。儘管已有許多不同研究的實驗設計、實驗族群、研究方法的論述給予各類患者曙光和希望,但直接服用益生菌,健康族群也許尚可,但對於病人的補充仍需要更完善的考量及研究證據支持。腸內環境可通過飲食或藥物而改變,我們的飲食型態和腸道菌群組成習習相關。精製碳水化合物、人工甜味劑、抽菸、飲酒、焦慮、壓力、長期或大量抗生素使用、不良的睡眠、農藥、化學成份等會傷害微生物組態,影響腸道細菌失衡。相反的,我們可以藉由飲食餵養腸內好菌,維持好菌成為優勢菌群,最簡單的方法是注意攝取蔬菜、完整全穀類、根莖類、豆類(隱身在醣類主食類內)等等,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多醣體纖維,這些食物稱為益生源,因為它們是益生菌的食物。另外,足夠且品質良好的睡眠、運動習慣、甚至是適當減低生活壓力,都是良好的養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