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神疾病研究發展

*

精神疾病研究發展

認識自閉症

診斷與治療

自閉症(Autism或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常見(>1%)、具高遺傳率(>90%)的先天性神經精神發展疾患,具有典型的特徵,及嚴重且長期的功能障礙。在一歲多時即可能出現核心特徵:社會互動和溝通障礙、及強烈偏狹的興趣和重複刻板的行為。正確早期診斷有助於疾病的認識及早期療育。目前證實有效的介入方式包括多種促進發展的行為與認知療育、環境調整、及藥物治療共存的其他神經精神疾患。截至目前為止,仍無有效的生物學診斷工具及針對核心障礙的治療方法,自閉症研究已經被國際上列為最需要突破性研究的疾病主題。

 

國際矚目的研究

本院精神醫學部已建立亞洲第一大、也是國際少有的超過600個自閉症家族的基因、臨床、環境、行為、神經心理學及腦影像學的完整資料庫,並發現許多特殊基因體位點和自閉症有關。為了深入了解操控自閉症核心症狀(語言、社交、認知及偏執行為)的控制中樞--大腦,進行結構性及功能性腦影像學研究。未來將結合基因及影像資料,探索自閉症基因與腦部結構異常之間的關係,以期建立自閉症的病理生理機轉,以助發展早期診斷及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方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核心病徵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是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學齡期7-8%);此疾患乃源自腦部前額葉及皮質下腦區和腦部多區的局部和連結功能異常,造成孩子有不專心、動作慢、衝動、坐不住、情緒和動作的控制失調、以及組織計畫的能力不佳等問題,影響學習、人際互動、社會功能,若沒有治療,問題將持續到成年期。

 

先驅的治療與研究

臺大精神醫學部研究發現藥物治療不但可以改善ADHD的症狀,同時也可以改善其社交、學業表現、神經認知功能及腦部功能,而家庭功能、親子關係及學校老師的支持對改善ADHD有明顯的影響。此外,也發現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與腦部額葉紋狀體神經路徑結構及腦部額葉頂葉迴路的功能性網路異常有關,也與多巴胺及腎上腺素轉運基因變異有顯著相關性,此研究成果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未來將進一步藉由藥物基因學及影像基因學的方法,來探索ADHD致病基因與藥物和腦部結構異常之間的關係,以期能建立ADHD的病理生理機轉與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