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胸腔復健的主要對象

  胸腔復健的主要對象是慢性阻塞性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其氣道因某些原因而造成阻塞,以致於呼吸時氣體流動減小,特別是在呼氣的時候。胸腔復健包括衛教、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營養咨詢、心理復健、呼吸治療等‵.

 

「慢性阻塞性患者復健」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什麼呢?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指患者的氣道因某些原因而造成阻塞,以致於呼吸時氣體流動減小,特別是在呼氣的時候。造成阻塞的原因包括長期氣道的發炎或平滑肌的痙攣而造成氣道腫脹、細胞浸澗、小氣道崩癱及肺泡損毀,使得呼氣時氣道阻力增加,而需有較長的呼氣時間,否則會造成肺內殘留氣增加。患者本身的體質、免疫的反應及持續存在的外在刺激物如:抽煙、石綿、污染的空氣或特殊過敏原常是造成之主因。臨床上常見的診斷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氣喘、支氣管擴張、肺囊性纖維化等皆含括於內。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見的症狀有那些?

  初期的患者常常並無症狀,或只是抱怨"氣管不好",一旦有感冒就容易會喘,或覺得痰比較多。慢慢地病人開始覺得做較激烈的活動如爬山比同年齡的同伴較容易喘,且咳嗽及痰變多,而且痰常有咳不出來的感覺。漸漸地便會有呼吸費力、呼吸困難、胃口變差,稍微動一下便呼吸急促,甚至休息時也覺得呼吸窘迫,人變得愈來愈無力,瘦下來且消極。

 

三、復健能如何幫你呢?

  病人在接受復健治療前應先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具有一些不可逆的特性,其病程是進行性、退化性的。長時間良好的醫藥控制以避免反覆的發作及肺合併症是復健治療成功的首要條件。所以,必須依據醫師之醫囑規則而正確的服藥。復健治療並不能幫你把病治好,只是幫你將殘留的肺功能發揮至極致,使生活更舒服。也由於復健治療沒有辦法治"癒"肺疾,所以在治療後患者之肺功能檢查並不會有顯著進步。但是,對於早期或中期之慢性阻塞性肺疾因仍有若干程度之可逆性部分,所以復健治療有時可使患者之肺功能有若干程度之進步。因此,病人在接受治療後,也許不會有明顯之肺功能的進步,但較不會有肺部感染,痰較易咳出,日常生活活動較不會喘,運動耐力增加,能從事的工作變廣,對自己更有自信,活得更好。

 

四、什麼是復健治療?

  復健治療是利用復健的手法來治療肺部的疾病。復健治療包括衛教、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營養咨詢、心理復健、呼吸治療等。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患者皆須所有的治療。物理治療有呼吸訓練,教導患者腹式呼吸、圓唇吐氣及呼吸節律使病人氣體交換功能更為有效。姿勢引流和叩擊有助於幫助患者排除肺部續痰,心肺功能訓練可使得患者的體能及運動耐力增加,適時地使用非侵襲性呼吸輔助器可讓過疲的呼吸肌得到休息而重獲生機。職能治療利用日常生活的簡化、再訓練使得患者生活更獨立。營養咨詢可幫助病人獲得充分的營養,以免因營養不足而導致呼吸肌更無力。心理復健有助於病人重新認識自己,重拾自信。呼吸治療可減輕病人呼吸困難之症狀,有助病人的舒適感。

 

五、復健治療應注意事項

  任何一位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的病人,都可由復健治療得到幫助。只是依疾病的嚴重度不同所須接受的項目及長短不同罷了。復健治療常須較長的時間而且須要病人主動積極的參與,一般而言,非3至6個月沒有明顯療效。但並不是說病人須住院3至6個月,大部分的病人只要由門診接受一週3至4次的教導過程,每次約30至40分鐘,平均2至6週患者便可於家中自己訓練,只需定期於門診追蹤即可。

 

六、總括

  復健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許多的益處,尤其是中早期的病人,只是常須耗時較久且須病人自己努力,許多病人無法持久自我訓練而使得療效大打折扣,但由於這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實在有必要鼓勵病患接受復健治療。

 

本部之胸腔復健由王亭貴醫師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