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20年12月星月交流會紀實 - 萊克多巴胺對人體影響

前往_星月通訊季刊

2020年12月星月交流會紀實

 

萊克多巴胺對人體影響 - 臺大醫學院毒理所姜至剛教授

       萊克多巴胺為乙型受體素(β-agonist)的一種,屬類交感神經興奮劑,常見添加在動物飼料中,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加速脂肪轉化與分解、增加動物瘦肉比例。於人體,萊克多巴胺每日攝取容許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為1μg/kg 體重。攝食過量可能引起心悸、血壓上升、頭暈、噁心等症狀。心血管疾病患者、老人、孕婦及幼兒為易感受族群。

 

       以風險評估、管理及溝通為考量:

  1. 風險評估: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的風險取決暴露量,須依據毒性試驗結果,評估國人攝食瘦肉精的暴露風險。當確定風險來源,設定每日攝取容許量(ADI),進而訂定風險管理政策等。
  2. 風險溝通:借鏡各國瘦肉精管制模式,建立我國肉品風險溝通科學基礎。
  3. 風險管理:將評估與溝通資訊回饋給行政單位,作為管理依據評估風險大小。包括評估風險大小、最大殘留容許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的設定、監控、管制並給予食品業者必要的指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建議,且衛生福利部於2021年1月1日比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標準,訂定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豬的肌肉與脂肪部分為10 ppb、肝臟為40 ppb、腎臟為40 ppb (1 ppb = μg/kg = 10億分之1),即每天吃6公斤豬肉將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