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星月演講紀實(二):心臟衰竭與冠心症
心臟衰竭與冠心症治療新進展、轉介與Choosing Wisely
(講者:臺大醫院內科部心臟科陳盈憲醫師)
心臟衰竭治療新進展
心臟衰竭依症狀嚴重度依據紐約心臟學會功能分級(NYHA Functional class)。並依心衰進展後用ACC/AHA分期,強調高危險群預防心臟衰竭的必要性(stage A),只要患者曾經發生過心衰竭,不論目前是否有症狀,都歸類為stage C,以強調心衰竭之高復發性。對於stage D重度心臟衰竭無法以一般藥物改善其症狀之患者,應考慮移植、左心室輔助器的置放,甚至安寧緩和治療。
臨床上,依左心室射出率(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 LVEF)將患者分為三類,其中具有心臟衰竭症狀與徵象且低左心室射出分率<40%(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之族群,為治療指引與建議之主軸。其特徵為高住院率與死亡率,患者經歷多次急性惡化導致住院與心臟狀況下滑,終致死亡。另外,輕度心臟衰竭患者死亡率僅略低於中度與重度心臟衰竭患者,除症狀分級外,應重視後續的治療與追蹤。
心臟衰竭第一線處方有ACEI(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RB(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及beta-blocker類藥物,依患者症狀輔以利尿劑、血管擴張劑(Hydralazine/nitrates)、醛固酮拮抗劑(Aldosterone antagonist)等藥物。第二線處方之新型心臟衰竭藥物,依指引治療外,適應症與禁忌亦需參考健保規定,包括:ARNI(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Ivabradine、SGLT2 inhibitor等。除藥物外,心臟衰竭之侵入性治療日益發展,包括心導管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經皮治療、心臟瓣膜整形、雙腔心律調節器置放及心臟體內去顫器置放等。
建議轉介心臟科進行心臟衰竭治療時機:包括新診斷或新發生之心臟衰竭、慢性心臟衰竭合併不穩定狀況、經三個月治療,LVEF持續低於35%、尋求進一步的專業建議,如評估冠狀動脈疾病、評估瓣膜疾病、疑似心肌炎、確診心肌病變。以及心臟專科醫師做年度評估,例如討論未來治療決策、評估預後或預立醫囑等,還有考慮接受臨床試驗,接受新型治療。
冠心症治療新進展
冠心症主要透過檢測找出高風險患者,進一步治療。若年齡及臨床表徵顯示冠心症可能性低,患者懷疑罹病,建議行心臟電腦斷層檢查評估粥狀動脈硬化負荷;若顯示冠心症可能性高,建議安排非侵入性的檢查如心電圖、心肌灌流掃描、冠狀動脈攝影檢查等。
冠心症除改善風險因子、疾病治療外,口服抗凝劑及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dual anti-platelet agents, DAPT)亦是主要治療之一,抗凝劑治療時間取決於高血栓風險與出血風險間之平衡,近年來由於支架材質的進化亦縮短使用時間。侵入性治療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為主。DAPT選擇建議如下:
- 穩定冠心症患者:於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前,不建議雙抗(DAPT)治療;PCI治療後建議使用clopidogrel,不建議使用ADP P2Y12抑制劑如Prasugrel或ticagrelor。
- 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
- NSTEMI雙抗治療或是P2Y12 抑制劑的選擇:於心導管檢查前可用clopidogrel、ticagrelor,不建議使用prasugrel。心導管檢查後,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者,術前持續使用aspirin、停用P2Y12 抑制劑,術後盡早使用P2Y12 抑制劑;PCI術後所有P2Y12抑制劑皆可用,Prasugrel/ticagrelor 優於clopidogrel,但有中風病史應禁用prasugrel。
- STEMI雙抗治療或是P2Y12 抑制劑的選擇:不同於NSTEMI雙抗治療,STEMI患者若接受血栓溶解治療後,建議使用clopidogrel,這類患者不應使用prasugrel。
建議轉介心臟科評估冠心症時機:包括疑似症狀者、無症狀且高心血管風險、中度心血管風險以上合併昏厥、合併心室性心律不整、靜態心電圖無法評估者(如左束支傳導阻滯)、冠狀動脈鈣化(Agatston Score >100)。
美國心臟醫學會Choosing Wisely 建議
- 無症狀病人除非具有高風險因子,否則應避免心臟催迫性檢查。
- 無症狀穩定病人避免2年內重複安排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檢測。
- 針對接受低心血管風險手術者,避免常規安排心臟催迫測試或冠狀動脈鈣化指數(Coronary Calcium Score)檢查。
- 針對輕度心臟瓣膜疾病避免常規追蹤。
- 針對接受低心血管風險手術者,避免常規心電圖檢查偵測缺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