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星月演講紀實(一):成人感染症
(講者: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主任 盤松青醫師)
近2年較常見轉診到本院就醫之感染症,為不明熱與皮膚軟組織感染。
不明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對於不明熱病人轉診至本院門診就醫時,依病史、抽血檢驗及影像學檢查初步需鑑別診斷的疾病包含感染性疾病、腫瘤、發炎或免疫疾病等。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病人會安排相關檢查確認診斷,如藉由病理切片確認病灶、支氣管鏡檢查詳查肺部病變、腹部超音波評估無症狀的肝膿瘍、心臟超音波確診感染性心內膜炎…等。病因不清楚時,可能需要進一步進行電腦斷層、正子斷層造影。發炎或免疫疾病則藉由自體抗體檢驗確定診斷。
病史詢問:包括可能降低抵抗力或免疫力的疾病、類固醇的使用、是否住院、半年內使用過的抗生素、手術、懷孕、過敏及TOCC等。
抽血檢驗:包括感染性、自體免疫、腫瘤相關、內分泌等。
影像學檢查: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正子斷層造影等。
皮膚軟組織感染
皮膚軟組織感染於亞洲國家常見感染菌種為Staphylococcus,北美感染醫學會(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指出若有下列危險因子,包括惡性腫瘤、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免疫不全疾病、溺水或被動物咬傷等,建議要進行培養或切片,以確認診斷及進一步治療。診斷方式以組織培養能取得培養結果的機會較高。若服用口服抗生素反應效果差,或有嚴重全身性症狀則需安排住院治療。若患者每年會復發3-4次蜂窩性組織炎,則可建議延長口服penicillin或erythromycin療程,或注射penicillin治療。
有些嚴重皮膚軟組織感染除了抗生素外,也需要外科系醫師的協助。如慢性的傷口一直不會好,或是有廔管一直滲出膿液,都應該考慮是否為骨髓炎,核磁共振(MRI)為常見診斷工具。除經驗性治療外,若有膿液可進行培養,再依據培養菌種,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若為MRSA,可以選擇的口服藥物(也要看藥物感受性報告結果)包括Clindamycin、TMP-SMX、Doxycycline、Minocycline、Linezolid(此藥物需監測血小板、紅血球及Lactic acid)等。
抗生素注目週
美國自2016年起,把每年11月的第三週訂為抗生素注目週,提醒醫療人員避免抗生素的濫用,以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產生。根據美國CDC統計,在門診開出的抗生素約有30%是可以避免的。
社區常見感染相關的choosing wisely
衛教民眾的要點則為:一般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不需要抗生素的,若病程演變為鼻竇炎或中耳炎,則需抗生素介入。社區常見感染相關的choosing wisely 議題如下,建議臨床醫師可多和患者宣導: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I)應避免使用抗生素。
- 無症狀泌尿道感染應避免使用抗生素。
- 下肢的鬱滯性皮膚炎(stasis dermatitis) 應避免使用抗生素。
- 避免在無腹瀉症狀時,檢驗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