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
星月三周年年會紀實
2021年9月12日適逢COVID-19疫情及燦樹颱風臺北市停班停課影響,但與星月院所一同守護著病人的心不打烊,本院仍如期以線上與會方式舉辦「臺大醫院2021年星月年會暨簽約說明會」,活動當天非常感謝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邱泰源理事長及衛生福利部健保署臺北業務組劉玉娟組長不畏風雨到場蒞臨指導,本院也很榮幸邀請到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針對第九期醫療網分級照護的展望進行分享,線上更有超過400位星月院所的醫師們一同參與盛會,惟原定現場頒發2020優良星月院所及星月醫師獎將擇期舉辦,當天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活動當天本院長官與到場貴賓留念合影
2018-2021星月計畫回顧
臺大醫院賴逸儒副院長報告摘要
本院為配合政府第八期醫療網的開創全民均等健康照護計畫,落實分級醫療,自2018年9月啟動「臺大醫院醫療體系星月計畫」,目標為深化醫療整合、建立院際分工、強化轉銜照護、推廣體系醫療等;在2019年6月成立院層級的分級醫療暨轉銜照護管理中心,設有四個功能小組:行政管理組、資訊管理組、教育訓練組與照護協調組,共同執行相關分級醫療與轉銜事務。星月計畫健康照護網路三年內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包括院所整隊、平台建置、院內成軍、體系共識,目前正進行第二期工程,包括院外轉銜、院內整合、聰明就醫等。自2018年419家增加到2021年的 491家星月合作院所,服務範圍擴增到北北基宜等地區。
分級醫療與資源整合
星月計畫實施後,本院門診轉出人數相較之前有18倍的大幅成長,且轉出成長率高於轉入成長率。據分級醫療管理中心統計,目前從未來過臺大醫院的初診病人,經由轉診的比例已經從10% 上升到20%中。本院為臺北區醫學中心下轉社區媒合件數最高者,而回轉率僅為3-4%,今年度目標將致力提高回轉率,鼓勵醫療科部將病人下轉或轉回原院所。另外,對於高醫療利用病人,如多重慢性病與末期的病人,進行院外轉銜與院內整合門診照護,減少病人就醫次數與有效使用醫療資源。
星月資訊平台多元功能
星月資訊平台這三年不斷擴充功能,2020年榮獲國家智慧醫療品質標章。星月資訊平台包括轉診、教育及溝通三大平台,轉診平台掛號方便省時,目前使用星月平台掛號的比率提高到每5位星月合作院所轉診到臺大的病人有20%都是透過轉診平台。病人經由星月平台掛號在一周內完成就醫,提升兩倍。更可以即時通知星月合作醫師病人的就醫資訊及查閱病歷,簡化病人轉回原院所之轉診步驟。教育平台提供線上會議直播、繼續教育課程、交流會議影音及星月通訊季刊,三年間會議參與達2,420人次。溝通平台目前可以由接受轉診的院所啟動,進行與轉出醫師的溝通討論,未來規劃可於病人轉診前醫醫溝通,歷次調查中顯示,星月院所對本院轉銜服務整體滿意度高達96分。
除此,中心設置的醫師專長及病人居家附近地圖索引之網頁以及民眾APP查詢,可以尋找合適星月合作醫師與院所,年查詢量達89,208次。至今為止,共有453家院所,1,097位合作醫師可以提供院內醫師以及院外民眾搜尋。
教育宣導
促進星月院所交流共識,每年舉辦四場星月季會暨年會,因COVID-19疫情影響,由實體會議改成線上會議,三年累計14場次;擴大星月院所決策參與機制,邀請星月院所代表出席RMC會議與科部經理人會議;星月通訊季刊紀錄院所互動,院內外體系傳送,自2020年10月起已正式發行四期,歡迎星月院所分享資訊與回饋。
此外院內宣導則會持續加強體系內宣導;舉辦多場跨科部實證討論會,透過問卷,編輯明智臨床決策手冊。而民眾宣導則以聰明就醫123就醫原則,推廣臺大醫院醫療體系的社區健康照護網路。
優良星月院所選拔
為感謝星月院所對於星月資訊平台的使用,本院於2020年舉辦優良2019年優良星月院所頒獎,今年亦持續辦理,依據轉出媒合率、星月平台掛號使用率、到院訪視人次、參與星月會議等指標,並增加個別醫師獎,冀望能更積極配合分級醫療與落實轉診。2020年優良星月院所/醫師以及星月合作院所/醫師得獎名單公布於後面的專題。
挑戰與展望
各醫療院所在面臨新冠肺炎的挑戰下,防疫已是常規醫療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此為聰明就醫的文化養成、醫療服務數位的快速轉型及醫療體系的分工合作等介入的時機。2022年工作目標為推廣聰明就醫、優化星月資訊系統、建立高醫療個管系統及增加多重慢性整合門診、社區轉銜照護與共同抗疫、遠距服務的溝通與會診等,希望在健保的支持下,健保、院所及民眾可共創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