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星月演講紀實
(二)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口腔牙套治療
講者:臺大醫院牙科部 陳韻之醫師
上呼吸道影像的觀察
導致阻塞型睡眠呼吸障礙,多為口咽與鼻咽部位的上呼吸道的軟組織增厚、彈性變差所造成。透過上呼吸道動態磁振造影這項工具,我們對上呼道的觀察簡述如下:
- 無病兆者,在清醒、躺下休息且嘴巴閉合時,其口咽部軟組織在氣流進出時沒有太大幅度的運動,呼吸道管徑維持一致,氣道流通且順暢。
-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特別是肥胖的病人,在清醒、躺下且嘴巴閉合呼吸時,可觀察到其肥厚且彈性差的呼吸道側壁會隨著呼吸節律呈現明顯往內塌陷的現象,而減縮氣道的口徑較。
- 上述病人當在清醒、躺下且嘴巴微開時,會發現呼吸道側壁塌陷的情形會更加嚴重,由此可以說明口呼吸可能是直接激發睡眠呼吸障礙的直接機制。
- 當病人把下巴往前突出時,呼吸道側壁塌陷的情況會改善甚至反轉。因此,在睡眠時適度把病人的下顎固定在特定前突的位置便有機會改善睡眠呼吸障礙,這也是牙科口內裝置,或所謂的止鼾牙套的治療原理。
止鼾牙套的設計與製作原則:臺大經驗
止鼾牙套,即為舌支撐下顎前突裝置(Tongue-backing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T-MAD),重點在於下顎往前移位,藉由相連組織的牽引帶動軟?及咽喉側壁的肌肉,進而打開上呼吸道。
我們的研究顯示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於平躺休息狀態下,調整下顎往前移位約75%、減少開口高度、並填充舌頭上方與上顎的空間,提供防止舌頭往後倒的機制將能達到最佳療效。牙套由透明樹脂客製化製作如圖1所示。這個設計獲得臺灣、中國、與歐盟的專利。
圖1、止鼾牙套的設計與製作原則:臺大經驗
止鼾牙套的適應症、療效、與副作用
T-MAD專利目前於臺大醫院廣用,適應症最重要為非肥胖(約BMI: 27-28 kg/m2 以下),此外用在下巴後縮者效果特別好。至於年齡則要看整體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病人有試過連續性陽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若壓力在11-12 cm H2O以下,BMI在27以下,即使非常重度的病人也常有非常好的效果。此外有些非常嚴重的病人因陽壓呼吸器壓力太高導致病人無法耐受,可以考慮陽壓呼吸器與牙套合併使用,可以大幅降低壓力大小。符合適應症的病人,量身訂製的T-MAD多可以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T-MAD副作用常見為口水分泌增加、口腔異物感、顳顎關節與咀嚼肌疼痛等,長期配戴有可能會有齒列排列與下顎位置改變等副作用,所以需要定期回診。
因牙科問題影響病人睡眠品質,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夜間磨牙等,歡迎星月院所醫師轉診病人,門診掛號時間如下:
睡眠牙醫學門診時間:週一下午牙科12診
顳顎關節/口顏面疼痛門診:週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