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運動傷害治療與轉介

2025年6月星月演講紀實

講者:臺大醫院骨科部 曾子豪醫師

運動傷害

       骨科運動傷害治療的趨勢目前以微創手術,即關節內視鏡(關節鏡)為主,透過這種方式進行手術,除了傷口小容易復原、美觀之外,手術過程中關節鏡能將病灶放大,視野上更清楚,並能利用手術器械處理更深層的部位。骨科運動傷害常見肩、膝關節的問題,包含前、後十字韌帶斷裂、半月軟骨撕裂、旋轉肌撕裂、肩盂唇撕裂、五十肩、肩關節不穩定或退化性關節炎。但並非所有關節問題都需要手術,特別是老年人因退化或長期磨損導致的韌帶部分撕裂或退化型半月軟骨撕裂,多數可透過保守治療(如PRP、玻尿酸注射、物理治療、復健治療等)來緩解症狀。然而,有特定情況的病患,如年紀較輕或運動需求大的患者更需要評估手術介入。

膝關節相關運動傷害建議轉介至醫院的情況

       如年輕或運動需求大的病患,常見十字韌帶斷裂或半月軟骨撕裂,通常即便經過保守治療,仍容易出現後續症狀甚至二次傷害,建議及早轉介處理。前十字韌帶斷裂通常需重建新的韌帶,半月軟骨撕裂則需要進行關節鏡手術縫合。中年病患方面,若無明顯受傷史,但在日常生活中突發嚴重膝蓋疼痛,且X光結果未有嚴重退化、經過保守治療仍未改善者,通常可能是半月軟骨後根撕裂,也建議盡早轉介至醫院,及早接受關節鏡修補手術,可延緩膝關節退化、降低未來人工關節置換和骨壞死的機率,並改善生活功能(圖一)。

圖一、內側半月軟骨後根斷裂與無其他複雜半月軟骨撕裂

       另一個中年病患常見狀況為貝克氏囊腫(Baker cyst),雖然是良性但囊腫過大容易造成不適,若診所反覆抽吸仍復發可考慮轉介至醫院。目前可用關節鏡微創手術,復發率低,且能同時處理膝關節內潛在的半月軟骨或十字韌帶問題,達到全面性治療。

       其他在門診常見狀況,如後十字韌帶撕裂性骨折,若病患曾跌倒或車禍撞擊膝蓋前方,造成膝關節疼痛、腫脹也建議及早轉介,以利正確診斷並進行關節鏡手術將骨塊復位固定。另外,退化性關節炎也是常見問題,經過保守治療仍未改善且伴隨關節變形,可轉介至醫院進行高位脛骨切骨矯正手術,改變膝關節角度承重力學以減輕疼痛,或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圖二)。

圖二、膝關節相關問題轉介時機

肩關節相關運動傷害建議轉介至醫院的情況

       鈣化性肌腱炎是骨科門診常見肩關節疾病,多數病患無需手術,但保守治療後疼痛仍反覆發作,特別是急性發作時劇痛難耐,影響活動,則可考慮轉介至醫院,可透過肩關節鏡清創手術將鈣化物切除,以有效緩解症狀。另外,患有五十肩的個案也大多可以透過保守治療緩解,但若復原程度緩慢,可轉介至醫院進行肩關節鏡手術,可鬆開纖維化增厚的關節囊,在搭配麻醉狀況下執行關節鬆動術。

       此外,60歲以上容易因肌腱老化造成旋轉肌撕裂,若有夜間疼痛或是生活上手臂無法抬高,因盡早轉介至醫院進行關節鏡縫合修補,可避免肌腱因長期破裂導致的萎縮和脂肪浸潤,減少修補手術的難度,若65歲以上且旋轉肌撕裂以無法修補,可考慮反式人工肩關節置換,透過手術改變肩關節生物力學,利用三角肌取代旋轉肌功能,也能有效減輕疼痛病恢復部分日常生活功能(圖三)。

圖三、肩關節相關問題轉介時機

結論

       最後,無論是膝關節或肩關節的運動傷害,只要在門診或診所接受保守治療後,症狀未改善或持續性疼痛,都應及早轉介至醫院進行更詳細的檢查與評估,以利接受合適的微創手術或其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