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定義說明
1.指標名稱:
急性缺血性中風發作2小時(含)內抵達急診,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IV-tPA)
2.定義:
分子:急性缺血性中風發作2小時(含)內抵達急診,符合IV-tPA適應症,且在發作3小時(含)內接受施打IV-tPA的病人次
(排除4項共同排除因子)
(排除到院前已接受 IV-tPA治療的病人)
(排除到院病人未接受治療即轉院病人)
(排除符合使用IV-tPA之適應症的病人,但病人或家屬拒絕)
分母:急性缺血性中風發作2小時(含)內抵達急診,符合IV-tPA適應症的病人次
(排除4 項共同排除因子)
(排除到院前已接受 IV-tPA治療的病人)
(排除到院病人未接受治療即轉院病人)
(排除符合使用IV-tPA之適應症的病人,但病人或家屬拒絕接受此治療)
3.為什麼我們要測量這項指標?
本系列指標是依據實證醫學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的模式所制定的,由工作小組成員參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及各國訂定的腦中風指標,所提出的重要臨床指標,經由德非法與多次嚴謹且詳盡的討論後,共同建立並提出台灣針對急性中風照護指標共為14項,分為評估/診斷、治療/處置、照護/復健/衛教、與預後等四大類。
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的診治過程中有很多重要決定性檢查與治療是具有時間性的,尤其在中風發作3小時內視為黃金時段,病人是否即時得到適當醫療處置關係著預後良窳。疑似腦中風病人在抵達急診後,急診及放射部門醫療人員應能快速的提供初期的評估處置及影像資訊內容,在25分鐘內接受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即早確立腦出血或梗塞之鑑別診斷,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能於至急診60分鐘內,若符合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 條件者,可快速接受此項治療,俾使提升梗塞性中風復原的機會並降低後續神經功能障礙程度。
4.指標概況:
請以<<員工帳號>>登入院內指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