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案方式:
(一) 以事件發生的月份為收案月份
(二) 加護病房係指機構於衛生局申請登記開放之加護病床
(三) 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LABSI):
1. 以中心導管置入當日為第1 天,病人在檢驗證實之血流感染(LCBI) 的感染日期(DOE)當日,已使用中心導管或臍導管超過2個日曆天,且在感染日期(DOE)當日或前1日,病人仍有留置中心導管或臍導管
2. 若病人住院時或轉入院時已有放置植入式中心導管(輸液座, port),並且沒有使用其他的中心導管,則住院後初次「使用(access)」該導管之日視為第1天。「使用」的定義為放置導管、針頭穿刺入輸液座、或從導管進行輸液或抽血等。這些導管一旦開始使用,病人就持續符合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LABSI)的監測對象,直到不再使用導管(例如:將植入式導管從病人體內移除)或病人出院(參見轉床規則)。須注意:若單純只是未使用輸液座(例如:拔除注射針但輸液座仍保留在病人體內),病人仍持續符合CLABSI 監測對象,中心導管使用天數也要持續計算。
3. 中心導管移除和再置入:中心導管移除後,病人維持無中心導管留置使用至少1 個完整的日曆天(不是24 小時),則於再次置入中心導管後,病人的中心導管留置使用天數必須重新從1 開始計算。相反的,若在中心導管移除後沒有間隔1 個完整的日曆天,就重新置入新的中心導管,則病人的中心導管留置使用天數必須持續計算。中心導管係指使用於注入輸液(Infusion)、抽血或監測血液動力學(Hemodynamic monitoring)之具有導管內腔(Lumened)的血管內導管(Intravascular catheter),其管路末端須位於或接近心臟或在主要血管(great vessel)內。本監測定義中所指的主要血管,包括:
◆主動脈(Aorta)
◆肺動脈(Pulmonary artery)
◆上腔靜脈(Superior vena cava)
◆下腔靜脈(Inferior vena cava)
◆頭臂靜脈(Brachiocephalic veins)
◆內頸靜脈(Internal jugular veins)
◆鎖骨下靜脈(Subclavian veins)
◆外髂靜脈(External iliac veins)
◆髂總靜脈(Common iliac veins)
◆股靜脈(Femoral veins)
◆新生兒的臍動脈/臍靜脈(Umbilical artery/vein)
(四) 血流感染定義必須符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8)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定義所定義血流感染(BSI)
運算公式:
公式:(加護病房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件數/加護病房中心導管使用人日數) × 1000 ‰
單位:千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