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常見問題

檢索結果:21 檢索詞:
  • 此網頁的內容包括二十節與預防腦中風相關的知識
    複製連結
    • 此網頁的內容包括二十節與預防腦中風相關的知識,在本網站內可以完全免費閱讀。其智慧財產權歸屬原作者本院腦中風衛教小組組長黃瑞雄醫師所有,如要轉載他處使用,請先徵求黃瑞雄醫師的同意。
    • 為了方便網友的父母、長輩閱讀,文教公益財團法人「吳尊賢基金會」已以較大的字體,將本網頁內容印成書籍贈送網友。有意者請寄20元回郵向該基金會索取。基金會地址:(110)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60號9樓之1;電話:(02)2758-0390。
  • 如何幫助身旁疑似發生急性腦中風的人
    複製連結

    應先讓病人躺下來休息、放鬆,理由如下:

    (1)如果病人是發生了缺血性腦中風(腦缺血),躺下來後可改善其姿勢性低血壓,因此可以增加大腦的血流量。換一個較通俗的講法:躺下來時,心臟和大腦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因此,比起站著或坐著時,心臟較容易把血液打到大腦。

    (2)如果病人是發生了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躺下來後他比較能夠放鬆、休息,因此,可以改善引起腦出血的偏高血壓。

     

    2. 應小心地引導病人轉身側躺,然後,小心地清空病人的口腔,以免任何食物進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如有活動性假牙或其他異物,應小心地取掉。在讓病人轉身側躺的過程中,切記不可用力轉動病人的脖子,以免使腦缺血更惡化(請參考以上「第三節、腦缺血(缺血性中風)的常見原因(危險因子)」的第2點)。

     

    3.立即打119叫救護車,趕快送病人到大醫院的急診部,爭取快速、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如果剛好馬上有計程車可搭乘,必須讓病人躺平在後座,不可一直坐著(理由見以上本節的第1點)。

     

    4.囑咐其家人把病人平常吃的所有藥品清單或藥袋,一齊帶到大醫院急診部給醫師參考。

     

    5.到大醫院急診部後,經檢查如確認為缺血性腦中風(腦缺血),請務必要看以上「第三節、腦缺血(缺血性中風)的常見原因(危險因子)」的第2、3點以及「第六節、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姿勢性低血壓」,以避免腦缺血惡化。

     

    6.檢查後如確認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請務必要看以上「第二節、腦出血(出血性中風)的常見原因(危險因子)」的第2點,以避免腦出血惡化。

  • 老年人為何較容易發生腦缺血、梗塞?
    複製連結

    老年人較容易發生腦缺血、梗塞,其理由多而複雜,茲簡略說明如下:

    1.年紀越大,腦頸動脈硬化、狹窄的機率越高,狹窄程度也可能越嚴重,因此較易發生腦缺血、梗塞。

    2.老年人頸動脈竇內的血壓壓力感受器功能、身體的姿勢性反射功能、心臟的反應功能以及其他維持血液循環衡定的相關功能,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慢慢變差,因此較易發生顯著的姿勢性低血壓。後者已知是引發腦缺血的重要急性誘因,也是會使急性腦缺血惡化的重要原因(請參考以上「第六節、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3.老年人腎臟的保留水分能力可能會較差些,因此容易在喝水不夠、流汗較多等時,發生水分不足的現象。水分不足會使血液黏稠度上升,導致大腦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變慢、減少。較嚴重的水分不足時,血壓也會偏低。

    4.老年人的頸椎大都有退化性關節炎及骨刺形成,當脖子轉動太快、太用力或角度太大時,容易壓迫到其旁邊的脊椎動脈等。除了可能直接減少通往大腦的血流量外,也可能會撞擊、傷害動脈壁的硬化斑,使其發生裂痕、表面破損、部份脫落等。當其內物質接觸到血流,會吸引血流中的血小板等凝集於其上形成急性血栓,導致血管腔嚴重狹窄或塞住。

    5.老年人常有各種的心臟性疾病,容易因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而導致大腦的血流量減少。

    6.有些老年性的心臟疾病,會使心臟內的血流有局部滯留的情況,因此易在該處內壁形成血栓塊。後者有時會從心臟內壁掉落,隨著血流到達腦部,造成腦動脈阻塞,稱為栓塞型(embolic)腦梗塞。

    7.其他等。

  • 老年人為何較容易發生腦出血?
    複製連結

    老年人的確較容易發生腦出血,其原因包括:

    1.老年人的大腦動脈壁會漸漸變得較脆弱,其潛在病因稱為「類澱粉性大腦血管病變」。隨著年紀漸大,大腦動脈壁內的正常基質,會慢慢地被類澱粉性物質所沉積、取代,因而會變得較脆弱。這種血管病變的發生機率和程度,與年齡有密切的正相關。因此,年紀超過65歲的人,不管本來有沒有高血壓症,都應注意避免任何會使血壓上升的行為、狀況,以免腦血管破裂、出血(請參考以上「第五節、日常生活中如何維持血壓穩定」)。

     

    2.近十幾年來,老年人為了治療、預防心臟血管疾病而吃抗血栓藥物(抗血小板劑或抗凝血劑)的人數愈來愈多。這些藥物會減弱血液的凝固能力,所以會增加腦出血的機率。因此,有吃抗血栓藥物的人,應特別注意把血壓控制好,避免因血壓上升而引發腦出血。

     

    3.老年人的腎臟功能,因各種因素可能會慢慢變差。腎臟功能如果變差,除了會使血壓較偏高外,也會使血液的凝固能力較差,這二者都會增加腦出血的機率。

     

    4.其他等。

  • 較少見或較少知的腦中風危險因子
    複製連結

    有些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因為較不常見,一般人較少知道,茲簡列如下:

    1.出血性中風的較少見危險因子(以下非依重要性排列):

    (1)大腦局部血管有較脆弱的狀況,如動脈壁瘤、動靜脈畸形、血管瘤等。

    (2)長期的血液總膽固醇濃度偏低,曾被報告有較高一些的腦出血發生率。原因可能是會使腦血管壁較薄弱,但其機轉尚未確定。

    (3)心臟細菌性內膜炎或有全身性細菌感染時,有時會傳染到大腦血管,使血管壁因細菌侵蝕而破裂,導致腦出血。有時,大腦組織內的細菌感染也可能直接侵蝕到血管引起破裂、出血。

    (4)腦部腫瘤侵蝕到腦血管引起破裂、出血。

    (5)長期營養不良有稍高的腦出血發生率,可能跟腦血管壁變得較薄弱,或是血液凝固能力變得較差有關。

    (6) 腦缺血梗塞後,偶會發生腦組織壞死後的腦出血。

    (7)其他等。

     

    2.  缺血性中風的較少見危險因子(以下非依重要性排列):

    (1)頭頸部遭到撞擊,頭頸部動脈的內壁發生撕裂傷,繼而產生急性血栓而引起腦缺血梗塞。年輕人的例子:騎摩托車跌倒,擦撞到頸部。

    (2)血液凝固性太強:例如吃避孕丸、某些癌症分泌的物質、先天或後天的血液中蛋白質C或S缺乏等,都會使血液凝固性較強,會增加缺血性中風機率。

    (3)非感染性的發炎性疾病:例如風濕免疫活性太強等,也可能傷害腦血管內壁或(/及)使血液凝固性太強,導致血管炎或(/及)血栓形成等。

    (4)感染性疾病:細菌或其他病原體有時會侵犯、傷害到腦動脈內壁,引起局部血栓。牙周病已被確認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可能增加缺血性中風機率。少數研究報告,感冒也可能會增加腦缺血機率。

    (5)營養不良導致血液中白蛋白濃度偏低時,會導致血液循環量不足、血壓較低等而易發生腦缺血。

    (6)某些B群維生素(如葉酸、B2、B12等)不足,曾被報告可能會增加缺血性中風機率。機轉可能是會導致血液中homocysteine等不良物質的濃度增加,因而會增加動脈硬化、狹窄的機率。

    (7)年輕型腦中風家族病史:可能因有家族性的嚴重動脈硬化狹窄危險因子或特殊腦血管結構異常或有其他先天性的疾病等所導致。如有類似的家族病史,應主動告訴醫師。

    (8)其他等。

  • 冬、夏兩季與腦中風的關係
    複製連結

    冬天寒流來時,腦中風的機率會增加,這是較多人知道的事。但是,夏天很熱時,其實也會增加腦中風的機率。茲說明如下:

    1.冬天寒冷會使身體的血管和肌肉收縮,使血壓上升,因此會增加腦出血的機率。有寒流來要外出時,應多穿衣服和佩戴圍巾、確實注意保暖(另請參考以上「第四節、高血壓症與腦中風的關係」)。

     

    2.冬天寒冷也會增加腦缺血、梗塞的機率,理由包括:

    (1)寒冷使血壓持續偏高或是間歇性偏高(例如外出而沒注意保暖時),因此會傷害腦頸動脈的內壁。如果動脈內壁本來有硬化斑,可能會因此發生裂痕、表面破損、部份脫落等,繼而會吸引血流中的血小板等凝集於其上形成急性血栓,導致腦缺血、梗塞。

    (2)寒冷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和發病機率,可能使心臟收縮打出到大腦的血流量減少(請參考以上「第十一節、心臟病與腦中風的關係」)。

    (3)天冷時常會泡熱溫泉或泡熱水澡。如果泡太久或是有流較多汗後,站起來時容易發生姿勢性低血壓,而引發腦缺血(另請參考以上「第六節、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4)其他等。

     

    3.夏天時,腦出血機率一般是不會增加的,因為天熱會使身體的血管和肌肉較鬆弛,血壓常會較低一點。但是,有一些人很怕熱,在天熱時會煩躁不安、情緒不好,此時血壓就會偏高,而腦出血機率就會較高些。

     

    4.夏天天氣太熱會增加腦缺血、梗塞的機率,理由如下:

    (1)如上第3點所述,天熱時血壓常會較低一點,如果又有流汗多,血壓就會更低,而可能增加腦缺血的機率。因此,應請教您的主治醫師,天熱又有流汗後,平日吃的降血壓藥的藥量是否可以稍少吃一點。。

    (2)天熱流汗多後,水分、鹽份都會不足。水分不足會使血液黏稠度上升,鹽份不足則容易引發姿勢性低血壓,二者都會使大腦的血流變慢、減少。因此,夏天做戶外活動有流汗時,應常補充適合個人體質的運動飲料,也不要持續站立太久或持續走路太久。

    (3)其他等。

  • 動脈硬化、狹窄與腦中風的關係
    複製連結

    腦頸動脈的硬化、狹窄是引起腦缺血、梗塞的最常見、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1.脈硬化、狹窄的慢性原因和形成機轉:

      人出生時的動脈壁是柔軟、平滑而富彈性的。隨著年齡增加,動脈的內壁會受到某些因素的慢性傷害而變得肥厚、硬化,使得血管腔變狹窄。會促進動脈壁硬化、狹窄的因素很多,包括前面幾節所提的慢性病及不良生活習慣,如高血壓症、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尿酸症、肥胖、抽煙、酗酒、情緒壓力大等。盡早避免或控制好這些慢性危險因子,是預防腦頸動脈硬化、狹窄的最好方法。

      高血脂症與動脈硬化、狹窄的關係,值得多提一些: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偏高,或是總膽固醇濃度偏高,都確定會增加動脈硬化狹窄的機會。但是,這二者的危險性都會受血液中「好膽固醇」濃度和「壞膽固醇」濃度的影響。一般而言,「總膽固醇濃度/好膽固醇濃度」比值是一個簡單又很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如果它偏高,動脈硬化狹窄的危險性就會較高(小於3.5算正常,大於5.0為高危險)。

     

    2.有動脈硬化、狹窄的害處如下:

    (1)動脈硬化、狹窄處的血管內腔會變得較小,血液流通會受到阻礙,因此易造成局部組織的缺血、梗塞。

    (2)動脈硬化、狹窄處之硬化斑,因為是不正常的結構,易受血壓升高、血壓劇烈波動不穩的衝擊或是頭頸部外在力道的撞擊而發生急性變化,例如產生裂痕、表面破損、部份脫落等。硬化斑內的物質繼而會接觸到血液,吸引血小板等凝集於其上形成急性血栓,導致血管腔嚴重狹窄或塞住。

     

    3.  如果已有明顯的腦頸動脈硬化、狹窄,避免發生腦缺血的方法包括:

    (1)應請教主治醫師如何使用藥物來預防動脈硬化、狹窄的惡化。

    (2)應請教主治醫師是否需要做動脈擴張術、放置血管內腔支架?

    (3)在日常生活中,應隨時小心避免腦缺血的「急性誘因」(請參考以上「第三節、腦缺血(缺血性中風)的常見原因(危險因子)」的第2、3大點)。

    (4)應想辦法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如多做溫和運動、改善飲食習慣(此方面應仔細請教營養師)、藥物(此方面應請教您們的主治醫師)等。

    (5)把本節第1點內所提的各種動脈硬化、狹窄的慢性危險因子控制好等。

  • 情緒壓力與腦中風的關係
    複製連結

    1.情緒壓力大會使血壓上升。強烈的情緒如生氣、太興奮、高度緊張等,都會使血壓上升很多,容易引發腦出血。

    2.情緒壓力大也容易引發腦缺血、梗塞,理由如下:

    (1)情緒壓力大會使體內交感神經系統及腎上腺功能處於較亢奮的狀態,因而會使血壓、心跳持續偏高。長期來講,除了會增加心臟負擔、傷害心臟外,也易導致全身性的動脈硬化、狹窄,因此會明顯增加腦缺血梗塞、心肌缺血梗塞等的機率(請參考以上「第十一節、心臟病與腦中風的關係」及以下「第十五節、動脈硬化、狹窄與腦中風的關係」)。 

    (2)情緒壓力大而致精神不穩定時,血壓會跟著高低很不穩。如此會衝擊、傷害腦頸動脈的內壁,造成其上的粥樣硬化斑發生急性變化,如產生裂痕、表面破損、部份脫落等。硬化斑內的物質會釋出接觸到血液、吸引血流中的血小板等凝集於其上形成急性血栓,導致血管腔嚴重狹窄或塞住。

    (3)長期情緒壓力大,會對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及新陳代謝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也會間接增加全身缺血性動脈疾病的機率。

    (4)  其他等。 

     

    3.因此,我們不應讓自己太忙碌、壓力大太,而應設法保持輕鬆、愉快的生活步調和心情,讓血壓、心跳穩定,對健康較好,也可以預防腦中風。

  • 喝酒與腦中風的關係
    複製連結

    喝酒對健康的影響如何,決定於喝酒量的多寡。簡單地講,長期的中、重度喝酒對健康是很不好的,而長期的小量喝酒則對健康可能是有些好處的。理由說明如下:

    1. 中、重度的喝酒對健康的傷害包括:

    (1)增加腦中風的機率(腦出血和腦缺血梗塞兩者都會)

    (2)增加肝硬化、上消化道潰瘍、胰臟炎、大腦神經退化、某些腸道癌症及乳癌等的機率

    (3)其他等。

     

    2.小量喝酒對健康的可能好處包括:

    (1)某些種類的酒可以增加血液中好膽固醇的濃度,其細節應請就教營養師

    (2)小量酒精有輕度小血管擴張作用,可稍改善全身微細血管血液循環

    (3)晚餐後睡覺前喝小量酒,有輕度鎮靜、助眠作用,可改善睡眠品質

    (4)其他等。所謂小量的喝酒,每天應小於30毫升的淡酒(酒精濃度小於10%),如果是更淡的啤酒,每天最好小於100毫升。由於酒的種類很多,各類酒的成份組合都不一樣,相關的資訊細節應請教營養師或其他相關專家。

     

    3.中、重度的喝酒容易引發腦出血,主要是因為它會使血壓和心跳明顯上升,大大增加了血流對腦血管的衝擊力。血壓和心跳會明顯上升的機轉如下:

    (1)中、重度量的酒精會強烈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及心臟血管系統,接使血壓和心跳快速上升

    (2)中、重度量的酒精會強烈影響大腦的功能。有些人會因而處於高度亢奮狀態,容易情緒激動、大聲講話、反應激烈等,血壓和心跳因而會更再衝高

    (3)其他等。

     

    4. 長期中、重度的喝酒也容易引發腦缺血、梗塞,理由如下:

    (1)中、重度喝酒會使血壓明顯上升而傷害腦頸動脈的內壁,使其發生硬化、狹窄(請參考以下「第十五節、動脈硬化、狹窄與、腦中風的關係」)

    (2)血液中酒精濃度高本身,也會傷害腦頸動脈的內壁,促進硬化、狹窄

    (3)一次喝很多酒使血壓上升很高時,會傷害腦頸動脈內壁的粥樣硬化斑,使其產生裂痕、表面破損、部份脫落等,使硬化斑內的物質釋出、接觸到血液、吸引血液中的血小板等凝集於其上形成急性血栓,導致血管腔嚴重狹窄或塞住

    (4)其他等。

  • 抽煙與腦中風的關係
    複製連結

    抽煙對健康很不好,不僅抽煙者本身受害,身旁吸入「二手煙」的家屬、親友等也都受害。因此,所有人都應隨時督促身旁有抽煙者盡早戒煙。

    1. 有抽煙的人較容易發生腦出血,理由如下:

    抽煙會使血壓上升,尤其是本來就有高血壓體質者,因此容易發生腦出血(請參考以上「第四節、高血壓症與腦中風的關係」)。特別應強調的是,有些研究結果確認:長期抽煙會增加顱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機率,後者通常與頭顱內的動脈壁瘤(常簡稱動脈瘤)或其他的血管性異常有關。

    2.有抽煙的人也較容易發生腦缺血、梗塞,理由如下:

    (1)除了尼古丁外,抽煙還會在血液中產生別的有害物質,慢性傷害全身動脈壁的內皮細胞,導致動脈硬化、狹窄,因此易發生腦缺血、梗塞(請參考以下「第十五節、動脈硬化、狹窄與腦中風的關係」)。

    (2)抽煙會減少血液中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濃度、增加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濃度,因此會更加速動脈的硬化、狹窄。

    (3)抽煙也會刺激、傷害血液中的血球(血小板、白血球、紅血球),會促進這些血球的凝集作用,也會間接地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這二者都不利於大腦的血液循環。應該特別一提的是:抽煙會增加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這實際反映了抽煙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4)抽煙也會傷害心臟血管和心臟肌肉收縮功能,因此會減少從心臟收縮打到大腦的血流量。

    (5)其他等。

     

    3.  廚房內煮飯時所產生的空氣中油煙,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也不小,應盡量避免。有些研究指出:有空氣污染的地區,其整體的腦中風發生率會較高。因此,家庭主婦平日煮飯時,應養成習慣使用排油煙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