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型動物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在藥物開發之應用   藥物之研發愈來愈多,要求也愈來愈快,因此,需要有一快速的篩選工具。正子掃描並不是只能用於疾病之診斷,還可用於藥物開發(drug development)。此處所謂藥物可以涵蓋造影用的藥物及治療用的藥物。   新的癌症治療藥物的研發往往要耗費許多時間、經費以及大量的病患進行臨床試驗。這些成本最後當然會轉嫁到未來銷售的費用上。更嚴重的問題是,許多新藥依照不同的藥理機制往往只對某些特定族群的病患有效。在新藥研發的過程中從標的分子的發現、確認,一直到上市前的主要臨床試驗,大的藥廠已經開始考慮利用動物正子掃描這個工具於他們治療用新藥的研發上,每一個階段都可藉助分子造影的技術來減少失敗的計畫,也降低研發的時間與費用(30)。針對研發中新藥之特殊標的分子,我們可以利用高解析度的小鼠正子掃描來觀察其可能的作用效果。例如,可以考慮直接將藥物標記成具有放射性,直接利用正子掃描追蹤其分佈、濃度、變化,但是,除了少數藥物之外,通常要標記藥物相當麻煩且需時甚長。另一種方式是利用現有的一種正子探針(PET probe),藥物則與這個探針競爭,因此,可以用來同時篩選一堆結構相近的藥物。第三種方式則是利用某一生物指標來評估某一種藥物之pharmacodynamics特性,例如利用血流改變作為生物指標,評估某一藥物之angiogenesis效應,等。過去藥物試驗之終點(endpoints)多半要靠腫瘤組織切片的分析為之,但是,透過分子造影的技術可以更快、更方便的找到評估療效的終點。同時,由於其非侵襲性的特點,可以在同一隻小鼠身上作長時期的追蹤,在人體之臨床試驗上也更能選擇合適的病人來進行某種特殊的新藥測試或者在新藥測試一段時間後剔除那些治療看似無效的受試族群。   過去30年來,新藥開發的成本不斷增加只有少數進入臨床一期(phase I)的藥物最後能上市。因此,如果能增加其命中率,則新藥開發之成本應可大幅度下降。此外,即使找到了所謂的新藥,由於體外作用、體內作用加上宿主之反應,並不見得一個看似理想的藥物就可真正在病人體內達到治療效果。我們需要更多的正子掃描的標記來監督疾病治療,包括腫瘤治療之反應,也許未來有一天針對不同的藥物治療所造成的分子反應要用不同的PET Scan來監督其反應。當然,這些新藥在進入臨床一期試驗之前,可以利用動物正子掃描進行臨床前篩選。利用動物正子掃描監督藥物在實驗動物體內對組織之藥理作用,藥物運送、反應pharmacokinetics(吸收、分佈、代謝、排泄)以及pharmacodynamics(腫瘤反應、?作用、受體結合、耐性),等之特性(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