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學知識

檢索結果:3 檢索詞:
  • 瓣膜病人要記得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複製連結

    藥丸圖

      本文所指的『瓣膜病人』,包括曾接受瓣膜置換的病人,瓣膜修補(整形術)的病人,心導管手術以及開心手術六個月內的病人。至於那些有明顯瓣膜疾病但尚未開刀病人`以及二尖瓣脫垂的病人,應該與醫師個別討論。

      根據1997與2007討論與修訂過的準則,重點如下:1.如果接受牙科手術(牙齦或牙根),術前給予2g的amoxicillin,如果對於amoxicillin類過敏,可換用clindamycin。2.針對泌尿道或腸胃道手術(內視鏡手術或其他),1997與2007兩份準則建議有所不同,大致上而言,普通人無須給予抗生素預防,但對曾接受瓣膜置換的病人,瓣膜修補(整形術)的病人,心導管手術以及開心手術六個月內的病人,考考慮給予penciillin, ampicillin, piperacillin, 或vancomycin等藥物(Class llb建議等級),但仍要注意腸球菌(enterococcus) 感染的問題。3.仍然要提醒,只有10%的牙科相關菌血症是來自拔牙,其他牙周病,洗牙,沖牙,甚至牙籤剔牙都有可能,所以,平常的口腔保健可能是更重要的。

      本文所說的是一般準則,計畫接受牙齒,腸胃道,或泌尿道手術前,請記得與你的醫師討論有關抗生素預防的事情。

      本文部分經作者同意轉載自『心瓣膜知識網:瓣膜病人要記得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參考資料

    1. ReviewPrevention of bacterial endocarditis.  Recommendations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MA1997
    2. Prevention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guideline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 guideline….  Circulation 2007.

     

    心臟外科門診表

  • 感染性心內膜炎-誰需要外科手?
    複製連結

    主動脈瓣膜被細菌吃掉圖

      『感染』本來被歸類為一種內科疾病,原則上以用藥為主,一直到1961年Kay醫師以開心手術治療一個三尖瓣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外科治療才開始介入,近幾年來,相關的經驗與研究越來越多,趨勢上也傾向於越做越廣和越做越早。

      根據2006年美國心臟學會和2009年歐洲心臟學會頒布的治療準則,佐新的吉信感染性心內膜炎需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開心手術)包括下列五項:

    1. 心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程有時進展很快,幾天內就造成心臟無力,呼吸困難等徵狀
    2. 重度瓣膜閉鎖不全,這些瓣膜損壞通常都是因為細菌感染破壞而造成的。
    3. 黴菌感染或其他抗生素不易治癒的細菌菌種。
    4. 感染侵犯到瓣膜的外框或者穿孔( fistula)。
    5. 其他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心跳傳導阻礙,持續感染不癒,反覆因細菌感染造成動脈栓塞或中風。

      至於超音波上看到的飄動的細菌菌落,則因位置,大小,及菌種,產生動脈栓塞的機會不同,需要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治療計畫,特別是超過10mm的飄動的細菌菌落。

     

      說明:經食道超音波顯示二尖瓣膜上有一個飄動的,約3公分的細菌菌落,這位病患接受外科手術成功治療,現於門診追蹤。

     

      『本文經作者同意,同步發布於心瓣膜知識網』

     

    參考資料

    1. Surgical cure of Candida albicans endocareditis with open-heart surgery N Engl J Med 1961; 264: 907.
    2. 2006ACC/AHA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建議治療準則
    3. 2009年歐洲心臟學會針對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建議治療準則

     

    心臟外科門診表

  • 合作力量大-感染性心內膜炎
    複製連結

    作者:虞希禹 校稿:陳益祥

    合作圖示

      每一個確定診斷為感染性心膜炎(細菌培養,心臟超音波檢查)的病患,至少要住院施打抗生素4-6週以上。一般而言,一年死亡率高達20~35%。2009法國馬賽一家醫院,報導了一個破記錄的低死亡率-8.2%,它是怎麼做到的?簡單的說,就是『簡單』-單純的抗生素,積極的手術治療。

      文章指出,治療一開始,就決定這個病人是否直接先開刀再繼續治療(曾裝置瓣膜,格蘭式陰性戲劇,心衰竭症狀,菌落太大,有發生中風等等),若可先用抗生素治療,他們只用四種抗生素(amoxicillin,vancomycin,augmentin,gentamycin),治療過程中,只要病情有變化(再發燒,心衰竭症狀加重,中風等等),就考慮開刀。總和而言,共計有69%的病人接受開刀治療,包括54%的病人換心瓣膜,和15%病人移除原有的心臟節律器和導線。千萬別等到多重器官衰竭才考慮開刀,因為那時都為時已晚,手術風險高,而且完全康復機會也低。

      所以,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治療,最好是有在心臟外科醫師密切配合的醫院。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至『心瓣膜知識網:瓣膜病人要記得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參考資料

    1. Dramatic reduction in infective endocarditis- related mortality with a management- based approach.  Arch intern Med.  2009 Jul 27; 169( 14) : 1290-8

     

    心臟外科門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