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訓練目的
培訓具臨床診斷及外科顯微鏡檢診斷技能之口腔病理及診斷科專科牙醫師, 以增進國人口腔顎面健康之維護。
二、訓練目標
1.臨床診斷處置之技能
詢問病史及傾聽主訴並精確紀錄之技能
正確執行理學檢查之技能
選擇影像及實驗室檢查進而獲得診斷之技能
2.基礎外科病理判讀之技能
經台大醫院病理科代訓三個月以上, 以習得對基本一般病理判讀之技能
3.口腔顎面病理判讀之技能
對於呈現之口腔醫學問題及有關之一般醫學狀況, 提出有效之詢問及分析資料, 獲得診斷且找出致病原因, 設定次序性之治療計畫
了解病患各種病狀徵候之相互關係
培養能力以辨別醫療報告及文獻資料之可靠性, 正確性以及有用性
操作各種基本之診斷及處置措施的技術
三、訓練期間
口腔病理及診斷科訓練兩年 (包含病理科代訓三個月以上)
四、訓練方式
1.師資
專任主治醫師兩位
2.教學資源及場所
牙科部第一門診牙科初診/口腔黏膜特別門診
牙科部二樓口腔病理實驗室
3.口腔病理及診斷科例行會議
(1)書報討論會
每週舉行一次, 共同研討口腔顎面病理及外科之一般病例, 特殊病例及新進之研究發展.
(2)口腔病理切片討論會
每週舉行一次, 共同研討國內外病理教學切片及過去一週內本院口腔病理切片之特殊病例.
(3)口腔顎面外科暨病理討論會
由口腔顎面外科提出, 兩科人員共同研討本院特殊病例之臨床, 影像及病理之表徵, 以期精進診斷及治療之技術.
4.口腔病理及診斷科各領域學習目標
(1)一般牙科疾病
詢問病史及主訴, 執行口腔顎骨及其附連構造之視診, 觸診, 敲診, 電氣牙神經測試, 牙周囊袋探測; 根尖片, 咬翼片, 及環口片之執行考量, 並檢視其獲得之資訊, 尋得診斷及致病原因, 並構思有效之次序性治療計畫.
(2)口腔癌及口腔癌前病變
鑒於口腔癌於本島之盛行率, 訓練實習醫師對於口腔癌及癌前病變之視診及觸診; 根尖片, 咬合片, 及環口片之執行考量; 頸部淋巴結鏈之觸診, 尋得診斷及臨床分期, 並構思有效之次序性治療計畫.
(3)齒源性感染及特殊感染
詢問病史及主訴, 執行口腔顎骨及其附連構造之視診, 觸診, 敲診, 電氣牙神經測試, 牙周囊袋探測; 根尖片, 咬翼片, 及環口片之執行考量, 並檢視其獲得之資訊, 尋得診斷及致病原因, 並構思有效之次序性治療計畫. 並熟悉白色念珠菌, 霉漿菌, 及免疫系統低下或後天性免疫不良症候群之口腔感染表徵.
(4)顎骨疾病
詢問病史及主訴, 執行口腔顎骨之視診, 觸診, 敲診以及電氣牙神經測試; 根尖片, 咬合片,環口片及Waters’ view之執行考量; 尋找鑑別診斷並構思有效之次序性治療計畫.
(5)唾液腺疾病
詢問病史及主訴, 執行口腔內小唾液腺及三對主唾液腺之視診及觸診, 唾液腺攝影之執行考量, 尋找鑑別診斷並構思有效之次序性治療計畫.
(6)黏膜疾病
詢問病史及主訴, 執行口腔之視診及觸診, 學習實驗室檢查之項目及執行考量, 尋找鑑別診斷並構思有效之次序性治療計畫.
(7)顳顎關節疾病
詢問病史及主訴, 執行顳顎關節及其附連構造之視診及觸診, 進行初步咬合分析, 學習顳顎關節攝影之執行考量, 尋找鑑別診斷並構思有效之次序性治療計畫.
(8)系統性疾病之口腔表徵
詢問病史及主訴, 執行口腔顎骨及其附連構造之視診及觸診, 實驗室檢查及影像檢查之執行考量及分析, 尋找鑑別診斷.
(9)口腔病理切片之判讀
藉由觀察本院之口腔病理切片, 學習黎蠽犍? 熟悉特殊染色及免疫染色之項目及判讀, 尋找病理診斷, 並熟悉各疾病之預後及常規治療方式.
五、口腔病理及診斷科師資
姓名 | 職位 | 專業 |
---|---|---|
張玉芳醫師 | 專任主治醫師 | 口腔病理科專科醫師 |
王逸平醫師 | 專任主治醫師 | 口腔病理科專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