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年代及歷史演變
西元1953年的臺大牙周病科當時只屬於一般科,教導牙周病課則由黃金財副教授負責。起初多是洗牙治療, 有教學需要才開刀(如牙齦切除等手術) 。其後於1970年代陸續有蔡光雄,張文魁醫師等先進醫師加入, 促使了牙周病的治療及研究之進步。治療觀念除了洗牙,教導病患正確刷牙方式, 亦加入牙周翻瓣, 牙齦切除等牙周手術。其後亦有引導組織再生手術的應用, 利用牙周再生膜及植入性材料, 使破壞的牙周組織有再生機會。自84年起台大牙科正式分科,牙周病科成為9大專科之一。
對台灣牙周病教學之貢獻, 臨床發展
台灣牙科發展早期,台大牙周病科曾協助高雄醫學院、中山醫學院之牙周病課程。西元1997年後更成立有專科醫師之訓練,代訓北醫, 國泰, 長庚等醫院之醫師,使得牙周病基礎及臨床研究逐步展開, 奠定國內牙周病學專業人才培訓基礎。為提升台灣臨床醫師對於牙周病之處理能力, 侯連團醫師更於2001年開辦在職牙周病訓練課程, 課程內容包含: 牙周病病例討論會、最新文獻討論會、手術治療病例討論會、植牙病例及文獻討論會、牙周病微生物學、牙周病理生物學、牙周病免疫學、牙周病治療學文獻研讀會、小組教學討論或手術前評估討論會、牙科植體學演講、牙周病補綴及矯正病例討論會及文獻研討會、牙科感染控制學。擴大本院對社會醫療服務貢獻之層面,提升國內牙周疾病醫療品質。
醫師陣容
- 專任主治醫師:郭彥彬,張博鈞,王振穎,陳漪紋,
- 兼任主治醫師
- 住院醫師
- 受訓醫師及研究生
服務內容
醫療項目
病因診斷:牙周致病菌檢查培養,白血球趨化能力測試。
牙周病基本治療:口腔衛生指導、牙菌斑控制、牙結石清除、牙根整平術、牙齦下搔刮術、咬合調整。
牙周病手術治療:瓣膜手術、牙周瓣膜手術、牙周再生手術、移植骨手術、牙根切除術、牙周美容手術、牙冠增長術、黏膜牙齦手術、再生細胞移植術、牙塉墊高手術。
人工植牙手術(植牙系統): Branemark system、ITI system
輔助性治療:牙根表面酸處理、藥物治療、雷射治療。
醫療設備
人工植牙機
高速離心機
各式牙周刮刀組
迷你手術器械組
噴砂美白機組
動態及靜態影像記錄機組
牙周細胞培養箱
牙周致病菌培養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