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皰疹Q&A

Q1:什麼是皰疹?

Q2:何謂單純性皰疹?

Q3:如何區分口唇性皰疹與生殖器皰疹?

Q4:在台灣口唇性皰疹的感染率?

Q5:在台灣生殖器皰疹的感染率?

Q6:生殖器皰疹的感染途徑?

Q7:生殖器皰疹的表現症狀?

Q8:懷孕婦女若初次感染生殖器皰疹,對胎兒的影響?

Q9:懷孕婦女若生殖器皰疹復發,對胎兒的影響?

Q10:若罹患生殖器皰疹,是否增加感染AIDS的機會?

Q11:若婦女罹患生殖器皰疹,是否增加感染子宮頸癌的機會?

Q12:若不幸新生兒垂直感染了皰疹會有何影響?

Q13:如何面對感染生殖器皰疹的性伴侶?

Q14:生殖器皰疹治療的新觀念?

Q15:生殖器皰疹治療是否一定有症狀出現才會傳染?

Q16:一般民眾對生殖器皰疹的疾病認識?

Q17:一般醫師對生殖器皰疹的治療態度?

A1:集簇的水皰稱為皰疹

A2:由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的集簇水皰病變,稱為單純性皰疹。一旦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病毒潛藏在神經節,某些時候,跟著神經出現在皮膚,而反覆發生。第一次發生的單純性皰疹都較為嚴重,

稱為初發性單純皰疹,反覆發生的單純性皰疹,則症狀較輕,稱為續發性皰疹。

A3:單純性皰疹以發生在口唇及生殖器皰疹為最多。發生在口唇的多為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的引起,發生在生殖器的則多為第二型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第二型發生的症狀病毒洩出的比例頗高;一中

數值為期105天的追蹤報告顯示65%之女性感染過第二型單純皰疹病毒者,至少1天有全症狀洩出,11%有5天。

A4:台灣感染率未有統計,但在門診及路上都很常見。

A5:根據陳偉寶醫師的報告有男:女為11:13%(美22%)。

A6:生殖器皰疹是經由性接觸所感染。

A7:典型的生殖器皰疹為在生殖器有集簇的小水泡,具有在同一位置反覆再發的特性。但是典型,而確定診斷的生殖器皰疹只佔20%;另外有約60%是不典型的表現,例如:發紅、破皮、結痂、或有

灼熱感、癢感等,不容易被診斷出來;另外還有20%全無症狀,更不易被診斷出來。

A8:孕婦生產時發生初發性皰疹,約50%會造成新生兒單純皰疹。

A9:孕婦生產時發生續發性皰疹,約40%會造成新生兒單純性皰疹。

A10:生殖器皰疹之患者,感染AIDS之機會為2~3倍。

A11:目前一般的觀念是:人類乳突瘤病毒的感染是子宮頸癌的主因,而第二型單純皰疹病毒之感染了協同人類乳突瘤病毒造成子宮頸癌。

A12:新生兒皰疹20%為泛發性(侵犯內臟及中樞神經)即使治療,死亡率高達50%;35%侵犯中樞神經,有85%存活率,但65%會留下神經後遺症;另45%侵犯皮膚黏膜,100%存活。由於30%的新

生兒皰疹病例是經剖腹產,因此剖腹產並非預防新生兒皰疹之萬靈丹。因此建議高危險群(也就是有過生殖器單純皰疹或性伴侶有生殖器單純皰疹)之孕婦,在懷孕36週時開始口服valacyclovir

A13:感染初發性生殖器皰疹,8週內避免性接觸;續發性,1週內避免性接觸;男性戴保險套可降低對女性之感染機會。

A14:新近抗皰疹藥物可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但因單純皰疹病毒具有反覆再發的特性,無法治癒。

A15:第二型單純皰疹病毒在不發病的時候,也可能有病毒洩出,另外也有20%的完全無症狀病例。因此70%的感染發生於性伴侶無症狀的病毒洩出;而75%的感染源在其性伴侶發病時,才發現自己有

染病。

A16:一般民眾可能不知自己生殖器上的病變為單純性皰疹;也可能以為沒有病變即不會感染。另外,生殖器皰疹在患者心理上常造成很大困擾。

A17:治療上,如症狀很嚴重則投予抗病毒藥物(初發性:7-10天,續發性:5天),一般情況,不給予治療。常再發(一年內6次以上),則每天給藥。

 

(作者:紀秀華 教授)
(公告日期:200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