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集簇的水庖稱為庖疹。人類庖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的皮膚感染的庖疹病毒感染,最常見的包括:
1.單純庖疹感染:口部庖疹(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引起),生殖器庖疹(多為Herpes simplex virus 2 [HSV-2]引起,少數為HSV-1引起)
2.帶狀庖疹(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及水痘(VZV引起)。
皮膚庖疹病毒(HSV及VZV)具有:感染後,沿著感覺神經上行,潛伏在背神經節(dorsal ganglion),遇到某種情況,則被再活化,而再由dorsal ganglion沿著感覺神經出來至皮膚的特性。所以口部及生殖器庖疹常會反覆再發;而小時候得到水痘後,VZV潛伏在dorsal ganglion,一生當中,可能會有一次的再活化,而沿著皮膚的神經分佈(dermatome)發生帶狀庖疹。由於這種潛伏,再活化的特性,使得病毒的出現時,變得難以預測。而我們在治療或抑制這些病毒時,必需記得這樣的特性
貳、 新近發展的抗庖疹病毒(HSV-1, HSV-2, VZV, CMV)藥物
新近發展的抗庖疹病毒藥物,包括aciclovir(及其新近L-valine ester衍生物valaciclovir)、famciclovir(為penciclovir之prodrug)及foscarnet等。Aciclovir是合成的acyclic purine nucleoside analogue,利用病毒的thymidine kinase,轉換成mono- phosphate, 再經cellular enzymes 轉換成di-, tri- phosphate衍生物,而使得有病毒感染之細胞具高濃度的aciclovir-triphosphate。Deoxyguanosine triphosphate用viral DNA polymerase來做DNA chain,而合成viral DNA。再與deoxyguanosine triphosphate競爭viral DNA polymerase時,aciclovir-triphosphate由於缺乏DNA chain elongation之3’hydroxyl group,會使得viral DNA無法elongation及合成,而達到抗庖疹病毒的效果。新一代的口服抗病毒藥valaciclovir (Valtrex),口服後能迅速且幾乎完全轉換成aciclovir, 而產生54% aciclovir的生物可利用率,而優於口服aciclovir之10%~20%的生物可利用率。Penciclovir之原理與aciclovir近似。Foscarnet是pyrophosphate analogue, 直接作用於HSV DNA polymerase, 而使用於對aciclovir發生抗藥性之HSV。
參、 必須使用有效的抗人類庖疹病毒方法來治療(或抑制)的皮膚庖疹疾病
以下的皮膚庖疹疾病,是必須使用有效的抗人類庖疹病毒方法來治療(或抑制)的:
1. 孕婦的生殖器庖疹
孕婦生產時,若有初發性生殖器庖疹,胎兒經由陰道生產時受到感染的機會為50%;若生產時有再發性生殖器庖疹,則胎兒感染機會是40%;若有過生殖器庖疹的病史,而生產並無發生,則胎兒感染機會是0.04%。
由於生殖器庖疹85~90%為HSV-2引起(HSV-1引起的較少),而HSV-2很容易在臨床上並無症狀時,仍在生殖器洩出(viral shedding)-感染過後,每100天數中有1~6日有無症狀病毒洩出。
因此,我們建議有過生殖器庖疹的孕婦,或高危險群的孕婦(如:其性對象有生殖器庖疹),在懷孕36週起,即持續服用valaciclovir,以免造成新生兒的單純庖疹。目前健保對此類病人並無給付。
2. 新生兒單純庖疹
新生兒單純庖疹的表現可分為三種:20%為泛發性;35%為中樞神經系統性;45%只局限在皮膚及黏膜。泛發性單純庖疹感染多個器官(特別是肝及腎上腺),治療後,死亡率仍高達50%,即使存活,也有41%會留下神經後遺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有85%之存活機會,但神經後遺症高達65%。局限皮膚及黏膜者,100%可存活,只有2%有嚴重後遺症。因此新生兒單純庖疹,我們必需給予10天的aciclovir靜脈注射。
3. 新生兒的水痘
由於母體製造IgG需要時間, 孕婦的水痘若發生在生產前5天內至生產後2天內,新生兒極可能得不到母體之VZV-IgG,此時必需給予新生VZIG 125U/10kg (max 625U),以立刻有效遏止VZV感染。不幸的是,即使如此處置,仍有50%的新生兒發生水痘。
4. 水痘併發肺炎及腦炎
水痘的感染多在幼兒期,而此時期的症狀及病程也較良性。少於10%的病例發生在15歲以後,而其中有20%會併發肺炎,併發肺炎者死亡率高達40%。水痘併發腦炎,可能是由自體免疫機制發生,所幸病例極少。併發肺炎或腦炎時, 必需給予靜脈注射aciclovir 10天。活體致弱(live attenuated)的水痘疫苗(Varivax, Merck),已經FDA核准,間隔4~8週的二次注射,可使血清轉陽性率達到成人82%,小孩91%, 在預防水痘併發肺炎及腦炎的考量時可予使用。
5. 帶狀庖疹或單純性庖疹侵犯三叉神經第一分枝VI皮節可能危及眼角膜者。
6. 帶狀庖疹或單純性庖疹侵犯薦椎S2皮節將影響排泄功能者。
7. 老人的帶狀庖疹
由於老人(>60歲)極易在庖疹過後,持續發生神經痛,如在發疹3天內投予靜脈注射aciclovir, 對於帶狀庖疹後的神經痛可有效減少。
肆、 抗皮膚庖疹病毒藥物之使用導引
1.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
庖疹性齦口炎
child: 250mg/m2, 8 hourly, for 5 days
adult: 200mg, 5 times daily, for 5 days
child (<2yr): 100mg, 5 times daily, for 5 days
child (>2yr): 200mg, 5 times daily, for 5 days
庖疹性腦炎
IV: adult: 10mg/kg, 8 hourly, for 10 days
child: 500mg/m2, 8 hourly, for 10 daysIV: adult: 10mg/kg, 8 hourly, for 7 days
child: 250mg/m2, 8 hourly, for 7 days
2.Varicella zoster virus infection
child: 250mg/m2, 8 hourly, for 5 days
child: 500mg/m2, 8 hourly, for 14-21 days
child: 500mg/m2, 8 hourly, for 7-10 days
(註1:預防水痘泛發內臟要使用VZIG)
3.腎功能不全患者應調整劑量
水痘及帶狀庖疹:800mg tid
單純性庖疹:200mg bid
水痘及帶狀庖疹:800mg bid
B. Valaciclovir (Valtrex)
1.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
庖疹性齦口炎
2.Varicella zoster virus infection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對Valtrex對腎功能不全者及孩童使用上的研究不多,在未有完整的科學報告前,此二類病人不宜使用。
C. Foscarnet
Aciclovir/ Valaciclovir (Zovirax/Valtrex)健保使用規範
- 庖疹性腦炎。
- 帶狀庖疹或單純性庖疹侵犯三叉神經第一分枝VI皮節可能危及眼角膜者。
- 帶狀庖疹或單純性庖疹侵犯薦椎S2皮節將影響排泄功能者。
- 免疫機能不全、癌症、器官移植等病患之感染帶狀庖疹或單純性庖疹。
- 新生兒免疫機能不全患者的水痘感染。
- 罹患水痘合併高燒(口溫38℃以上)及肺炎(需X光顯示),或腦膜炎並住院者。
- 帶狀庖疹或單純性庖疹所引起之角膜炎或角膜潰瘍者。
- 急性視網膜壞死症(acute retina necrosis)。
- 帶狀庖疹發疹三日內,且感染部位在頭頸部、生殖器周圍之病人可給予五日內之口服藥。
- 骨髓移殖術後病患得依下列規定預防性使用aciclovir
a.限接受異體骨髓移殖病患。
b.接受高劑量化療或全身放射治療(TBI)前一天至移殖術後第三十天為止。
(以上1-8項,可選擇使用注射劑或口服藥,且限使用一種)
總之,新近發展的抗病毒藥物(如aciclovir及valaciclovir),在發病三天內,可有效抑制HSV及VZV,而降低嚴重度、減短病程及再發;但對病毒的潛伏無法滅少。單純性庖疹對於VI皮節、單純性庖疹侵犯薦椎S2皮節、孕婦生殖器庖疹、新生兒單純庖疹、水痘併發肺炎及腦炎、老人帶狀庖疹,都必須使用aciclovir, 使用aciclovir時考慮腎功能;新生兒水痘及防止免疫機能不全病人水痘泛發內臟要使用VZIG; 有須避免水痘後併發腦炎或肺炎之考量時,可考慮使用疫苗,預防水痘發生。
(作者:紀秀華 教授)
(公告日期:200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