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呀,我女兒每次天氣一熱就開始癢起來,尤其是手彎腳彎的地方,才一個晚上沒開冷氣睡覺,皮膚就整個發紅起來。」
「醫生呀,我這個兒子現在唸國中三年級,打從國小二年級開始,他就被診斷有異位性皮膚炎。最近夏天到了,他幾乎每天在學校上課都流了滿身汗,而且他最喜歡打籃球,每天下課、打完球之後總是全身奇癢難耐,當天晚上常常癢到睡不著覺,東抓西抓的結果是皮膚炎大發。我發現他的皮膚炎又惡化了,就要求他不准吃炸雞,因為夏天吃油炸的東西容易上火氣,皮膚炎會惡化,你說對不對?」
「醫生,我很喜歡游泳,可是媽媽不准我游泳,因為游泳池水中的氯氣會刺激皮膚。」
「醫生,我都不敢穿裙子出門,因為我的腿像恐龍皮一樣,有時還會發紅、流湯流水。」
「醫生,你可不可以幫我開診斷證明?因為我的臉每次曬過太陽之後就整臉發紅發癢,我向老師要求不要參加朝會或體育課,老師卻認為我是故意逃避。」
這樣的對話幾乎在最近每週的異位性皮膚炎特別門診中一再出現。
炎炎夏日即將來到,對於喜愛戶外活動的人來說,如此陽光燦爛的季節,可以說是上山下海、樂山樂水的大好時機;然而,對於生活在台灣的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而言,夏天悶熱潮濕的氣候,卻有可能反而造成他們的病情惡化;許多人也擔心曬太陽、游泳、吃冰、吹冷氣等夏天常做的事會使異位性皮膚炎變得更加厲害。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反覆性的皮膚發炎,也往往使得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看起來黑黑髒髒的,無形中也使得他們擔心夏天到來時無法穿著較為清涼的衣服。以上都是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夏季常見的問題,那麼這些患者夏天要如何保健呢?首先是要注意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保養的技巧:
食
在飲食方面,站在皮膚科醫師的立場,只要吃得健康、營養、均衡就好,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其實並不用太多的限制,除非真的有很明顯的一吃某種東西就惡化的病史,才需特別禁止,否則道聽塗說的結果是一堆東西不能吃,不但容易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也失去享受美食的樂趣。不可否認的,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在幼兒期的確較容易對一些食物或牛奶產生過敏反應,但是這些情形多數長大後會改善,而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工作是適度的吃藥和擦藥,如能好好做到,九成以上的病情可獲得控制,一味地限制飲食,反而容易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增加病童的心理壓力、使家長精疲力竭,反而疏忽了更重要的治療措施。當然,一些高熱量高油脂的垃圾食物本來就不應吃太多,而辛辣、油膩的刺激性食物也較容易引起皮膚的癢感,夏天時常吃也容易全身冒汗,汗水一但鬱積在身上,往往又會癢起來,因此還是少吃為妙。
衣
衣物的選擇上,應盡量穿著寬鬆透氣、吸汗效果佳的棉質衣物,避免毛料、尼龍類或緊身不透氣的衣物,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在流汗後隨時更換。
住
居住環境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在悶熱的空間中工作、上課或從事休閒活動,可以用冷氣空調來降低室內溫度,但溫度不用調太低,只要維持27-28℃即可,再搭配使用電扇以增加空氣對流並提升冷房效果,如此可以省電一些。須注意的是,冷氣空調的結果會使得室內空氣較為乾燥,此時又必須適時地使用一些保濕乳液,以免皮膚過度乾燥。基本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的保濕功能要比正常人差,所以每天擦抹保濕霜可以說是日常功課,也是預防皮膚炎惡化的最佳法寶,然而許多歐美進口的保濕乳液是針對當地較為乾燥的氣候所設計的,在台灣夏天使用往往會太油膩,反而造成皮膚發癢,因此需慎選較為清爽的保濕乳液來使用。筆者發現許多病患在冬天會記得擦乳液來保濕,但在夏天往往會忽略了適度保濕的重要性,殊不知皮膚乾燥會使表皮的障壁功能變差,容易受到外來物質的影響而加重原本的皮膚炎,皮膚科研究也發現,只要單純地剝掉幾層角質層就可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導致皮膚炎的發生。除此之外,夏天也是黴菌、塵螨滋生的季節,因此居家環境也要注意保持通風,避免有陰暗潮濕的角落,廚房浴廁應時常清掃,棉被窗簾也應時常更換清洗並以陽光曬乾。
行、育、樂
選擇交通工具應儘量以有冷氣空調或通風良好為優先,避免太陽直曬造成皮膚發熱。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也應適度地從事運動或休閒活動,以確保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只要記得在運動完流汗後立刻用清水沖澡將汗水洗掉,不要讓汗水停留在身上造成濕濕黏黏的感覺,之後再換上乾淨清爽的衣服,就可避免運動後惡化。夏天時游泳或玩水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大樂事,雖然泳池的水中含有氯,但只要不要泡水泡太久,且上岸之後立刻以清水沖乾淨,如果擦乾後覺得皮膚很乾燥再適度塗抹一些保濕霜即可。
異位性皮膚炎夏季治療的注意事項
在治療方面,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會出現病灶是因為皮膚癢去抓之故,因此治療上最重要的關鍵便是止癢,不癢就不會去抓,不抓皮膚就不會發炎。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口服抗組織胺,尤其是在發癢時應短暫使用以迅速止癢。現在新一代的口服抗組織胺比較不會有以往傳統口服抗組織胺的副作用:像嗜睡、口乾、便秘、食慾增加、影響學習、心律不整、心悸等,同時除了止癢的效果外還有抗過敏、抑制白血球的過敏反應如趨化作用等效果,在歐洲許多先進國家的兒童長期使用後發現可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卻沒有明顯的副作用。至於夏天時局部治療除了要注意選擇較為清爽的保濕霜外,塗抹的藥膏包括止癢藥膏與消炎藥膏也要針對病患的膚質特性而選擇較不油膩的乳膏(cream) 或乳液(lotion) 。目前常見的消炎藥膏即是大家所熟知的類固醇,許多人一聽到類固醇就如同洪水猛獸一般,殊不知皮膚科醫師比絕大部分的人都還不喜歡類固醇藥膏(因為我們最了解它的副作用),只是有些皮膚病非得要它才能治得好。其實只要您能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它,類固醇藥膏並不可怕。使用類固醇藥膏是一種精密的技術,必須考慮到各種類固醇藥膏的強度、基劑的特性、病患的年齡與身體各部位的皮膚厚度,特別是夏季使用的類固醇藥膏要儘量選擇較為清爽不油膩的乳膏或溶液劑型;最近則有更新的非類固醇性局部免疫抑制劑藥膏問世,如普特皮與醫立妥,前者為油膏(ointment) 、適用於中度至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灶,大人與2歲以上小孩均適用;後者則為乳膏,擦起來較為清爽,建議使用於輕度至中度的病患,是專門針對2-17歲異位性皮膚炎兒童長期治療所開發出來的藥膏。
夏季時由於天氣潮濕悶熱,有些治療藥物的副作用也較容易發生,例如毛囊炎與黴菌感染,除了小心選用較不油膩的藥膏可預防其發生外,醫生如能早期診斷並立即給予適當的治療,例如局部塗抹抗生素藥水、乳膏或抗黴菌乳膏,都能使病情立即改善。
瞭解以上這些異位性皮膚炎的夏日保健秘訣,將可有效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在炎熱的夏天惡化,不但有助於控制病情,更重要的是能改善病患與家人的生活品質,開開心心地迎接這一季燦爛的陽光
(作者:朱家瑜 醫師)
(公告日期:200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