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癲癇病患之居家生活照顧

<<回上一頁

  癲癇病患需要醫護團體人員的醫療照顧及健康指導,更需要家人及親朋好友的支持與照顧;因此居家生活照顧是非常重要的,家屬如何協助病人做好居家生活照顧,是我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問題。醫護團體人員和家人及親朋好友及病人若配合得好、照顧 得好也可以減少住院,所以我會分四部份和大家討論。

 

壹、一般癲癇病患入院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發生重積性癲癇時,這是癲癇病患較嚴重情形;屬於急症:是指病人持續發作或發作尚未恢復,又進入另一發作,或短時間內連續發作至少30分,最常見的原因是突然中 斷抗癲癇藥物或其它代謝的因素所造成;由於持續發作,腦代謝增加,葡萄糖和氧氣供應不足,會導致腦損傷,必須馬上處理,中止發作,如果好好的照顧,病人可以改 善或是完全復原。

(二)發作次數增加時:這種狀況通常發生於: 

1.  病人未服藥,致使藥物濃度太低。劑量不足時:如病人突然體重上升太多劑量不足或持續拉肚子藥物吸收不好時。服用中藥、或草藥,暫停本來藥物時。

2.  使用新藥物或改變劑量,未達治療效果時。

(三) 藥物的副作用太大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時。

 

貳、發作時和發作後要如何處理

(一)  發作時不要強行移動病人,不管病人是躺於地上或坐著,可將手邊任何柔軟物墊於頭 下,避免頭部受傷。並且要事先移除病人四周的危險物品,以預防病人在發作時碰撞受傷。發作時不可以離開病人,要保持冷靜陪伴病人、觀察他發作型態、照顧病人安全、同時可以求救請其他人員來協助。若病人在發作之前有先兆,可找一安全的地方讓病人先躺下發作時為了確保呼吸道通暢,一般會讓病人頭側一邊或側臥,將唾液引流和避免舌頭 後倒而堵塞呼吸道。如果有過緊的領口袖口腰帶,要把它鬆開來。若病人咬緊牙關時,不可以硬打開牙齒或硬塞東西到牙齒間,以防病人唇舌受傷或牙齒脫落。發作時手腳抽動時不要用力約束病人,容易造成骨折。以保護病人的安全為主,不可給予不適當的處理方法(如用力捏、用力搖晃叫醒病人 、灌符水)如果要量體溫要採用腋溫或耳溫,就是預防病人突然發作咬碎體溫計。發作停止後病人較疲累無反應,讓病人側睡,直到意識恢復為止,並維持舒適的姿勢,和安全安靜的環境,必要時予保暖。若病人有意識混亂情形,需給予密切照顧。發作後要瞭解病人的意識狀態、言語反應、肌肉力量及肢體活動情形,若有改變須告知醫師。 發作後給予安靜休息,一段時間後會自己醒來,發作後有些人會有頭痛、混亂、思睡情形,給予安撫及解釋提供現實感。在病患未完全清醒時勿給予任何藥物或食物、水,以防嗆到。發作情形和往常一樣型態時不必送醫,若在短時間內重複發作多次或有其他損傷,才須緊急送醫。

(二) 發作的誘發因素;像:感冒發燒、睡眠不足、情緒不佳壓力大、喝酒、突然減藥或停 藥、閃光、短時間內體重改變太大,持續腹瀉、月經期、不規律的生活。

 

參、發作時要如何觀察與記錄(發作記錄本): 

(一) 發作前是不是有任何警告症狀?如驚叫一聲;開始發作前後病人的頭、身體四肢是什 麼姿勢?發作時由何處開始,頭、臉、手或腳?頭或眼睛轉向那一邊?發作時須觀察整個身體、那些部位受侵犯?肌肉動作為強直(Tonic)、陣痙攣(Cloni c)、局部發作(Localized)、或全身發作(Generalized)?發作時肌肉動作有否特殊變化?發作活動的進展如何?有否大小便失禁、濃稠痰液、嘔吐物、流血?是否有大叫一聲,呼吸聲、速率如嘴唇 有否發紫?發作後意識狀態如何?發作持續多久?意識喪失多久?強直和陣痙攣各多久?頻率與次數如何?發作後病人情況如何?有否肌肉衰弱情形、頭痛、失語、協調障礙、思考過程障礙、 視聽運動感覺障礙?發作後,詢問病人是否有前兆、若病人已清醒、讓他休息至完全恢復,必要時給予再保證及再定向感。病人隨身攜帶發作記錄本,當有發作時記得記錄,並註明其所患的疾病及基本資料。

(二) 定期門診追蹤治療及抽血中藥物濃度,門診時帶發作記錄本供醫師參考。

 

肆、家人及親朋好友如何給病人支持

  癲癇是一種慢性病,須長期服用藥物的疾病,病人和家屬必須要很有耐心;除了要適應疾病之外還要隨時擔心發作的壓力。因此癲癇疾病對病人和家屬來說是一大挑戰。 若病人能調適得好,適應疾病過正常的生活將可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 

(一) 為了讓病人能夠適應疾病,讓病人在疾病控制穩定時過正常規律的生活:如上學、上班、做家事。家屬和親朋好友用正常的心態對待病人,勿過度保護。告知四周的有關人員,當發作時如何幫助病人,勿大驚小怪或用異樣眼光看病人。謹慎選擇適當的工作,做病人可以勝任的工作,比較可以提高病人的自信心。避免危險活動,或應在特殊保護措施下執行某些活動.如:開車、接近機械轉動工作、接近滾燙油鍋工作。病人和家屬能接受有關的信息及健康指導,當碰到的問題時比較有辦法應付。鼓勵參加支持團體。對病人的成長過程做長期規劃。

(二) 多和醫師討論,並從各方面瞭解自己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