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認識疼痛

<<回上一頁

  疼痛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經驗,從創傷後的急性疼痛,到長期慢性的酸痛、麻痛,都可使患者飽受折磨,身心俱疲。解決患者的「痛」苦,自然是醫師責無旁貸的任務。

  要解除疼痛,就必須瞭解為什麼會痛,也就是我們要對疼痛的機制加以瞭解。我們身上有許多的痛覺接受器,這些接受器連結著神經,當這些痛覺接受器受到不同的刺激 時,神經會將這些訊號傳入我們的脊髓,這些疼痛的訊號會在我們的脊髓處受到「加 工」,也就是經由一些神經的連線來對這些訊號做加強或減弱的功能。這些訊號經加工後再由脊髓上傳至腦中,進而讓我們感受到痛。

  在傳達痛覺的神經線路中,任一處的病變都有可能造成疼痛。我們在皮膚、肌肉、肌 腱、骨頭、臟器等處如果有受傷或發炎,就會刺激痛覺接受器,再把訊號傳至腦中,讓我們知道那裡出了問題。當痛覺出現時,它通常代表一種警訊,我們就必須去找出 痛源,並且正確的治療,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假如隨便的吃止痛藥,或許疼痛的症 狀能稍獲緩解,但是病源未除還是會反覆的出現疼痛,而根本的病情也會加重。

  另外有一種疼痛叫做神經病態疼痛(neuropathic pain),這種 痛通常是由周邊神經或中樞神經的病變所引起的。這類的痛包括了像疹後的疼痛, 幻肢疼痛﹝肢體被截除後仍然覺得那肢在痛﹞、中風後的疼痛及反射交感性肌萎縮﹝RSD﹞等。   此外一個較持久或較強烈的痛覺刺激,也可能導致脊髓中一些強化痛覺訊號的神經被 激活,而抑制痛覺訊號的神經功能被減弱。這種痛覺平衡系統的改變,就會導致不正常而持續的疼痛,甚至在周邊的痛源已消失無蹤時,仍然會讓人感覺疼痛。

   要能有效的治療疼痛,就必須要分析到底是什麼病理機制在產生痛,若是痛起源於非神經的組織,則使用一些抗發炎的藥物、一般的止痛藥、物理療法等方法就會有效果。 若是痛起源於周邊的神經,我們必須先針對疾病的根本 原因治療才是上策。例如用血漿置換術來治療脫髓鞘性神經炎, 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的神經病變等。至於一些慢性神經痛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疼痛,就必須使用一些能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及周邊神經系統的止痛藥,另外像三環抗憂鬱劑及抗癲癇藥物 也是治療此類疼痛的利器。

(作者:方識欽醫師/楊智超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