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下背痛與腰神經根病變

<<回上一頁

劉長秀醫師 

  大約1-2%遭受急性下背痛的人,是源自於腰椎神經根受到壓迫。情形大致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單神經根病變

  這類病人多以單側小腿的疼痛(即稱坐骨神經痛)或感覺異常表現為主,這種感覺有時也會傳導到臀部及後外側大腿區域。疼痛常因動作、咳嗽、打噴嚏或腹部用力而加重,並可由休息獲得緩解。平躺時垂直抬腿及坐著時將膝蓋打直會增加疼痛。最常受到壓迫的是第五腰椎神經根或第一薦椎神經根;前者常表現腳的內側或腳背及大腳趾疼痛、感覺異常,無力於大腳趾、腳踝上翹或腳踝外翻的動作;而後者則會造成腳的外側疼痛及感覺異常,足踝肌腱反射變弱,或無力於腳踝外翻及踩地的動作。如果只是輕度神經根病變,也可能會沒有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

  椎間盤突出、骨刺、椎骨脫離或滑脫、小面關節肥大、脊椎內韌帶肥厚或鈣化都可造成神經根壓迫,而上述這些情形可藉肌電圖、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或脊髓攝影術檢查得知。然而有時單一檢查並無法看出病變所在,或者檢查結果並無法解釋真正的神經根壓迫情形,此時就需要相當小心地評估。絕大部分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都可靠臥床休息、減少活動、簡單的止痛及物理治療,在六週內獲得緩解。如果有持續惡化的運動及感覺功能,且無法靠單一療法在六週內痊癒者,就應考慮開刀。而開刀方式的選擇乃依據神經根受壓迫的原因及節數來決定。少部分病人會發展成慢性背痛,此時應避免一切會造成下背扭傷的活動,並配合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

 

二、急性馬尾症候群

  這是一種許多腰薦神經根同時受到壓迫的情形。病人會有雙側的下肢疼痛及神經功能缺損,甚至會影響控制大小便的擴約肌功能。常見的原因是第四、第五腰椎間或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之間的椎間盤嚴重脫出,此時需要緊急的脊椎攝影和開刀,否則可能會造成無法恢復的功能缺損。

 

三、 腰椎神經管狹窄

  常見會造成腰椎神經管狹窄的原因包括先天異常、退化性骨刺、椎骨滑脫、小面關節肥大、黃韌帶增厚和椎間盤突出。狹窄程度常隨年紀而逐漸增加,但在四十歲前鮮有明顯的症狀出現,且男性的發生率比女性高。神經性間歇性跛行是典型症狀,意即腿的不適乃出現於行走時或特定的姿勢(如持續直立或平躺時將背拉直),只要停止行走或改變姿勢(如行走時稍微彎背),即可以在幾分鐘內緩解不適感。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或脊髓攝影術檢查有助於診斷,但因為大部分神經性間歇性跛行的病人並不會有客觀上的神經功能缺損,所以一般只要輕度止痛即可。而有嚴重腿部疼痛或神經功能缺損的病人則需要開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