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大醫院腦中風中心

<<回上一頁

葉炳強醫師/鄭建興醫師

楔子

  腦中風是台灣居民的第二位死因,次於癌症,若將不同的癌症個別統計,則腦中風超越所有單一類疾病,為最主要死因。過去,腦中風的醫治往往偏重在急性醫療系統的某一科部,這是無法達成整合治療及預防目標的。因此台大醫院成立腦中風中心,是要有效整合及運用原有的資源,推廣各項中風預防宣導教育、篩檢及跨科別整合療法。

 

團隊成員介紹

  台大醫院的腦中風中心是一個整合性、跨科部合作的單位,由不同專長的醫護同仁提供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包括腦中風治療團隊、腦中風的急診診療、腦中風加護照顧、神經外科診療、神經放射科診療、復健治療等。所參與的成員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線科、急診科、心臟內科、復健科、胸腔科等醫師與護理人員、復健治療師、呼吸治療師等,彼此合作協調使病患得到最佳的身心照顧。所參與的團隊成員與負責項目如下:急診部醫師負責在急診處第一線的初步腦中風診斷與治療;神經部醫師則進一步評估腦中風的嚴重度與治療方式,如決定抗凝血、抗血小板等,並負起重症照顧與加護監測;外科部的神經外科醫師主要負責腦出血的處理、頸動脈嚴重狹窄的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大面積減壓性顱骨切除術的處理;神經放射科醫師除了負責腦部影像檢查,並提供微創介入性神經放射線手術於腦中風患者,包括急性動脈血栓溶解、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的栓塞治療等;內科部的心臟內科醫師除了負責心血管的診療,也提供頸動脈或椎動脈嚴重狹窄的支架治療方式;復健部的復健醫師與復健治療師不僅僅慢性復健治療,更積極於中風發生24小時即開始復健的評估與治療;而護理同仁則提供從加護至病房的照顧,個案管理及團隊整合。

讓我們來看看兩個個案

《 故事一 》

  三十九歲男性,因突發性頭痛,右側肢體無力,一個小時後進展到意識昏迷,家人馬上送至某醫院急診處,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左側大腦半球有一大型血塊,並流入腦室。會診神經外診醫師評估手術將血塊吸取的可行性,但因血塊太大及情況太壞而放棄外科手術的想法。雖然氣管插管並裝上人工呼吸器協助呼吸,病人仍陷入深度昏迷。病人雖然轉送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深切治療,仍然在發病後兩天過世,留下剛結婚一年的妻子及出生未滿月的兒子。醫護同仁看到淚流滿面而傷痛欲絕的妻子時,內心也實在有許多說不出的同情與觸慟。在細問病人家屬有關病人的過去病史,發現病人在三年前發現高血壓,但沒有接受規則治療,生活習慣也有酗酒行為,這次發病前剛與朋友豪飲後回家。

《 故事二 》

  五十歲女性,某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某日在音樂教室教導學生時突發右側肢體無力,說話困難,學生馬上送至附近某教學醫院急診處。經醫護人員快速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及神經科醫師評估,診斷為左側大腦半球缺血性中風,因確定診斷時間距中風發作不到兩小時,經家屬同意後使用靜脈注射血栓溶解藥物,再轉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治療,病人當天下午就恢復語言功能,第二天手腳已能活動,經復健後於發病第十天出院,肢體功能已有九成的復原,再經三個月的休養後,病人已恢復原來演出。

 

啟示

  第一個個案發生腦出血前已知有高血壓的多年,但個案並沒有接受治療。高血壓為心臟與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如果得到適當治療,腦中風的發生危險將會大大降低。此外,過量酒精使用也被認為是一項危險因子,特別是出血性腦中風,因此,病人如果就上述兩個危險因子有所修正或治療,可能就不會發生致命性的腦出血悲劇。同樣的,目前已有許多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已被證實,只要好好的做好防治工作,腦中風是肯定可以避免的。  第二個個案的成功治療使音樂家的專業技能得以保存,是近十年來腦中風急性治療的重要見證,包括:缺血性腦中風早期血栓溶解治療及腦中風加護與團隊照護兩項已被證實有效減少腦中風的致殘率及死亡率。

 

為什麼要有腦中風中心

  從上述的案例顯示及目前的台灣現況,我們可以看到預防、急性治療、復健及長期照顧是同樣重要的。過去,腦中風的醫治往往偏重在急性醫療系統的某一科部,這是無法達成上述的整合目標的。因此,早在十多年前在國外就有所謂「腦中風中心」的概念,她是要有效整合及運用原有的資源,推廣各項中風預防宣導教育、篩檢、跨科別整合療法、醫護人員教育訓練及支援合作、提升臨床及基礎研究。

  腦中風中心在臺大醫院是一個全新的團隊整合,於九十年院方決定執行,經九十一年整年規劃籌備、硬體改建,於九十一年十一月中旬正式成立。目前以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為核心,作上、下及水平整合,短期目標以(一)建立從教育、預防、篩檢、治療到復健的全面性、完整性照顧模式,以提升中風預防與治療服務品質;(二)整合及開發腦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三)院內醫護人員教育訓練。而長期目標以把台大經驗推展至全國,以期降低國人腦中風發生率,減少腦中風病人殘障率及提高病人存活率。

腦中風中心預期具備下列功能

(一)推廣大眾教育

(二)提供民眾諮詢專線服務

(三)提供預防性服務

(四)推動危險因子篩檢

(五)參與建立中風治療準則

(六)提供中風患者急性治療及復健治療

(七)提供中風患者居家護理及長期照護服務

(八)組織中風病患家屬互助團體

(九)院內外醫護人員在職教育及訓練

(十)推動及提升腦中風防治相關臨床及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