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椎骨動脈剝離─答客問

<<回上一頁

李銘仁醫師

問:什麼是椎骨動脈,椎骨動脈有支配那些重要部位?

答:椎骨動脈是從主動脈引發出之鎖骨下大動脈分支而來。椎骨動脈會循著頸椎兩側往上支配腦部。椎骨動脈往上的路程會穿越頸椎骨的橫向孔 (transverse foramen),從頸椎第七節,一直到頸椎第二節。這之後會轉一個大彎而進入枕骨大孔內,兩條椎骨動脈在延腦上部合成基底動脈。   在上行的路程中,除了一般小肌肉分枝 之外,最主要的兩個大分枝,一個是後下小腦動脈,一枝是脊髓前動脈。後下小腦動 脈主要是支配小腦半球底部及一部分延腦等。而脊髓前動脈是由兩椎骨動脈各一小分枝合併而成,主要支配脊髓前半部,及部分延腦。

 

問:何謂動脈剝離?動脈剝離會造成那些結果?

答:動脈原本是相當具有彈性的軟管,其管壁有三層結構,簡單稱之為內層,肌肉層 及外層。動脈剝離一般會從內層和肌肉層裂開,有時甚至破到靠近外層。因為有血液壓力的關係,破裂之後會造成往上撕裂剝離延伸。剝離後的血管有一些特點:

  1. 原來的血管管腔突然變窄,甚至管腔全部被堵塞。另外血流流速變慢,也容易形成血 栓。後果輕則造成腦硬塞,重則死亡。
  2. 剝離之後有真管腔和假管腔、假管腔的外壁較薄、缺乏彈性、容易形成血管瘤, 若是病患血壓太高,很有可能造成血管瘤的破裂。

 

問:椎骨動脈剝離有那些症狀?

答:椎骨動脈剝離最起始的症狀是頭痛,頭痛的部位在後頸部到頭部枕葉區。一般是鈍痛,撕裂痛或後頸部僵硬痛。其次較常見的是頭暈或是眩暈,有時伴隨嘔吐,有時 則無。眩暈有時是旋轉,有時則是浮動感。另一個常見的症狀是小腦的症狀,這包括 步態不穩,意向性顫抖 (intension tremor),動作不靈活及眼震等。

  更厲害或剝離範圍達到影響基底動脈血流者,就會造 成橋腦,中腦,甚至往上到丘腦及大腦顳,枕葉區。這時症狀會更多,例如:意識不 清、眼球運動異常、複視、偏癱、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感覺麻木等等。上述所言是指初期症狀,到發生之後兩到三天,由於梗塞部分會水腫,水腫之後又會壓迫到延腦 的生命中樞,因此在發生椎骨動脈剝離之後,兩週內都是危險期。

 

問:為什麼會造成椎骨動脈剝離?該如何預防?

答:一般大動脈剝離大都是由高血壓引起,但是在椎骨動脈剝離的情形卻不一樣。除了高血壓之外,另有一些原因,包括

  1. 頸部創傷,常見的是頸部做快速的旋轉動作或者像外力或車禍等造成的頸部骨折,都容易造成剝離。頸部按摩,若按摩位置不正確,用力太大或急遽旋轉,也容易造成。常時間過度仰頭,例如:長時間過度仰頭刷油漆或清洗天花板等。另外, 打瞌睡時不小心頭掉到一側過久,也會造成。
  2. 長期拖曳重物,也容易因使力不當而造成剝離。

在預防方面,除了減少上述之危險動作之外,仍有幾點須要注意:

  1. 椎骨動脈剝離最常發生在第一、二頸椎骨及離開頸椎骨要進入顱內的大轉彎附近, 因此,有任何足以造成附近組織外傷的動作都要儘量避免。控制血壓仍是重要的步驟。
  2. 一有前述症狀及頭痛、眩暈、嘔吐等,須要立刻就醫,並提供醫師詳細病史,俾能及早發現椎骨動脈剝離而提供更 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