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6.進行戒菸後的注意事項
內容

遠離檳榔與口腔癌防治

臺大醫院 - 檳榔防治小組戒檳衛教師

世衛指出癌症發⽣是可以被避免的,例如口腔癌與菸、酒、檳榔息息相關,若能遠離上述危險因子則可以進行預防。國際癌症研究中⼼(IARC)認定檳為致癌物可分為物理及化學層⾯:

  1. 物理層⾯:檳榔纖維傷害⼝腔黏膜後,細胞為了進⾏增殖修護,將使增殖頻率遠⾼於正常的⼝腔黏膜細胞狀況,但細胞異常增殖就有機會形成惡性腫瘤。
  2. 化學層⾯:檳榔鹼會產⽣多種亞硝酸化合物並具有相當強的致癌性,同時檳榔內含的多酚類化合物在鹼性環境下會⾃動氧化並釋出⾃由基,攻擊DNA造成細胞突變引起癌症。

國⺠健康署統計⼝腔癌近年有年輕化趨向,尤其是同時嚼檳榔及抽菸、喝酒者,罹患⼝腔癌的機率更是⼀般⼈的123倍,故定期接受醫師的⼝腔黏膜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政府⼤⼒推⾏的癌症篩檢即是希望藉由篩檢降低癌症發⽣率與死亡率,增進國⼈健康。

在癌症篩檢項目中,國⺠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的⺠眾每兩年接受1次「免費⼝腔黏膜檢查」,透過⼝腔黏膜篩檢,由醫⽣⽬視⼝腔黏膜來達到發現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口腔黏膜檢查不會有疼痛感,副作⽤也很少。但最重要的是民眾還是得透過健康行為,像是戒除嚼檳榔及吸菸習慣,來改善輕微或淺層已發⽣的病變,甚至減少罹癌風險。平日若發現口腔黏膜破皮2星期以上無法癒合,或有不正常顏色、腫塊,敬請盡速就醫。

建立者:系統管理者  建立日期:2020/06/23 10:55:09
更新者:系統管理者  最後更新日期:2025/01/03 1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