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科部

單位詳細介紹 /Med/Index.action
 

  1. 建立幽門桿菌的篩檢及治療流程,成為全球胃癌防治的標竿
  2.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高齡高危險主動脈狹窄病人的救命唯一選擇
  3. 心導管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心房顫動病人遠離抗凝血藥與中風,創新抗栓塞治療觀念
  4. 創新血液透析患者之C肝療法-改寫臨床治療準則
  5. 大數據資料分析協助了解呼吸衰竭之疾病進程
  6. 防治結核病!從醫療機構做起 台大醫院與台大公衛學院研究發現,因為職場的特性醫療人員有較高罹患結核病的風險,但有較好的治療成效。可能的原因包含:健康工作者效應,以及多元整合的監測及個案管理系統,故及早診斷與治療(1)。以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一般台灣民眾自就醫至治療的平均延遲時間為29天,顯示民眾與醫師的警覺,或是疾病本身的特性,是值得努力加強的重點(2)。結核病的診治延遲可能增加醫療院所內的散播,尤其是免疫不全病人。而過多的醫療院所就診次數,即使再校正年齡性別及其他疾病之後,仍然是後續發生結核病的危險因子(3)。台大醫院重視醫療人員的職場健康,也努力確保就醫民眾的安全,再次強調大家有咳嗽症狀應戴口罩並及早就醫,醫療人員應提高警覺並敎育病人,以及早發現並積極診治結核病。
     

參考資料

 

心臟血管科簡介
心臟內科負責內科部各病房、門診、心臟功能檢查室、急診部等,及院內各病房之心臟血管病之診療工作。 心臟功能檢查包括侵襲性及非侵襲性檢查及治療:前者包括一般診療性心導管診斷(左心、右心、冠狀動脈及心室造影)、冠狀動脈氣球擴張、冠狀動脈雷射整型、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氣球擴張瓣膜整形術、生理電氣燒灼術等;後者有二十四小時心電圖及血壓記錄、體表心電圖、M型、雙面及都卜勒超音波心圖,三維超音波心圖及整合迴散性超音波心圖(IBS)等重要超音波影像檢查、運動心電圖 同位素運動心臟影像及心臟代謝檢查等,追求高品質之診療。
 

胃腸肝膽科簡介
本科醫師除一般門診、住院病人照顧、消化內科特別門診及照會外,尚負擔多種診療處置。超音波方面有腹部超音波檢查及超音波指引切片、引流或治療。在消化內視鏡方面,除診斷性內視鏡(包括胃鏡、小腸鏡、大腸鏡、直腸結腸鏡、腹腔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膽道鏡等)外,再加上治療性內視鏡(如食道擴張、食道支架置放、乏特氏乳頭切開及取石、息肉切除術、黏膜切除術等),內視鏡超音波,可以說是種類繁多。 本科醫師除了在醫院層次的診療之外,對國家科技政策與醫療政策的形成與推動更是積極參與,例如行政院科技會報、肝炎防治計劃、醫學工程方面的計畫、醫療生物技術方案、國家型科技研究計劃等都有同仁的心血在內。
 

胸腔科簡介
在胸腔科病房及重症加護病房的醫療外,本科負責支氣管鏡、胸腔超音波、肺功能檢查及呼吸治療等。並支援亞東醫院及雲林分院的胸腔及重症醫療。衛教方面,本科大力推廣全民氣喘衛教,且在全科的努力下完成氣喘問答集手冊,並於門診成立氣喘衛教小組。
門診工作:每星期一到六上午都有本科的醫師負責一般內科患者的診治;下午則有特別門診接受院內或院外轉介病患的特別診療服務。
 

代謝內分泌科簡介
本科主要負責一般門診、新陳代謝、內分泌特別門診、糖尿病併發症篩選門診、以及骨代謝疾病之門診。此外也負責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及甲狀腺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這兩項皆開放服務各科送來檢查之病人。在病房方面,除負責照顧糖尿病病患及內分泌疾病病患外,也負責台大健康檢查的甲狀腺部分。
 

感染科簡介
感染科在臨床方面服務層面涵蓋住院病患診療(14B,5E3),門診病患診療(一般內科門診及感染症門診),以及全院有關感染症之照會(目前每月約250人次),並負責院內感染管制之各項事宜以及隔離病房之統籌運用。同時持續追蹤本院臨床分離菌株之抗生素感受性,提供作為臨床選擇抗生素時的參考。
 

免疫風濕過敏科
風濕免疫科主要的專長在單發或多發性的關節炎,肌肉,肌腱,肌膜及滑囊的發炎性疾病以及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的診療,包括退化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全身性紅斑狼瘡等。 這類疾病的初始表現千變萬化,所以病人一開始往往散佈各科,但在本科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顧。 有以下症狀的病人,可以考慮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 慢性持續性的關節紅,腫,熱,痛
  • 全身性的關節疼痛。
  • 不明原因的持續性發燒或淋巴腺腫大
  • 肌肉無力,腫脹或疼痛。
  • 伴隨全身症狀如發燒,盜汗,體重減輕之皮膚病變
  • 周邊手指遇到冰冷有發青發白疼痛的現象
  • 運動性關節疼痛或無力
  • 慢性的腰酸背痛
  • 其它難治性疾病
     

腎臟科簡介
本科服務包括:

  1. 門診:目前診治腎臟疾病涵蓋慢性腎衰竭、腎病症候群、腎絲球腎炎、泌尿道結石及感染,還有高血壓。此外尚有腎臟超音波檢查。
  2. 病房:住院病患除門診病患須進一步治療外,尚包括血液透析病患動靜脈廔管手術、急性腎衰竭及腹膜透析病患訓練。
  3. 血液淨化:自民國58年開始血液透析之後,設備不斷更新,規模亦逐漸擴大。目前每個月約施行1200-1300人次。腹膜透析自民國73年底開始,目前有130餘位病患接受此種治療。
     

血液腫瘤科簡介
本科醫師負責一般門診及照會、住院病人照顧、血液腫瘤內科特別門診及骨髓移植特別門診。常見的貧血(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紫班症,溶血性貧血,或是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都是本科在診療服務範圍.目前每週一、三、四、五上午皆有血液腫瘤科醫師擔任門診診療。每週二、三、五的下午則有血液病特別門診。血友病中心於星期四下午則另有血友病門診,為血友病病患提供服務。除了門診服務外尚有化學治療室和骨髓檢查。前者提供門診血液腫瘤患者施打化學藥劑的場所,後者則是於每週二、四的上午施行門診病患的骨髓檢查。本科也負責骨髓移植無菌病房。對於頑固白血病,淋巴瘤患者,骨髓或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常能改善預後或痊癒,非親屬異體骨髓或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的病例數更是全台之首。
 

一般內科簡介
台大醫學院暨附設醫院於88學年度開始,由一般內科配合二階段醫學教育改革辦理一般醫療訓練。一般醫療(primary care),是與『專科醫療』(specialty care)相對的名詞,前者主要的關注對象是個人和社區的整體健康,涵蓋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為了強化住院醫師的一般性基礎臨床診療技能,建立健保年代醫師的角色認知,配合我國醫療體系未來的需求,落實全人醫療的理念,非常有必要改進現行的住院醫師訓練制度。在『專科醫療訓練』之前,先加強『一般醫療』訓練。

醫療團隊

職稱 醫師姓名 專長
主任 何奕倫 內科學、心臟學
副主任 王鶴健 內科學、胸腔醫學
心臟血管科 陳文鍾 內科學、心臟學
胸腔科 施金元 內科學、胸腔醫學、肺癌
胃腸肝膽科 高嘉宏 一般內科、消化內科
代謝內分泌科 莊立民 糖尿病及其他代謝疾病
感染科 陳宜君 內科學、感染症學、院內感染管制
免疫風濕過敏科 謝松洲 免疫風濕科學
腎臟科 朱宗信 內科學、腎臟醫學
血液腫瘤科 田蕙芬 內科醫學、血液腫瘤學
一般醫學科 嚴崇仁 內科學、腎臟醫學、老年醫學
整合醫學科 盛望徽 內科學、感染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