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移植術後常見的泌尿系統問題及處理
內容

​105年度 台大候鳥之愛秋季健康講座
主題:有口難言的秘密~移植術後常見的泌尿系統問題及處理
主講:王碩盟醫師(移植/泌尿科醫師)
日期:105年11月26日(星期六)
資料整理:李麗貞

一、前言
腎移植(或肝臟、心臟移植)期間與術後的泌尿系統功能,都非常重要。
就腎移植患者而言,術後仍難以期待恢復100%的泌尿系統功能,例如,洗腎10年後移植,膀胱功能還是難以回復到洗腎前的狀態。
*洗腎期間由於用進廢退,膀胱的構造,不只肌肉組織變少,外圍結構也變硬,膀胱壓力有可能慢慢升高。
移植期間的膀胱肌肉訓練有二個問題須注意:
插管導尿易引起感染問題,效果不彰。
膀胱容量變小,造成頻尿。
而膀胱壓力升高的問題,有可能面臨的不只是漏尿的問題,還有可能逆流引起腎臟問題。

二、膀胱的容量與壓力影響如下:
*壓力上升:洗腎過程膀胱容量會變小,膀胱訓練方法可能無效。
*容量變小:術後頻尿(50%)、夜尿(64%)------Van der Weide
腎移植患者的膀胱容量,移植第二週通常可以開始增加,三個月後幾乎就可達到正常容量了!6個月後,膀胱的功能,包括尿流速、膀胱柔軟度大約都可恢復。
*洗腎10年,容量150ml(長庚)

*容量變小原因;

  1. 洗腎
  2. 攝護腺肥大(預後較差)
  3. 神經性膀胱(預後較差)

*Serrano:5-26年洗腎經歷,在術後容量增加5-10倍(60-300ml),尿流速16ml/s
*攝護腺肥大:在洗腎時不易看到攝護腺的影響,換腎後才會出現症狀,可以以吃藥治療。
*移植後10天的攝護腺手術會增加死亡率,宜過幾個月後再施行。
*攝護腺癌較少出現在腎移植患者身上。
*膀胱容量與洗腎時間成反比,洗腎愈久,容量愈小。
*洗腎時的膀胱容量,影響移植後的膀胱容量、腎功能及恢復情形。容量小於200ml的膀胱,在移植後的膀胱容量、收縮、彈性及PFS相對較差。

三、常見的移植問題:
*無論是漏尿或是漏淋巴液,發生的位置若在輸尿管,易引起腎臟水腫。
*輸尿管狹窄可以實施擴張手術,有機會恢復正常。
*腎臟外膜內側有血腫或導因於淋巴液的腫大,只要不壓到輸尿管都好處理,它會自行慢慢吸收。。
*輸尿管末梢容易因血液循環差而造成問題。

四、腎移植的併發症:

  1. 出血性排斥。移植的腎臟已不堪使用,最終必須摘除。
  2. 黴菌感染。
  3. 尿液感染或是腫瘤

五、腎移植患者面臨的疾病:

  1. 心臟血管疾病。
  2. 尿路上皮癌、肝癌、淋巴癌。
  3. 腎臟癌、皮膚癌。

*尿路癌以移行性細胞癌居多。
*膀胱癌的致癌因子有抽菸(50%男性、33%女性病患),染料,皮革製造業、油漆、有機化合物等皆是危險因子,其他像廚子、文書抄寫員、鋁及氣體製造業也會增加致癌的機會。
癌症成因包含二種:
(1)病毒引起。
(2)患者原本就有的疾病
病毒引起部分
例如韓國人因飲食偏辣,胃癌比例偏高,腎移植後罹患胃癌的比例也相對偏高。
或例如閩粵地區的人易罹患鼻咽癌,移植後罹患鼻咽癌的機率依舊較高。
心臟移植的患者,罹患頭頸部癌症的機率較高。

六、造成尿路上皮癌因子包括:

  1. 地域環境因素。例如;嘉義、台南地區因為飲用水井地下水,砷含量過高,引起烏腳病,造成尿酸過高,影響腎臟功能。
  2. 抽菸
  3. 止痛藥
  4. 抗排斥藥。抗排斥藥不會讓癌症從無變有,但也是增加致癌的因子之一。
  5. 中草藥。在台灣,女性移植者罹患尿路上皮癌的比例高於男性甚多,原因不詳,經研究估計與服用含重金屬或馬兜林酸的中草藥相關。

七、移植後泌尿系統的併發症

  1. 膀胱癌
    罹患膀胱癌或腎臟癌的機率較一般人多42倍。女生增加102倍,男生增加94倍。
  2. 鼻咽癌、胰臟癌、肺部癌、尿路系統腫瘤、血液腫瘤、婦科腫瘤。
    但移植後罹患乳癌、攝護腺癌的比率較一般人低,原因不明。

八、發生尿路癌症的時機:
洗腎的前3年較易發生,之後趨緩和,但若腎移植後,則會持續發生,無論是5年還是8年都一樣,之後才會趨緩,故不可掉以輕心,最少每年應該做一次檢查較安全。
*膀胱癌的模樣。有血尿的移植患者必須追蹤罹患的可能性。
*長在腎臟上面與輸尿管的癌症

九、腎臟結石:
*腎移植患者罹患腎結石的比例並不高,女性多於男性。
結石分為二種:

  1. 草酸鈣。我們每天的飲食都含有草酸鈣,因此多喝水避免結晶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2. 感染。女性因尿路較短,容易感染造成結石。

*腎移植患者的尿路系統結構與一般人不同,輸尿管走向異於常人,因此一般人解決腎結石的方法,如震波碎石、輸尿管進等等,無法適用於腎移植患者。
*移植前,若捐腎者經電腦斷層發現已有腎結石,於取出器官後即先行處理掉結石部分,無論是活體捐腎或是死亡捐腎都可依此處理。

十、性功能:
*男性腎移植患者於洗腎時若性功能已較差,腎移植後即使服用威而鋼,性功能依舊不易提升。通常可以依照一般人以男性賀爾蒙治療方式為主。
*威而鋼與抗排斥藥萬古黴素環孢靈或者FK不會有太多交互作用

十一、生育功能:
女性腎移植患者,肌酸酐數值在1.0以下者,基本上可以接受生育的考量,需要抗排斥藥三喜多等協助。

十二、腎移植前須注意的異常:

  1. 尿道內有瓣膜阻擋尿液。
    在台灣,有許多小朋友腎衰竭的原因是腎絲球腎炎等因素造成,但有大約20%的小朋友,是因為尿路系統異常引起的。例如尿道內有瓣膜阻擋尿液,年幼時仍可正常排尿,漸漸長大後影響排尿造成腎衰竭,於移植前須先排除尿道內的瓣膜阻擋。
  2. 尿道狹窄
    攝護腺肥大。患者於洗腎階段不會感覺攝護腺肥大,移植前不會手術處理攝護腺肥大,多半於移植後開始服藥。
  3. 移植時須要先摘除原本的腎臟嗎?
  4. 看情況!多數都不建議,因為:
    (1) 每一位患者原有的腎臟並非都有問題須摘除
    (2) 腎移植手術的當下,需搶時間放入新的腎臟,讓它儘速恢復體溫、儘速有血流,不會浪費2個小時先處理舊腎臟的摘除。
    除非,考量到新的腎臟會受到舊腎臟某些因素的持續影響,例如曾有患者因多囊腎、腎結石或感染等因素造成衰竭,於腎移植手術前先摘除舊腎。
    膀胱因容量太小功能差,於術後恢復正常後,大部分可以取腸道組織做成人工膀胱,可以增加膀胱容量,恢復到300-400ml。
    膀胱無力患者,則可以放尿管或是每天導尿。
    癌症評估很重要,嚴重一點的至少半年作一次檢查,較平常的也至少一年要做一次檢查。
    *移植的術前評估包刮:先天異常、膀胱異常、尿道異常….等。
    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做上述詳細的檢查,

十三、哪些人須做移植術前評估?

  1. 女性,小於3歲,常反覆感染發燒,須檢尿。
  2. 腎臟感染者
  3. 腎水腫者

十四、術後感染問題:
*腎移植的半年內,超過65%患者有感染的經驗,若沒有發燒也不痛,需要處理嗎?或是需要預防性的抗生素嗎?原則上如果沒有甚麼症狀,只需多喝水,不需要處理。但如果是黴菌、沙門桿菌、結核菌等的感染則需謹慎處理,避免影響性命。
*美國曾有一份報告,用29000位病患資料統計指出,若移植超過6個月仍然常出現感染,則產生腎臟用盡及生命危險的機會,會比一般人多2.35倍到1.33倍,女性又比男性高。

*攝護腺肥大造成膀胱愈來愈厚,膀胱容量變小壓力變大,移植術後多半以服藥為主。
*攝護腺肥大造成尿路阻塞

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因子:

  1. 超過50歲
  2. 攝護腺長度超過30ml。正常約為15ml
  3. 尿路症狀超過七分
  4. 尿速慢

十五、攝護腺肥大的預防:
攝護腺肥大與男性賀爾蒙有關,但為何不發生在男性賀爾蒙最高的青春期呢?顯示攝護腺的肥大並非只單與男性賀爾蒙有關,因此肥大原因並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冬天不宜多喝酒,不慎感冒時流鼻水或咳嗽藥,抗憂鬱藥、鎮定劑等副作用皆易膀胱無力,用藥需謹慎。

十六、勃起問題(5.6)

男性賀爾蒙的補充可以讓血管充血,心理因素也有關係。

  1. 器質性。如神經或血管壞了,動脈與靜脈的協調不足。
  2. 心因性。與也有年齡相關。
  3. 年齡因素

長期有勃起障礙者,若未及早治療,恢復功能的機率較低。
目前有較新的藥物副作用較威而鋼少,安全性較佳,方便性高,強度也較穩定。但前提是男性賀爾蒙若不足,單單服用此新藥作用不大,建議仍須服用男性賀爾蒙。
治療勃起的藥物與抗排斥藥多半沒有太多的衝突。
憂鬱症藥物可能造成較不會射精,拿來治療早洩的效果還不錯,但相對的勃起可能較差。
移植術後有勃起困擾的患者務必請泌尿科醫師參與治療。

附件

移植術後常見的泌尿系統問題及處理(王碩盟醫師).pdf

建立者:臺大醫院器官移植團隊  建立日期:2019/10/30 14:20:24
更新者:臺大醫院器官移植團隊  最後更新日期:2019/10/30 1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