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臟移植手術說明

這份說明是有關心臟移植手術(或醫療處置)的效益、風險及替代方案的書面說明,可做為您與醫師討論時的補充資料。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您能充份瞭解資料的內容,所以請仔細閱讀;讓我們一起為了您的健康努力。

  1. 疾病名稱:心肌症併心臟衰竭。
     
  2. 建議手術名稱:心臟移植手術。
     
  3. 建議手術原因:心臟移植手術是末期心衰竭患者的最後有效治療, 用來改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品質以及存活率。
     
  4. 手術成功率:約90%,和年齡、病情等因素有關。
     
  5. 手術(或醫療處置): 心臟移植手術和一般開心手術一樣,在全身麻醉下,於胸骨正中切開,打開心包膜,利用人工心肺機建立體外心肺循環輔助系統來輔助手術之進行。醫師會先將病患原有的心臟取出後,再植入捐贈的心臟。這過程會將捐贈心臟的左心房、右心房、肺動脈、主動脈分別銜接到病患相對部位。新的心臟恢復跳動後,就要漸漸斷離人工體外心肺循環。止血完畢後會在心包腔放置數條引流用的胸管。然後再將傷口分層縫合,蓋上紗布敷料。最後將病患移至加護病房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6. 手術效益:(經由手術,您可能獲得以下所列的效益,但醫師並不能保證您獲得任何一項;且手術效益與風險性間的取捨,應由您決定。) 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可以減輕病痛,改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品質。心臟移植為目前公認可以挽救病患生命的最後有效方式。
     
  7. 手術風險:沒有任何手術(或醫療處置)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以下所列的風險已被認定,但是仍然可能有一 些醫師無法預期的風險未列出。

    (1)麻醉:手術需全身麻醉,麻醉常見的問題包括噁心、嘔吐、全身酸痛、喉嚨痛、沙啞,有時會發生牙齒及嘴唇受傷。嚴重併發症,如呼吸困難、中風、心肌梗塞等發生率很低,通常發生在年紀大、肥胖、有抽煙、罹患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及其他嚴重內科疾病患者。
    (2)一般手術可能發生的危險: 有些併發症在所有外科手術都可 能會發生,包括肺部積痰,造成肺部感染;凝固的血塊阻塞血管造成深部靜脈血栓,少部份造成肺部血栓或手術中腦部的血流不足造成中風;放置導管所造成的感染。
    (3)心臟移植手術可能發生以下的併發症/危機:
    1. 手術死亡率:2%-10%。
    2. 中風:約5%-10%(隨年齡增加增加),需復健或開顱手術,可能有後遺症如視盲、半身不遂或成為植物人。其中10%-30%可能會死亡。
    3. 心臟衰竭:8%-15%,必要時需輔助循環如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ECMO),或心臟輔助器(VAD)等,其中約一半可能會死亡。
    4. 呼吸衰竭:約7%-20%需長期使用呼吸器, 必要時需氣管造口術(tracheostomy)以便抽痰及呼吸。約1/4可能會死亡。
    5. 腎臟衰竭:約2%-30%需洗腎,其中約一半可能會死亡。
    6. 肝臟衰竭或其他器官衰竭。
    7. 心律不整:約10%-40%,必要時會用藥物或心臟電擊器等,可能因休克造成低氧性腦病變或植物人甚至死亡。
    8. 聲音嘶啞:半年內若沒恢復可能終生聲嘶(hoarseness)。
    9. 栓塞:可發生在靜脈或動脈,需使用抗凝血劑,必要時需做栓塞切除術。發生組織壞死者可能需要截肢。
    10. 感染:1%-5%,往往需清創處理,有10%-30%可能發生敗血症死亡。
    11. 出血:1%至3%需再手術去止血。其中15%可能會死亡。
       
  8. 健保給付:此項手術以及多數長期抗排斥藥物費用均由健保給付,但有時會依病情需要考慮使用一些藥品是需自費的項目,醫師會評估完全後再與您討論是否需使用這類藥品,並請您簽自費同意書。
     
  9. 替代方案: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的替代方案如下,如果您決定不施行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可能會有危險,請與醫師討論您的決定。內科治療,持續服用藥物。
     
  10. 手術後之後續治療: 術後需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以預防排斥反應。藥物必須按時定量服用。不可忘記服用或隨意增減。不可隨意服用成藥(包括中、西藥)以免藥物互相影響,並需避免吃葡萄柚或各種會干擾免疫的食物及藥品。
    (1)定時於移植門診追蹤抽血檢查及藥物治療,定期作心臟切片等檢查以便作最好的治療。如有特別不舒服狀況可能需住院治療(如肺炎、排斥、呼吸急促、發燒、倦怠、感染等)。 
    (2)因長期使用抗排斥藥物,所以要盡量避免公共場所人群擁擠場所及各種可能感染來源(如鴿子、或自然界存在的伺機感染源)。

移植小組連絡電話 | (02)23123456 轉 63089
移植護理師 | 曹護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