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移植受贈者術前門診評估流程
腎臟親屬活體捐贈者臨床篩選流程
台大醫院活體腎臟捐贈手術說明
一、前言
台大醫院自五十七年迄今,腎臟移植用於治療腎臟衰竭已有三十多年歷史。許多腎臟衰竭末期的患者因而重獲健康。但是腎臟來源缺乏是全世界均有的問題,因此活體腎臟捐贈可拓展腎臟來源,可以增加救治腎臟衰竭病人的機會。
二、捐贈者資格
(一)完全出於自由意願
(二)身心健康,無特殊疾病史
(三)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活體腎臟捐贈可開放到五親等以內,年齡二十歲以上。此案者及相關資料需送院內臨床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
三、親屬活體捐腎手術說明
移植的日期由捐贈者和接受者協調決定,尤其要考慮捐贈者的健康狀態,工作和社交生活。捐贈者先至移植門診進行醫學評估,如驗血、組織配對等及核醫等相關檢查後,若無特殊情形,繼續進行精神科、社工師的評估。術後捐贈者大約需住院約十天左右,在家中休養約一個月左右。一般人只需要一枚腎臟就可符合生理的需求,手術方式是以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切除一?腎臟及輸尿管,以便移植至接受者體內。
捐贈手術的時間約4小時,術後的傷口疼痛可以用止痛藥物控制。出院後,捐贈者的日常生活不會因捐贈一枚腎臟而受影響。至於接受者其腎臟植入手術與屍腎移植完全相同,如果在半年內沒有發生排斥現象,一般預期其腎功能將很好。
四、手術可能造成傷害或併發症症及其處置
此項手術屬於重大手術,因此有其手術的危險性存在。根據文獻記載,因施行此項手術而造成的捐贈者死亡率為百分之零點六至百分之一。而其他一般腹部手術所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如:出血(2%)、感染(0.8%)及腸沾粘(0.6%)。大部分的併發症只需藥物治療即可,只有少數較嚴重併發症需要作侵入性的治療。
五、術後恢復
捐贈者手術後約十天可以出院,術後四至六週可以恢復比較不需勞力的工作,約三至四個月可以恢復勞力的工作。手術後盡量避免使用腹部力量或增加腹壓機會,例如提重物或便秘。出院後2週內回診檢查傷口,以後每年定期回移植門診追蹤即可。
六、血型不相容、交叉試驗陽性活體腎移植
以往活體捐腎因血型不相容或與捐贈者交叉試驗陽性而無法進行活體腎移植,台大醫院自民國93年11月已成功完成首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腎移植。手術前受贈者必須接受血漿置換術(Plasmapheresis)及免疫抑制藥物等治療,先前受贈者於手術中需接受脾臟切除術,而本院95年3月成功完成免切脾臟血型不相容活體腎移植,因此受贈者毋需受脾臟切除之苦。於94年3月本院也順利完成捐贈者與受贈者交叉試驗陽性親屬活體腎移植,其移植流程與血型不相容活體腎移植相似,若有相關問題請至移植門診詢問。
七、親等圖
八、腎臟移植門診及連絡電話
- 星期一下午外科移植門診
第十五診--蔡孟昆醫師
- 星期二下午外科移植門診
第六診--李伯皇醫師
第十診--李志元醫師
第十一診--胡瑞恆醫師
- 星期四上午外科移植門診
第十六診--蔡孟昆醫師
- 星期四下午泌尿科移植門診
第四診--王碩盟 醫師
- 移植小組
連絡電話 | (02)23123456
分機:63089 林護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