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台灣為亞洲肥胖盛行率最高國家之一。肥胖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關節炎、痛風、脂肪肝等疾病的危險性。研究顯示,肥胖者只要減輕原體重的 5%~10%,就可以降低許多慢性病的發生率;對於已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減輕體重也有助於疾病的控制。鑑於肥胖通常會合併許多不同疾病,病人常常需要在各科之間奔波,不僅耗費時間和精力,也難以獲得最有效的醫療資源及滿意的健康品質,因此台大醫院在民國104年1月1日正式成立【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結合了現有的內科部、外科部、營養室、精神部、復健部與物理治療、與睡眠中心,針對BMI ≧ 30 kg/m2 肥胖患者提供多科整合性醫療,從減重飲食、運動設計、代謝手術,到病友完整的諮詢、評估、照顧及追蹤。此外發展跨領域基礎與臨床的學術研究,整合現有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研究平台,提升產學合作與研究經濟效益。
【中心特色】
- 整合性單一窗口專業醫療服務
由減重外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睡眠中心、精神科、復健科與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衛教及個案管理師等,組成全方位的跨科別專業照護團隊,為民眾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減重服務。從輕度肥胖到多重合併症之嚴重肥胖病患之整合性單一窗口專業醫療服務。
- 減重及代謝手術 ( 糖尿病手術 ) :
對於有嚴重肥胖問題的人來說,減重手術是目前唯一可以長期有效降低體重的方法,進而預防、治療或改善肥胖所導致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脂肪肝及高尿酸等疾病。雖然減重手術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降低死亡率,但是手術有一定的風險性及危險性,因此需經完整的術前評估及長期術後追蹤,才能達到最好的減重效果,並減少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此外,隨著對減重手術的研究日益透徹,醫界發現減重手術可以大幅改善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其中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更是有著神奇的改善效果,病人在手術後,血糖可以快速且有效地獲得改善,此治療已經被醫界放入第二型糖尿病治療的準則裡,因此目前利用胃腸道手術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又被稱為代謝手術或糖尿病手術。
減重手術有許多不同的手術方式,目前世界上常見的減重手術有「胃袖狀切除術」、「胃繞道術」及「可調式胃束帶手術」等,各有優缺點,病友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
胃袖狀切除術
胃繞道術
腹腔鏡手術
機械手臂輔助手術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
肥胖為多因素引起之症狀,但有些病患為內分泌疾病所引起,( 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庫欣氏症候群、肢端肥大症 ),需要排除這些內科疾病。另外,肥胖所引起之合併症,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也需控制。沒有達到減重外科手適應症的體重過重者,其治療根本之道為飲食型態改變與運動。目前台灣取得衛生署藥證的藥物有 : 脂肪酶抑制劑 ( 如 Orlistat ),但有腸胃方面的副作用且需自費。另外GLP-1促進劑 ( 如 Liraglutide )在合併有糖尿病者可以使用,但為皮下針劑,此兩種藥物仍有停藥後復胖的問題。國外陸續有新藥上市,未來,將引進新的減重藥物,並進行臨床試驗。
睡眠中心 : http://www.ntuh.gov.tw/SLP/
肥胖者因為脂肪堆積,造成呼吸道的結構發生改變,常會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及換氣低下症候群,此外,也因為氧氣不足、睡眠品質不好等,造成白天嗜睡,影響到日常生活。對於肥胖患者的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換氣低下症候群等,睡眠中心提供了「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陽壓呼吸器」、「白天多次入睡檢查」、「24小時腕動計」、「24小時血氧紀錄」等多項服務項目。
復健部與物理治療 :
復健科將開設減重特別門診,提供心肺運動測試、人體測量學與身體功能評估,並轉介物理治療師,進行運動諮商及擬定運動計劃。
營養室 :
飲食的治療是藉由調整食物的種類和減少進食的份量來減少卡路里的攝取,以達到減重的效果。並非所有的飲食方式都可適用於每個人,因此才會有不同的減重飲食配方,營養師將會根據肥胖病患的需求,提供減重營養的評估、術後飲食設計與營養補充方式、飲食方面的選擇和製備、配合等,並不定期舉辦健康飲食、體重控制講座、減肥班營養教育宣導。
個案管理師 :
個案管理師是醫病關係建立的橋樑,因為減重病患會經歷到一個複雜且多樣化的過程,應由一個具專業技巧的個案管理師來有效解決。個案管理師除了照護病人外,兼具管理者角色,負責評估、計劃、協調及問題解決的責任。在減重及代謝手術的團隊中,個案管理師在病患與醫師、營養師、護理人員等,其他醫療團隊中扮演著聯繫協調中樞的角色,針對病患的需求,啟動團隊的溝通與互動,提供病患整合性、持續性的照護。
【團隊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