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目的
-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婦產科專科醫師訓練時程,學習臨床婦產科診療技術,並熟練門診、住院(包括急診)病患的診斷、處理、與照顧。
- 學習產房生產及手術室各種婦產科手術技術。
- 通過專科醫師考試及格,獲得衛生署婦產科專科醫師證書。
- 學習如何指導實習醫師,和六年級學生之實習與見習工作。
- 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單獨或共同進行研究工作,使其在婦產科臨床診療、教學及研究三方面,均能建立穩固之基礎。
訓練對象
凡台大醫學院或國內其他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經國家考試及格,其學業成績優良,身體健康,且品行良好之男女醫師,經本部部務會議同意,由部主任推薦,而通過院務會議者,得進入本科接受訓練。
訓練時間
自民國100年7月1日起,本部之住院醫師,依據婦產科專科醫師訓練時程規劃之住院醫師訓練時間為期四年,訓練期滿並通過專科醫師考試及格,獲得衛生署婦產科專科醫師證書。對於有志於次專科發展之住院醫師,可依據本部各次專科規劃之可收訓名額,申請留任本部,並經由部務會議通過,增加第五及第六年次專科之研修醫師訓練。訓練期間以其成績考核,每年定期檢討,決定其繼續訓練與否。並由本部召開研修醫師晉升會議,決定後呈報部務會議通過送院方,經院務會議核定晉升。
訓練方式
- 第一年住院醫師:為婦產科本科之全人醫療訓練,包括病人照顧、醫學知識、臨床工作中的學習與改善、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醫療專業與制度下的臨床工作。分別在產房及產科病房、婦科病房輪換工作。
- 第二年住院醫師:
(1)婦科病房之病患照護及手術,主要偏重於需接受子宮切除手術之病患。
(2)婦科病房婦癌病患之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之照護。
(3)門診部協助病患之超音波檢查。
- 第三年住院醫師:
(1)在產房輔助第四年住院醫師負責產房整體工作,照顧高危險妊娠病患。
(2)督導第一年住院醫師進行門診一日手術。
(3)婦科病房主要為婦科癌症手術,經陰道子宮切除術,以及婦女祕尿手術。
(4)急診部婦科病患之診斷與處置。
(5)門診部協助病患之超音波檢查。
- 第四年住院醫師:
(1)輪流負責產科病房及產房、婦科病房、生殖內分泌科病房、門診部、急診部及開刀房的醫務之安排
(2)負責各級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工作分配與監督。
(3)在各病房與主治醫師共同負責指導各級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照護病患。
(4)在門診跟診,學習對非住院病患之醫療。
輪流負責產科病房及產房、婦科病房、生殖內分泌科病房、門診部、急診部及開刀房的一切醫務。負責各級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之工作分配與監督。訓練獨自手術及診療之能力,建立未來可能參與之研究領域
- 第五年及第六年住院醫師:
(1)分別接受婦科、產科或生殖內分泌科等次專科之研修醫師訓練。
(3)鼓勵投考研究所在職進修班,以充實日後之研究能力。依據各次專科醫學會訓練要求規劃本部可收訓名額,各次專科之訓練內容,以培養符合各次專科醫學會資格之次專科醫師。
1.婦科第五、六年住院醫師:
(1)訓練計劃之重點在於奠立獨自手術及診療之能力,並建立未來可能參與之研究領域。
(2)婦科病房及手術室:指導住院醫師對一般婦科住院病人的照顧及癌症病人之化學治療。擔任主治醫師手術之第一助手或在主治醫師之指導下,獨立進行手術。參與手術類別包括子宮頸癌根治手術、卵巢癌減積手術、子宮體癌根治手術及夜間之緊急手術。
(3)門診及急診:參與一般門診及特別門診之診療工作。參與夜間緊急手術。
(4)婦科超音波檢查室:指導第一、二、三年住院醫師有關婦科病人之超音波之診斷工作,且每月需向婦科主任提出婦科超音波工作月報表。
(5)教學與研究:在部、科主任之指導下,從事婦科有關之教學及研究工作,並參與論文撰寫。
(6)國內外訓練:在符合院方相關之住院醫師進修規範下,必要時得派往國內外研究機構或醫院從事短期婦科學的觀摩、交流與研究工作。
2.產科第五、六年住院醫師
(1)參與高危險性妊娠及遺傳優生保健特別門診。
(2)協助規劃周產期醫學之病例討論會及專題討論會。
(3)熟悉產科超音波之基本原理,並從事產前先天異常之診療工作。
(4)協助處理高危險性妊娠孕婦之臨床處理及子宮內胎兒治療。
(5)參與遺傳基因之診療工作。
(6)協助主治醫師從事較深入的治療或手術。
(7)協助下級住院醫師的訓練,指導實習醫師及學生的實習。
(8)協助整理及建立產科各種資料檔案。
3.生殖內分泌科第五、六年住院醫師
(1)接受取卵、胚胎培養、胚胎植入、腹腔鏡手術之訓練。
(2)在師長指導之下,選擇研究題目,正式從事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相關之實驗,並從事實驗結果之論文寫作與發表。
(3)參與實驗室之常規步驟。包括精液與卵子之處理、胚胎培養、共同培養、受精、顯微注射、胚胎與精子之冷凍與解凍。
(4)參與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之門診診療工作與病人諮詢服務。
(5)參與每日超音波濾泡檢查與內分泌報告之討論與病人連絡(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之不孕症患者)。
- 其他醫院派來的代訓醫師(實習或見習)其訓練期間、目的、職責與相當職位、及其應負義務,隨個案而有所不同。其人數,負有相當於住院義務者,不得超過本部住院醫師總數之四分之一。但不參與病患診療工作之見習醫師,不在此限。
- 所有住院醫師除休假日外,應全天服務,休假日應指派至少六名醫師輪流值班工作。所有住院醫師應負責完成常規工作。
- 全體住院醫師應參加部內舉行之所有學術活動,包括病例討論會、論文研討會、教學迴診,及在台大醫院舉行有關婦產科學之演講會、臨床病例討論會等。
- 上班時間及分派工作: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時間為早上七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星期六為早上七時三十分至中午十二時,其餘時間指派醫師值班。若須離開工作地點,則必須先獲得第四年住院醫師之許可並安排代理者,呈報部主任後方可離開。
各級住院醫師應守之常規及職責
(一) 第一年住院醫師:
Ⅰ.婦科第一年住院醫師
- 婦科病房及手術室
(a) 在主治醫師及第四年住院醫師之指導下,負責住院病人之診療工作。 每天應巡視負責診療之病人一次或一次以上,以明瞭病情,詳細記錄 病歷,並作所需之檢查。
(b) 在主治醫師指導下手術類別為:
(1)診斷性與治療性搔刮術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dilatation & curettage, D & C)
(2)絕育手術 (tubal sterilization)
(3)子宮外孕手術 (ectopic pregnancy)
(4)子宮附屬器腫瘤切除術 (adnexectomy)
(5)子宮肌瘤摘除術 (myomectomy)
(6)子宮腔鏡檢術 (hysteroscopy)
(7)子宮頸錐狀切除術 (conization)
(8)陰道前後壁整型術 (Anterior-Posterior, [A-P] repair)}
(9)子宮輸卵管攝影術(hysterosalpingography)
(10)同房試驗 (postcoital test)
(11)陰道取卵 (Trans-Vaginal Oocyte Retrival, TVOR)
(12)腹腔鏡手術 (operative laparoscopy)。
- 門診及急診
參與一般門診及特別門診之診療,協助初診病人之病情說明及電腦工 作,從事門診手術,撰寫送檢申請單,並負責安排門診或急診病人之 住院事宜。
- 婦科超音波室
在上級住院醫師指導下,從事自己負責之住院病人的婦科超音波檢查。
- 教學
參加教學迴診、討論會,並準備討論會所需個案資料。
Ⅱ.產科第一年住院醫師
- 產房:
(a)負責照顧、觀察待產、生產以及產後二小時內之病人,並擔任接生工作。
(b)負責督導所分派之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並查核其病歷記載及報告。
(c)擔任產科手術之助手,協助手術,並負責有關病歷之記錄及胎兒監視器記錄的整理。
(d)協助初診病人之病情說明。
- 病房:
(a)負責照顧及處理產科病房之病人。
(b)參與產後絕育手術。
(c)協助超音波之整理工作
(d)協助初診病人之病情說明。
(e)與婦產科第一年住院醫師工作相同。
Ⅲ.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科第一年住院醫師
- 負責不孕症之相關診斷與治療。包括輸卵管通氣檢查(Rubin's test)、 子宮輸卵管攝影術(Hysterosalpingography)、同房試驗(Postcoital test)及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等門診工作。
- 不孕症及內分泌疾患病人之住院照顧,參與不孕症相關手術。包括陰道取卵(TVOR)、輸卵管胚胎植入(TET)、子宮腔鏡(Hysteroscopy)、輸卵管鏡(Tuboscopy)、腹腔鏡手術(Operative laparoscopy),以及試管嬰兒(IVF-ET)相關疾病,如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等之處理。
- 參與內分泌疾病之相關賀爾蒙與手術治療。
- 參與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症相關病例之討論會與論文寫作。
Ⅳ.門診第一年住院醫師
- 協助門診第二年住院醫師負責聯絡門診住院事宜。
- 負責門診小手術,項目同門診第二年住院醫師。
Ⅴ.派往建教合作醫院婦產科第一年住院醫師
- 從事該院婦產科第一年住院醫師之診療工作。
- 其他有關事項應遵照該院之規定辦理。
(二) 第二年住院醫師:
Ⅰ.婦科第二年住院醫師
- 婦科病房及手術室
主要負責婦科住院病人之診治工作,每天應巡視負責診療之病人一次或一次以上,以明瞭其病情變化並作適時之處理。負責婦科癌症病人的化學治療。擔任所指派病人之手術助手,或在主治醫師指導下為病人作手術。參與手術類別為腹部子宮全摘除術(ATH)、子宮次全切除術(subtotal hysterectomy)、陰道前後壁整型術(A-P repair)、腹腔鏡輔助經陰道子宮全切除術(LAVH)及應力性尿失禁(SUI)手術 等,並負責撰寫詳細的病歷。
- 門診
參與一般門診及特別門診之診療工作,協助初診病人之病情說明。負責督導及協助第一年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在門診作婦科小手術,包括診斷性搔刮術(diagnostic D&C)、切片檢查(cervical biopsy)、陰道鏡檢查(colposcopy)、裝置或取出子宮內避孕器(IUD insertion or removal)及子宮頸糜爛之電燒、冷凍或雷射治療等。
- 婦科超音波室
在上級住院醫師指導下,參與婦科門診及住院病人之婦科超音波診斷工作,並負責個案資料之收集及病歷之建檔。
- 教學
盡量參加教學迴診,收集討論會所需個案資料等。
- 外調工作
輪派至病理部接受為期二至三個月之婦科病理檢查訓練。派往建教合作醫院或群體醫療中心從事該單位有關婦科之診療工作。
Ⅱ.產科第二年住院醫師
- 派往建教合作醫院從事該院產科之診療工作。
- 協助第一年住院醫師處理高危險性妊娠孕婦之醫療照顧。
Ⅲ.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科第二年住院醫師
- 參與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症相關病例之討論會與論文寫作。
- 參與和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症有關病變之手術治療,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畸形等,從中學習手術之技巧與病例之臨床處理。
Ⅳ.門診第二年住院醫師
- 協助第四年住院醫師,負責聯絡門診或急診婦科病人之住院事宜。
- 負責監督及協助第一年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在門診作小手術;如診斷性搔刮術(diagnostic D&C)、切片檢查(biopsy)、通氣檢查(air insufnation)、子宮輸卵管攝影(hysterosalpingography),裝置或去除子宮內避孕器(IUD insertion and/or removal)等等。
- 負責人工授精之安排及操作。
- 與婦科第二年住院醫師相同。
Ⅴ.派往建教合作醫院婦產科第二年住院醫師
- 從事該院婦產科第二年住院醫師之診療工作
- 其他有關事項應遵照該院之規定辦理。
(三) 第三年住院醫師:
Ⅰ.婦科第三年住院醫師
- 婦科病房及手術室
主要負責子宮頸癌根治手術、卵巢癌手術及陰道子宮切除手術病人之診治工作,每天應巡視負責診療之病人一次或一次以上,以瞭解其病情變化並作適當處理。如有重要事情應報告第四年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請示診療方式。參與較重大之手術類別為子宮頸癌根除手術、卵巢癌減積手術(debulking surgery)、子宮體癌根治手術、腹腔鏡輔助經陰道子宮全切除術(LAVH)及陰道子宮全切除術(VTH)。
- 門診及急診
負責門診教學工作並參與一般門診及急診之診療工作或部分特別門診之診療工作,
- 婦科超音波室
從事婦科超音波檢查,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學習獨立作業之能力,並負責個案資料之收集及病歷之建檔。
- 教學與研究
督導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常規(routine)或有關的必要檢查,並共同診察或討論。應盡量參加迴診、討論會,並負責準備討論會所需個案之資料,以協助各種教學活動之進行。利用下班後時間在主治醫師指導下參加研究工作,並學習撰寫研究報告。
Ⅱ.產科第三年住院醫師
- 在產房時負責督導第一年住院醫師及協助第四年住院醫師,處理在產房待產、分娩及產後之病人。
- 在產科病房時負責督導產科病房之各級住院醫師,處理所有住院病人,同時負責診療所指派之一般門診、複診以及特別門診之病人。
- 參與婦產科超音波檢查,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學習獨立作業能力。
Ⅲ.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科第三年住院醫師
- 參與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症病人之照顧與相關手術之進行。包括腹腔鏡手術(Operative laparoscopy)、輸卵管整型手術(Tuboplasty),以及子宮畸形手術(Metroplasty等)、陰道整型手術(McIndoe Operatioin等)、陰蒂整型手術(Clitoroplasty)等等先天異常之相關手術。
- 執行不孕症病人之陰道超音波濾泡追蹤檢查(Folliculometry)。
- 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特別門診之跟診學習。
- 參與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症相關病例之討論會與論文寫作。有興趣者,可進一步參與生殖內分泌不孕症相關之實驗,並可全程參與試管嬰兒病人之藥物使用、賀爾蒙檢查數據討論、胚胎植入後追蹤,及實驗室胚胎培養等之見習。
Ⅳ.急診部第三年住院醫師
- 協助第四年住院醫師負責急診婦產科照會之診療。
- 每日巡視急診暫留病患、辦理入院、安排轉院與門診追蹤治療。
(四) 第四年住院醫師:
Ⅰ.第四年住院醫師
婦科第四年住院醫師直接受科、部主任之督導與指揮,協助調派婦科各有關單位之行政工作及督導各級婦科住院醫師在院內之診療與教學工作。
- 綜理婦科病房住院病人及開刀房,並督導各級住院醫師之診療工作,隨時指導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之臨床實習。
- 指派分配各級住院醫師負責各病患。
- 主持每天之晨會及每月一次婦科死亡及併發症病例討論會。
- 每天定時向婦科主任部主任報告婦科病房出入院病人、病房動態,以及病危病人之處理狀況,並提出日報表。
- 管理病人入出院及製訂手術時間表、安排參與手術之各級醫師並聯絡手術室。手術預定表須於前一日呈報科、部主任認可。
- 每日巡視婦科病房,診察病情較嚴重病人,隨時督導住院醫師、實習醫師進行診療工作,並特別注意病歷撰寫是否詳細、正確,各種檢查是否完備。
- 住院醫師所不能單獨處理的事項應隨時予以指導協助,必要時陳請主治醫師協助處理。
- 應負責處理他部、科請求會診之病人,並全權負責急診病人之診治,如有必要應請主治醫師指導處理。
- 參與門診部診療工作。
- 負責病歷摘要之填寫及各種診斷書之核對、門診與急診病人之處理、門診衛教工作之安排,婦科住院病人名單之登錄。
- 必要時得調派到其他教學醫院之婦產科作短期(三個月以內)之觀察與學習。
- 執行科主任及部主任交辦之事項。
Ⅱ.產科第四年住院醫師
- 綜理產房、產科病房,並督導各級住院醫師診療工作,隨時指導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之臨床實習。
- 為各級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分派工作。
- 每天早晨向科主任報告入出院病人、病房動態及重症病患之處理情形,並提出日報表。
- 掌理病人入出院及負責簽發出生證明書。
- 每日巡視病房,診察病情較嚴重病人,特別注意病歷撰寫、檢查及各種常規是否完備。
- 住院醫師不能單獨處理的事項應隨時予以指導協助。如必要時請主治醫師協助處理,並協助所有教學及研究工作。
- 應負責處理他科請求會診之病人,並負責產科急診患者之診治,如有必要時,請主治醫師指導處理。
- 應隨時首在工作單位,如欲離開時,暫由婦科第四年住院醫師代理職務。
訓練內容
依臨床診療、教學與研究三方面,規定住院醫師具體之學習步驟與職責如下:
(一) 臨床診療:分為病房、門診、急診、產房與手術室。
- 病房工作:住院醫師在病房之工作,前面已記載,惟在職責方面,訓練有較強之能力,自行判斷病人之診療方式與練習自行處理急症病況,故其具體步驟如下:
(a)負責新住院病人之一切醫囑,並予以適當之臨時診斷。但有危險性之病人,應立即通知第四年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接受指導。另有危險性之檢查方法及長期性之治療,亦應在上級醫師之指導下,始能進行。
(b)對新住院病人之臨床病史,一般檢查、婦產科方面之檢查,應在入院後二十四小時內書寫妥當,並記下病人之初步診斷。
(c)伴隨主治醫師作病房巡視,並督導實習醫師報告病情。記下主治醫師對於病人之診療意見,並依其意見,修改醫囑,診斷及診療方法。如遇科主任查房時,則應主動報告病人之病況,並記下其意見。在上級醫師督導下,可進行各種診療技術,如腰椎穿刺、子宮頸切片、子宮內膜刮除術、陰道後穹窿穿刺以及婦科內視鏡檢查等,並適時為隨從之實習醫師與見習學生作床邊示教。
(d)應負責病人死亡記錄,接收轉科病歷及出院病歷摘要之書寫,以及承上級醫師之指示,開列診斷證明書、死亡證明書、出生證明書、特種藥物申請書、特種檢查申請單等,在上級醫師副署下簽名負責。
(e)總值班醫師每晚六時應率領實習醫師及值班住院醫師座病房巡視,以瞭解當天病患情況,並加以適當處理。夜間或隨時如遇病人有特殊變化,實習醫師不能處理時,值班醫師應在病房,親自或協助處理。如不能處理時,應即時報告總值班醫師。對於夜間值勤護理人員之召喚,亦應隨時受理,不得推諉。
(f)遇有病人病危時,應報告上級醫師,並承總值班醫師之指示,發生「病危通知」;病況好轉時,則取消其通知。
(g)病人出院時,應督導實習醫師書寫病歷,並承上級醫師之指示,給予病人各種勸告及指導。
- 門診工作:為訓練住院醫師有較多自行判斷一般診療之能力與經 驗,在門診工作時之職責如下:
(a)負責一般複診病人之診治,如有疑問,則諮詢上級醫師協助解決,但如病人需住院診治時,則必須商請主治醫師簽署。在上級醫師之指導下,學習各種門診小手術,如子宮頸切片、子宮內膜刮除、流產治療、子宮頸冷凍、雷射治療或電燒灼治療、輸卵管通氣試驗、子宮輸卵管攝影等各種小手術及診療技術。
(b)協助主治醫師,指導實習醫師與見習學生之門診工作。
- 急診值勤工作:日間由第三年住院醫師值勤急診病人,夜間亦由第三年住院醫師輪值急診,負責急症病患之診查、檢查以及適當的緊急處理。如有困難時,則應即刻請第四年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協助處理。在處理急症病患過程中,應適時指導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為病患擔任若干規定工作,並講解何以如此處理病患之原則。
- 產房工作:產科訓練重點在產房,產房工作在產科第四年住院醫師督導下,由值日資深住院醫師輔導資淺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負責當日由急診或門診入院待產之孕婦或其他高危險性孕、產婦之照顧。
(a)學習一般待產婦產前、產中、產後照顧、產程進行及難產之研判,熟練接生技巧,如會陰切開、會陰縫合、產鉗生產、真空吸引生產、產後出血之預防及治療等。
(b)學習臀位生產、孿生生產、重度會陰裂傷縫合等技術。
(c)學習照顧及處理高危險性孕、產婦;如子癇前驅症、子癇症之治療、胎兒監視器之使用、羊水穿刺、胎兒非加壓測驗、催產素挑釁試驗等技能。
(d)適時指導實習醫師及見習學生,學習一般性接生技能。
(e)如有無法處理之疑難產婦,應即時通知第四年住院醫師及當值主治醫師會同處理。
(f)產科手術以剖腹生產為主,住院醫師為主治醫師或第四年住院醫師之手術助手,亦可在上級醫師輔助下,完成剖腹生產手術,以熟練此項技術,可及時挽救胎兒或母親之生命。產後輸卵管結紮,是第四年住院醫師為手術術者,第一年住院醫師作助手,以熟悉手術技巧,為較大手術時之基礎。
- 手術房工作:負責病患之術前及術後照顧,和麻醉醫師聯繫,並準備手術及其細節。得刷手與主治醫師共同上刀,協助或指導下進行手術,熟習手術的各種技巧及原理。術後得護送病患至恢復室,並向家屬解說病情,培養日後獨立作業的能力。
(二) 臨床教學:
除利用前述各種臨床工作機會,進行經驗累積,還要自我進修,閱讀醫學雜誌,獲得新知。同時利用本科每週例行之各種教學會議,如臨床病例教學、臨床病例討論會、臨床外科病理討論會、住院醫師文獻抄讀會、主治醫師專題演講會等獲取各種知識及上級醫師之經驗學識。以主動自發原則,其具體步驟如下:
- 臨床病例教學(case presentation and bedside teaching):每週至少一次,通常在週一上午九時至十一點及下午二點至四點,由各次專科主任帶領迴診;週一下午二點至四點和週三、五上午九點至十一點,由科教授級醫師主持,於討論室或巡視病房時,在病人床邊討論講解特殊的病例,以獲得新知。
- 臨床病例討論會(case conference)及特殊演講:部及各次專科分別舉行,部討論會由部主任主持,各次專科討論會由科主任主持,住院醫師負責準備有關病人的一切資料,在會議中宣讀,由各級醫師討論中獲取知識。
- 臨床週產期死亡討論會(combined perinatal conference):與小兒部聯合討論,負責病例報告,並由各級醫師提出有關處理病人得失意見中,獲得經驗。
- 本部與病理部、放射線部與內科部腫瘤專科醫師之科際聯合會時,如臨床病理討論會(clinicopathological conference)、外科病理討論會(surgicopathologaicl conference)及腫瘤討論會(oncology conference)時,準備有關資料,並提出報告。
- 在北區婦癌討論會中,準備相關資料,並提出相關報告。
(三) 臨床研究:為增進研究能力與經驗,其具體步驟與職責,舉例如下
- 在主治醫師指導下,單獨或共同進行專題研究,並撰寫成文,發表於正式醫學雜誌。
- 在主治醫師指導下,按個人興趣及平日工作機會,可收集特殊病例,或加上讀書心得撰寫成文,發表於正式醫學雜誌。
- 如遇有某種醫學會議時,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出席參加病例報告,或專題論文報告。
- 其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作為考慮晉升之參考。
(四)評估及考核
- 評估考核的時機
評估考核的時機為半年一次,於每學期結束前(每年五月與十二月),由相關之專科與次專科指導醫師評核各級住院醫師受訓的表現,並於每學年度結束前(每年六月),由本部召開部務會議審核相關考核成績,並通過呈報院方。
- 評估考核的方式
本部住院醫師評估考核採雙向評估之方式,除了評估考核受訓者的整體表現外,亦經由書面以及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受訓者其意見回饋,作為改進本部訓練計畫之參考。
- 評估考核之內容
婦產部住院醫師核心能力
(五)回饋機制-醫療不良事件處理
部裏指定每位住院醫師皆有一位負責的主治醫師擔任導師,每位住院醫師需將每個月所負責照顧的病人之診斷,有實際參與之診斷與治療步驟列表(或學習護照)報告導師如導師發現該住院醫師之訓練量不足時須通知科、部主任將其訓練量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