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婦女尿失禁

作者:吳彥慧醫師
更新日期:2012/06/22

  • 前言

  婦女尿失禁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因職業關係而長期憋尿,造成膀胱的功能失調;因生產、難產經驗造成骨盆底肌肉傷害;因更年期缺乏荷爾蒙,造成陰道和尿道粘膜萎縮老化,而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現象。至於子宮癌接受根除性子宮的切除術或施行放射線治療或二者兼施時,除會引起尿失禁之問題外,同時造成更為複雜的尿路障礙問題。隨著尿騷味及頻尿的尷尬,造成病患的身體及心理問題,以及其在社會上的問題。許多人在處理尿失禁問題時,驅向於沈默。直到現在,尿失禁仍無法引起大眾的注意。另外,由於知識的缺乏,以為應有及老化現象,造成了婦女婦尿失禁的問題隔離起來。

  • 妳並不孤單

  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的問題。據統計指出約25%以上的婦女有尿失禁的困擾。
  它是一種症狀代表許多種不同的病況,它顯示我們的身體已不像以往一樣正常的運作。尿失禁因不同的方式、情況、程度及原因,而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尋求婦產科專科醫師的診斷治療可以使尿失禁的問題得到有效的幫助。經由正確的診斷,有些人可能會被告知需加強骨盆底肌肉運動,而有些人可能會使用藥物治療或兼用前二者或手術等方式處置。尿失禁的患者必需瞭解,這個病理狀況是可以經由專業諮詢及特別治療得到治癒或改善。

  • 何謂尿失禁 ?

  對於無法由意識來控制的漏尿情形,在醫學上稱為尿失禁。尿失禁就像任何一種的身體功能障礙。尿失禁的程度可以從少數幾滴的應力性尿失禁,一直到完全無法控制膀胱功能的大量尿失禁。
  尿失禁與年齡的增長有明顯的關係。停經後的婦女,尿失禁比例有增加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停經後荷爾蒙缺乏所致。

  • 正常膀胱排空的情形

  膀胱的排空是受制於神經反射與身體本身其它功能間的互動。尿液由腎臟製造後,會經由輸尿道傳送到膀胱儲存。當膀胱被脹滿接近飽和時,訊息會傳導到腦部,產生尿意感。由腦、脊髓、神經、逼尿肌、尿道及其附近的肌肉,彼此錯縱複雜交流反應,而進行排尿的動作。

  • 尿失禁的種類
  1. 暫時性尿失禁發生於尿路感染,或精神錯亂者。此種尿失禁為暫時性的,祇要針對原因加以治療後則會痊癒。
  2. 應力性尿失禁其原因是支撐膀胱頸的組織變弱,或具高移動性尿道,或尿道本身功能不全。在患者抬重物、咳嗽、打噴嚏、或大笑時腹壓上升,而導至尿失禁。治療方法以藥物、行為治療、骨盆底電極刺激或手術為主要治療。此可依不同程度及病因的尿失禁,施予不同的治療方法。
  3. 不穩定性逼尿肌
    患者逼尿肌呈不穩定之收縮,常會造成頻尿,以及尿失禁的現象。治療方法一般為藥物治療或骨盆底電極刺激或二者兼施。
  4. 滿流性尿失禁
    主因神經病變或長期憋尿,導致膀胱功能失常。膀胱變大而且缺乏張力,造成滿流性尿失禁。治療為使用藥物及定時排尿等方法。
  5. 綜合性尿失禁
    合併數種不同原因之尿失禁,在婦女尿失禁中,約有20%之病患,罹患上述2.及3.之尿失禁。以上治療須由醫師針對病因處理。
  6. 其它種類之尿失禁
    如腦血管病變,像中風之病人長期臥床,也會導致機能性尿失禁。
  • 如何診斷 

  如果給與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治癒的成功率是很高的。診斷過程必須由醫師處理,診斷的方法包括了問診、理學檢查、內診及肛診、驗尿、內視鏡、護墊測漏試驗及尿路動力學檢查等。但是,患者可以簡單的記錄失禁的量及頻率(附錄一),以協助診斷。

  • 治療方式
  1. 行為治療
    (1)骨盆底肌肉運動
    這個運動可預防陰道鬆弛、尿失禁、感染,進一步也可以治療應力性尿失禁。運動應每日至少作三次,每一個動作重覆二十遍以上。持之以恆的運動是成功的要素。(運動方法詳見附錄二)。另外有一種在儀器輔助下施行,以確定此項運動是否做的十分正確,稱為生物回饋作用下之運動。
    (2)骨盆底電極刺激
    電極刺激是利用電流刺激使骨盆底肌肉組織產生不自主收縮,讓逐漸無力的骨盆底肌肉變得強壯,以防止尿液滲漏,甚至回復正常。這種治療是無痛的,對應力性尿失禁及不穩定逼尿肌可改善或治癒,並可強化肛門括約肌以及增強陰道收縮力之作用。此治療須由醫師作進一步處方。
    (3)置入錐體
    藉由在陰道內置入錐體,病患利用骨盆底肌肉收縮而防止錐體滑出,達到強化骨盆底肌肉的訓練。
  2. 藥物治療
    有些藥物對於尿失禁可能有很好的療效,請與您的醫師做進一步的討論。此外,婦女在停經後,血液中動情激素的濃度大幅下降,此會使陰道、尿道、膀胱粘膜有所改變而導致尿失禁。在確認原因之後,補充動情激素會對尿失禁有明顯的療效。
  3. 手術療法
    一些尿失禁可藉由手術來治療,經由專科醫師確定診斷,並決定手術的可行性。
  4. 輔助用品
    (1)衛生棉墊
    市面上有專為尿失禁婦女準備的衛生棉墊,此衛生棉墊針對不同程度的失禁,而有不同的設計,可依需要使用。在尿失禁的問題沒有進一步的改善前,或無法治癒,衛生棉墊不失為一種保護方法。
    (2)導尿管
    導尿管是藉由一個導管引流尿液到體外,藉此來杜絕尿失禁。因為此法易導致感染及其他合併症,所以通常必須注意使用時,預防感染之問題。
  • 走出孤獨

  婦女尿失禁是一個可以得到解決的問題。許多婦女為這問題所困擾,但卻遲遲未採取任何的行動,獨自承受問題,而使問題日益嚴重。其實,尋求醫療的協助,配合醫師的處置,您可以改善甚至進一步的解決尿失禁的問題。

附錄一

尿態檢查表
星期 備註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1.請於排尿時記錄○;於漏尿時記錄×。
2.例如早上10:00及10:50有排尿而於10:30有漏尿情形則於10:00的空格內記入○×○。

附錄二

  • 骨盆底肌肉運動(提肛運動)
  1. 平躺,雙膝彎曲。
    .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緊閉尿道、陰道及肛門(它們同時受到骨盆底肌肉之支撐),此感覺如尿急,但是無法到廁所去而須閉尿
    .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縮五秒鐘,然後慢慢的放鬆,五到十秒後,重複收縮。
    .運動的全程,照常呼吸,保持身體其他部位的放鬆。可以用手觸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緊縮的現象,則運動的肌肉為錯誤。
    .運動應每日至少三次,每個運動作二十遍以上。
  2. 重覆前述的動作,但是不收縮臀部的肌肉。
  3. 平躺,兩腿伸直放鬆,重覆1、2項的運動。
  4. 端坐於椅子上、及站立,重覆1、2項的運動。
  5. 站立並以椅背作支撐,腳尖打開成90度,腳跟併攏(如下圖所示),墊起腳跟,然後收縮骨盆底的肌肉,並保持5秒鐘,然後慢慢的將腳跟放下。

  所有收縮放鬆的動作,每日應儘量重覆三百次。

【簡易的運動】:
  當妳熟悉骨盆底肌肉運動,且能進一步確認該運動的部位後,下列是簡易的運動妳可隨時隨地進行:

  1. 站立,雙手交叉置於肩上,腳呈90度內側與腋窩同寬,用力夾緊臀部,此時骨盆腔呈平面朝上。保持5秒鐘,然後放鬆。重覆此動作二十次以上。
  2. 站立,雙腳併攏伸直,腳尖呈90度,臀部用力夾緊。保持5秒鐘,然後放鬆。重覆此動作二十次以上。
  3. 簡易的骨盆底肌肉運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以收縮五秒、放鬆五秒的規律,在步行時,乘車時,辦公時都可進行。

【注意事項】:
A.當需提重物時,保持骨盆底肌肉的收縮,而且在彎腰時,需將膝蓋彎曲蹲下、腰背打直。
B.當你咳嗽、打噴嚏、大笑、及跳躍時,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