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骨科衛教資訊

檢索結果:5 檢索詞:
  • 脊椎狹窄症_背痛 腳麻 走不遠_2021/08
    複製連結

    腰椎狹窄症- 背痛、腳麻、走不遠

    甚麼是腰椎狹窄症?

        隨著年紀漸長,椎間盤慢慢退化,維持脊椎穩定及吸收衝擊的能力降低,因此許多的力量必須經由脊柱其他的構造來吸收,如黃韌帶跟小面關節。長久下來,為了應付龐大的功能需求,這些構造肥厚增生,長出俗稱的〝骨刺〞,再加上退化的椎間盤向後膨出,侵占了脊椎中留給神經的空間,造成腰狹窄症,壓迫神經。(如下圖)

    腰椎狹窄症

     

    腰椎狹窄症的危險因子

     

    腰椎狹窄症是脊椎退化所造成的,所以年齡是最重要的因素。

    • 腰椎狹窄症多發生於60歲以上。
    • 若結構上有先天性脊椎狹窄,則可能提早於30~50歲發生症狀。
    • 創傷病史、腫瘤等

     

    腰椎狹窄症的症狀

        腰椎狹窄症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隨著神經壓迫的程度增加,症狀會慢慢惡化。一般來說,常見的症狀如下:

    • 下背痛:結構退化產生下背痛,有一部分的人可能下背痛不明顯。
    • 坐骨神經痛:從臀部一路往下傳到小腿甚至腳部的疼痛和痠麻。
    • 麻或感覺異常:通常發生在小腿或腳部。
    • 跛行:持續站立或行走時產生下背到腿部的疼痛與無力,當身體前傾或坐下時症狀即改善。
    • 排便排尿障礙:發生的機率很低。嚴重的神經壓迫會造成排便排尿障礙,須立即就醫處理。

     

    腰椎狹窄症的診斷

    • 病史: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間歇性跛行等典型症狀
    • 身體檢查:包含脊椎結構、下肢肌力檢查、以及感覺測試。
    • X光檢查:了解脊椎退化的情形、是否有骨刺生成、是否有結構異常或動態不穩定的問題。
    • 核磁共振檢查(MRI):若症狀持續,尤其是神經壓迫的症狀(坐骨神經痛、腿痛、腳麻、跛行),可能需要接受核磁共振檢查(MRI),確定腰椎狹窄與神經壓迫的程度。

     

    腰椎狹窄症的治療

    腰椎狹窄症的治療
          

    可以先接受保守療法,包括:

    • 休息:症狀嚴重的時候,先適度休息,配合藥物,待症狀緩解之後再逐步恢復活動。
    • 改變生活習慣:行走或活動時採取〝少量多餐〞的策略,避免長時間持續活動。
    • 藥物:主要是消炎藥、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
    • 復健治療:透過熱療及徒手治療使肌肉放鬆,配合伸展運動及核心肌群訓練增加柔軟度及肌肉力量。

     

    若經過至少六週的保守治療後症狀仍持續,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為解除神經壓迫及補強脊椎結構的穩定度。手術主要為減壓手術,視脊椎結構的狀況決定是否需要合併融合手術

    • 減壓手術:切除部分椎板、移除增生的骨刺,減輕神經壓迫。以微創手術或內視鏡手術進行減壓可以減少脊椎結構的破壞,術後恢復較快,且降低後續需再接受融合手術的機會。
    • 脊椎融合手術:若需大範圍減壓、脊椎結構不穩定或有變形等狀況,除減壓手術外需加上融合手術。手術會切除椎間盤並於脊椎間填補骨頭及置入支架,加上鋼釘固定。

     

    若您有相關醫療需求,歡迎至台大骨科部脊椎科楊曙華教授、胡名孝醫師、陳志偉醫師、及黃全敬醫師門診諮詢。

     

    參考文獻

    1. Schroeder GD, Kurd MF, Vaccaro A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How Is It Classified?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6 Dec;24(12):843-852.
    2. Lurie J, Tomkins-Lane C. Management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BMJ. 2016 Jan 4;352:h6234.
    3. Zaina F, Tomkins-Lane C, Carragee E, Negrini S. Surgical Versus Nonsurgical Treatment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Spine (Phila Pa 1976). 2016 Jul 15;41(14):E857-E868.
    4. Aldahshory AR, Mashaly H, El Molla ST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Minimally Invasive Lumbar Decompression versus Decompressive Laminectomy with Posterolateral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Canal Stenosis. Asian J Neurosurg. 2020 May 29;15(2):293-301.
    5. Kim JE, Choi DJ, Park EJJ, Lee HJ, Hwang JH, Kim MC, Oh JS. Biportal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sian Spine J. 2019 Apr;13(2):334-342.
    6. Lee CH, Choi M, Ryu DS, Choi I, Kim CH, Kim HS, Sohn MJ.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ull-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via Interlaminar Approach for Central or Lateral Recess Spinal Stenosis of the Lumbar Spine: A Meta-analysis. Spine (Phila Pa 1976). 2018 Dec 15;43(24):1756-1764.

    *註. 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作者:黃全敬   醫師)

    (版權所有---台大醫院骨科部)

  • 坐骨神經痛  該不會是「椎間盤突出症」吧_2021/08
    複製連結

    坐骨神經痛! 該不會是「椎間盤突出症」吧?

        下背痛是很常見的問題,而椎間盤突出症是造成下背痛的原因之一。除了下背痛之外,一路痛到腳的〝坐骨神經痛〞亦是典型症狀之一,以下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什麼是椎間盤?

        人體的脊柱是由一節一節的脊椎骨排列而成,包含7節頸椎、12節胸椎、5節腰椎、薦椎及尾椎。椎間盤是脊椎骨間的特化組織,柔軟卻又有彈性與韌性,要在穩固跟活動度間取得平衡,有賴椎間盤的特殊構造。

     

        椎間盤是由內部的髓核以及外層的纖維環所組成(如下圖)。髓核含有蛋白多醣,可以保存水分,呈現柔軟的膠體,同時亦富有彈性;因此當人體在活動時,髓核讓脊椎骨間有一定的活動度,同時,也可以吸收傳遞而來的衝擊力。外層的纖維環是由緊密環狀排列的膠原纖維所組成,主要的功能是提供脊椎骨間的穩定度,同時將髓核限制在椎間盤的中央,保持結構的完整性。

    椎間盤
     

    椎間盤突出症是如何發生的?

     

        隨著年紀漸長,椎間盤的構造發生變化,內部髓核的含水量降低、膠原纖維的組成改變、組織強度下降;同時,生活中姿勢不良或頻繁出力持續累積組織創傷,最終髓核向外推擠,或甚至破出纖維環,造成神經壓迫。(如下圖)

    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突出症的危險因子

     

        了解椎間盤的結構與椎間盤突出發生的原因後,就比較容易理解哪些人較可能發生椎間盤突出症:

     

    • 男性:尤其介於20~50歲之間。
    • 體重較重:增加椎間盤的負擔。
    • 搬重物時姿勢不良:搬重物時應保值背部平直,利用腳及臀部的肌肉,減少椎間盤的負擔。
    • 粗重工作:累積較多組織傷害。
    • 缺少運動:脊椎周圍的肌肉及韌帶缺少力量與彈性,使椎間盤受力較大。
    • 吸菸:造成氧氣供應下降,加速椎間盤的退化。

     

    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當椎間盤突出時,結構的破損與椎間盤髓核物質引起局部發炎反應,造成下背疼痛;另外,突出的椎間盤造成腰椎神經根壓迫,產生坐骨神經痛。一般來說,常見的症狀如下:

     

    • 下背痛
    • 坐骨神經痛:從臀部一路往下傳到小腿甚至腳部的疼痛。
    • 麻或感覺異常:通常發生在小腿或腳部。
    • 腿部無力
    • 排便排尿障礙:發生的機率很低。嚴重的神經壓迫會造成排便排尿障礙,須立即就醫處理。

     

    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

     

        椎間盤突出症經由問診及詳細的身體檢查,包含直抬腿試驗(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SLRT)、下肢肌力檢查、以及感覺測試,可獲得臨床診斷。

        影像學檢查包括X光檢查,以排除脊椎結構異常或動態不穩定的問題。若症狀持續,尤其是神經壓迫的症狀(坐骨神經痛、腿痛、腳麻、無力),可能需要接受核磁共振檢查(MRI),確定椎間盤突出的位置與神經壓迫的程度,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置。

     

    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

    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

     

    大部分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症狀在保守治療下有機會在數週內慢慢改善,而保守治療包括:

     

    • 休息:在頭兩三天內症狀比較嚴重時,可以臥床休息。當比較改善後,可以從事輕度的活動。
    • 改變生活習慣:動作放慢,暫時避免彎腰或搬重物。避免久坐,一段時間可以起身稍事走動。
    • 藥物:主要是消炎藥、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
    • 復健治療:透過熱療使肌肉放鬆;特定復健動作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增加柔軟度。

     

    若保守治療六到八週無效,症狀仍持續,可以考慮接受介入性治療或手術治療:

    • 介入性治療:局部類固醇注射或許可暫時改善症狀,但無明顯長期效應,亦無法降低須接受手術的機率。
    • 手術治療:主要是神經減壓及椎間盤切除手術。手術方式包括一般椎間盤切除術、內視鏡輔助椎間盤切除術、以及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手術方式需視身體狀況、病灶位置與嚴重程度綜合考量。

     

     

    若您有相關醫療需求,歡迎至台大骨科部脊椎科楊曙華教授、胡名孝醫師、陳志偉醫師、及黃全敬醫師門診諮詢。

     

    參考文獻

    1. Kerr D, Zhao W, Lurie JD. What Are Long-term Predictors of Outcome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 Randomized and Observational Study.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5 Jun;473(6):1920-30.
    2. Amin RM, Andrade NS, Neuman BJ.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 2017 Dec;10(4):507-516.
    3. Kadow T, Sowa G, Vo N, Kang JD. Molecular basis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and herniations: what are the important translational question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5 Jun;473(6):1903-12.
    4. Bhatia A, Flamer D, Shah PS, Cohen SP. 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s for Treating Lumbosacral Radicular Pain from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esth Analg. 2016 Mar;122(3):857-70.
    5. Jacobs WC, Arts MP, van Tulder MW, Rubinstein SM, van Middelkoop M, Ostelo RW, Verhagen AP, Koes BW, Peul WC.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sciatica due to herniated disc,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Spine J. 2012 Nov;21(11):2232-51.

    *註. 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作者:黃全敬   醫師)

    (版權所有---台大醫院骨科部)

  • “S”型的龍骨~漫談脊椎側彎症
    複製連結

      脊椎是人體最重要的支持架構,除了負載體重與形成體腔外,其中更有重要的神經通路,故俗稱「龍骨」以彰顯其重要性。正常的脊椎從正後面看,是呈現一直線。當脊椎因某種原因失去平衝,致發生向側面彎曲,造成“S”型曲線,即所謂的「脊椎側彎」。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因此有所謂的先天性、青少年不明原因性、姿勢性、與退化性脊椎側彎等的分類。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病例原因至今不明,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原因不明性脊椎側彎,最為社會大眾所關注。

      大部分病患脊椎側彎的角度並不大,除了外觀上兩側肩膀不等高、腰部曲線不對稱、肩胛骨隆起程度不相同外,並不會造成日常生活上的不便。但隨著側彎角度增加,軀體變形更加厲害,病人在心理上也會失去平衡,容易產生自卑與焦慮,同時脊椎相關組織如肌肉、韌帶與椎間盤的互動會失去平衡,若未適當調養與治療,就會有容易疲勞與腰酸背痛的症狀產生。如果產生骨刺壓迫到神經,會造成腰腿痛麻症狀,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

      關於治療方面,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發生的原因、病患年齡、嚴重程度、最近側彎角度有無惡化等。假設側彎角度不大,只是常常覺的腰酸背痛,那麼和所有背痛病患一樣,必須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與適度的運動,平時注意工作姿勢,戒除不當的生活習慣如抽煙等,才能避免症狀復發。當症狀較厲害時,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除了消炎藥物與肌肉鬆弛劑外,物理治療也有不錯的效果。對脊椎側彎有幫忙的運動包括肌肉柔軟度訓練與拉筋體操、脊椎反轉運動、腹背部肌肉力量強化訓練等。

      針對脊椎變形部分,當彎曲角度在二十度以下,且近年來無明顯惡化時,僅需觀察及定期追蹤即可。成長中的小孩側彎在二十度到四十度之間,或最近追蹤有明顯惡化時,則需考慮使用背架治療,防止其惡化。背架的種類繁多,各有其治療上的優缺點與適應症,方式主要是透過骨盆與肋骨施力,間接達到矯正脊椎的目的。過去的背架,因為製作品質較為粗糙,除了不美觀外,穿著時也很不舒服,甚至皮膚上產生壓瘡,長時間使用並會造成肋骨變形,防礙正常發育,而且病患心理上會有抗拒心態,治療結果自然不佳。近年來,背架材質與製造技術日益精進,已兼具美觀與舒適。某些情況下,病人只須夜間穿著特殊背架即可達到治療目的,避免白天活動受限,或是長時間穿著背架造成肌肉萎縮等後遺症,大幅提高了病人的治療意願與效果。至於側彎角度在四十度以上時,嚴重者會造成體內臟器壓迫,影響心肺與腸胃功能,因為背架的治療效果不彰,而且不論骨骼成熟與否,側彎可能會繼續惡化下去,一般建議手術來作矯正及固定。

      對於青少年而言,脊椎側彎是空間與時間的變化,早期發現與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作者:骨科部主治醫師 王廷明)

    (2010/09 原作者修訂完成)

     

  • 畸形駝背面面觀
    複製連結

      在青春飛躍的年輕歲月中,肌肉關節都非常的靈活,它奔騰,它跳躍,它滑溜,它曲扭,都非常順暢。這些都要靠著柔軟的脊椎及矯健的肌肉來完成。當我們在看奧運比賽時,那些做徒手平衡單槓動作的十幾歲年輕選手們,很輕鬆地在單槓,雙槓上翻身,轉體,或在地板上跳躍,姿勢優美而輕巧,這些基本上都需要受過正確的姿勢訓練。而什麼叫做"正確的姿勢"呢?也可以說"什麼是正確的脊椎形狀"呢?

    一、脊椎的形狀

      脊椎的形狀,決定一個人的軀幹外形。基本上我們從病人的後面看他的背部,或是透過X光,看到他的脊椎骨是一條直線,肩膀是一樣的高度,胸腔的肋骨兩側均勻、骨盆也是在一個相等的平行線上。可是從側面看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的脊椎骨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彎曲的曲線,這曲線成S狀。在頸椎的部份這個曲線應該是輕微的往身體前面彎;在胸椎的部份,是往後彎;在腰椎時則又往前彎;到了骨盆,也就是薦椎骨時,則又往後彎。在正常的情況時,胸椎後彎曲的角度是在20度到40度左右。腰椎則是30度到50度的前彎。如果說胸椎的後彎曲度超過 50 度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明顯的駝背現象。有些人姿勢不好,肚子往前凸,這也是屬腰椎不正常往前彎的情形。尤其,中年的男士們,天天喝酒應酬,沒有運動,大都出現這種情況。因此我們今天就要跟大家談談脊椎骨往後彎的畸形。大家都知道,如果胸椎骨後彎太明顯的話,不但是姿勢不好看,而實際上也會影響到身體內臟的功能,所以保持正確的姿勢,和在正常生活中,如何將脊椎骨保持正常的彎曲度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二、產生駝背的幾種疾病

      在我們台灣常見到的駝背畸形情況有下列幾種病症。

    第一是僵直性脊椎炎,顧名思義是脊椎骨非常的僵硬,有些較嚴重的病人常出現駝背的現象,甚至連頭部轉動都有困難。

    第二是老年人因骨質疏鬆,致使椎體容易造成壓迫性骨折而產生的駝背。最常見的是一些老太太的軀幹慢慢彎曲而駝下來,主要就是因為鈣質流失的關係。這些老年人也常常抱怨骨頭痠痛。

    第三是脊椎的結核病造成的一個現象。結核菌從肺部藉由血液跑到脊椎骨去,把脊椎椎體給破壞掉,尤其是孩童時期就患了骨結核,而這些椎骨是無法再生長的部份。但後方部份之椎骨卻持續成長,所以小孩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慢慢呈現出駝背,而且胸腔的前後徑也變的很大,而個子就變的很矮。在以前醫藥不發達時,這樣的病例很多,可是在科學進步、營養豐盛的今天,此類骨結核就已經不常見了。但是結核病仍然是不能輕視的,而今年似乎也有死灰復燃的趨勢,我們不得不加以注意及防患。

    第四是先天性脊椎發育不正確所造成的先天脊椎側彎或駝背症。這些人的椎骨,常呈現上下相連,或是缺少部份的情形,主要是在母體內就出現的毛病。

    第五種是青少年的特發性佝僂症,這在台灣較少見,一般是發生在十幾歲的青少年時期。這在歐美似乎較常見。

    其他還有許多林林總總的毛病,譬如因外傷所引起的毛病。還有常常需彎著腰在工作的人,也會因工作過度而造成退化性的腰椎毛病,造成腰椎變成後彎並常有腰痠背痛的現象。總之駝背的原因非常多,也許是病人本身因工作所造成的腰痠背痛,而且也可能是因慢性的背肌長期受到異常張力而沒有維持正常生理性的一個完美弧度曲線,因此肌肉處於一個長期疲乏的狀態。

    少部份病人有些時候藥物無法治癒而需要做手術的矯正,當然過分的駝背或者脊椎彎曲都也會造成姿勢的不雅,而且若由於胸椎的過度彎曲,也會造成胸腔前後徑的增加而使呼吸變的不順暢。

     

    三、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在這期我們首先談到僵直性脊椎炎,也有人說是強直性脊椎炎,可以想像,脊椎受到炎症的侵犯,整個脊椎骨因韌帶或關節的鈣化,一節節的脊椎連接在一起,而無法柔順的轉動,病人的身子變的很僵硬,而少部份患者呈現駝背。如果駝背的很厲害連頭都抬不起,走路上街、過十字路口都有危險,而開車子更相當困難。因此,這樣的患者因生活的不方便,背部疼痛,常需要到醫院做手術的矯正,讓他身子挺直,兩眼都能平視前方,而不至於只能看到地面,造成生活的不便。

      僵直性脊椎炎的病因,到目前為止仍不十分清楚,不過有人認為是因遭到某些細菌的感染之後遺症,而造成韌帶之炎症、鈣化及關節的畸形,不正常的鈣化現象。而鈣化的區域則是在連接脊椎關節的韌帶部份。我們也發現到這類患者的血液裡面有一種叫淋巴球的表面抗原較一般人高,我們稱為HLA-B27。在這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中HLAB27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呈陽性反應。而一般人只有百分之7而已。也就是說我們常用HLA-B27 來作為判斷僵直性脊椎炎的重要指標。

      在常見的僵直性脊椎炎病人中多以男性為主,偶而會見到女性病患。在台灣三總周主任的研究中,台灣居民大致上1000人中有9個病人患有此病,這樣的發生率,似乎比我們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或馬來人為高。男女比例大致上是男9女1。他們發病的年齡則在十幾、二十歲開始,先是感到輕微的腰痠背痛,特別是清晨起床時,伴有身子僵硬感,其症狀最為明顯,這一點和我們的一般勞工朋友因白天工作勞累到晚上才會感到疲倦的情況不相同。疼痛並不厲害,也沒有坐骨神經被壓迫的情形。因此這和椎間板突出症是不一樣的。在發病之初期,從X光上並沒看到什麼特別的變化,偶而在骨盆的關節有呈現模糊的傾向。如果說再經過3-5年甚至10年之後,他的變化就很明顯,可以看到腰椎骨往上延伸的每節骨頭,每一節都會黏在一起,這是由於他的韌帶或是關節面整個鈣化,沾黏在一起。這樣從腰椎可能逐漸延伸到胸椎甚至到頸椎,如果連頸椎都受到波及,他的頸椎運動在彎曲或上下看時就會感到困難。

      為什麼韌帶會產生鈣化的情形?為什麼有些病人會彎腰駝背的很厲害?而有些人雖是鈣化,身體卻沒變形?這些種種的疑問尚待解決。大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病人,他們的病情會延伸到髖關節去,造成髖關節炎。嚴重時會疼痛且行走會不方便,甚至髖關節囊都會鈣化而固定,因此下肢也會僵硬,若不治療,關節也會彎曲變形。不只造成日常活動的不方便,對夫妻之生活也有相當影響。在驗血報告上我們除了看到成 HLA-B27 的陽性反應外,紅血球沈澱的速率也增加,可很明顯的看出它和關節、韌帶的發炎之強度有關係。但是在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iod Arhtritis)的HLA-B27則是成陰性。所以現在學者也認為僵直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截然不同的病症。實際上臨床之症狀也是表現的不相同,類風濕性關節炎若侵犯到脊椎骨,則是從頸椎先破壞,再慢慢往下延伸,而前者由下往上侵犯椎骨。而且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多數發生在女性,炎症侵犯之部位先從手指的小關節到腕關節、肘關節,嚴重一點到膝關節都會發病。

      由於在門診裡發現許多此類的病人,所以最近結合台大醫學院的骨科 、解剖、生化、藥理科、影像醫學科的教授、醫生們合作,共同執行衛生署的有關僵直性脊椎炎的研究計畫。

      在初步的階段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到患者的自由基(free radi- cal)相當的高,這也意味著炎性的增加,這個發炎的現象,通常以ESR做一指標。而ESR的高低與自由基的關連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藉由這些專家之研究,希望能解開發病的原因及發作的病理機轉,如何可以做到早期的診斷和病人預後的判定。希望這些研究對這類病人有所幫助。而這些病人除了接受我們的治療外,也相當地配合捐助一點血液作為研究。希望藉由這個研究對其他眾多患者有所貢獻。

      患有此類疾病的人,心裡頗為恐慌,因此,我們在治療上除了使用藥物以減緩病症,及避免狀況惡化之外,對病人也加強心理建設。但是一部份的病人若駝背太厲害,我們就會考慮對做手術矯正治療。早在十多年前,我們對脊椎駝背矯正治療的手術正就非常地關心。若是翻開文獻來看,最早是在50年前就有位美國Smith- Peterson 醫生對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做駝背矯正之治療,之後也陸陸續續有這樣的報告,但是數量並不多。最大的問題是當初他們手術的方式,都在腰椎的地方把脊椎骨弄斷,再把它壓下矯正,使脊椎骨伸直,這樣做最大的危險是一次就馬上矯正,拉得太厲害容易使血管神經受損。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手術,很多醫生都不太敢嘗試。我們的方式則是不要只做一節的矯正,而是同時做好幾節之脊椎切除術,我們最多曾做過9節的椎骨切骨術,把畸形部位做切除,達到一個多節小角度的治療方法。我們覺得這樣一來軀體的弧度會變得更自然一點,而且神經受損和血管拉傷的情形也不再發生。到現在我個人也已做了五六十位病例。目前為止也沒發生過上述有危險的情況。只有一位病人因骨質較疏鬆,骨釘有點鬆脫,需再作手術。病人對術後的情形也感到滿意。由於我們在做切除矯正手術的同時,在病人體內加上鋼釘鋼板,有這些做支撐固定,更能增加其穩定性,而術後病人不但可以很快地下床走路,且不必包石膏,只要穿著很輕的背架就能達到相當的復健效果。另外一個情況,就是若髖關節也波及到而造成關節炎時,由於疼痛而變形也是需要手術。這一類手術就比較簡單,就是一般所謂的全人工髖關節的替換手術。近年來由於技術更為成熟,有些時候會遇到髖關節和脊椎都同時發炎的病人,就藉由一次手術完成矯正,減少病人的痛苦和醫療資源的浪費。

      哪些人看起來有僵直性脊椎炎的可能呢?這種病通常較易發生在20 ~30幾歲的年輕男子上,外表上看起來共同的特點是有點駝背,肌肉也較萎縮,體型較瘦小,走起路來步伐較小。如果隨著年齡增加,駝背也越嚴重的話,患此病之可能性更高。當然身高也會降低許多。若常腰痠背痛,身體僵硬,行動上不方便,這就是呈現出典型的病例。患者朋友來醫院時,我們通常會先幫他們做骨盆、脊椎之X光,看看他們的骨盆是否有被破壞的情形,髖關節是否被波及,腰椎是否有韌帶鈣化,關節沾黏的現象出現。

      同時還會驗血,發現其紅血球之下降速率,即ESR都會有明顯的升高,通常都一小時下降的速度都在40~50 公釐以上,如果說發炎情況更嚴重的話,還會超過80甚至100以上,這意味著他的炎症正持續進行,而且這類病人腰痠背痛、頸痛、肩膀痛的情況更為明顯。同時我們在做HLA-B27的測定時,也都呈現陽性反應。當然我們醫生也會很小心判定,因為正常人之中也有百分之七的人有HLA-B27 陽性反應的可能。因此更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及X光的檢查,整個綜合才能做一正確的診斷,而不是光以某種的檢驗就做冒然的診斷。希望在這短短的文章中,讓讀者和其周圍的人瞭解,若有這樣的病患,也請到骨科門診來,做為醫生的我們一定會盡力詳細的診斷,以使這類病人能減輕疼痛,及建議在生活、工作上的調適方式,和必要時以手術治療來矯正駝背,我們更希望對將來如何預防及延緩病情做一更良好的研究。

    (作者:陳博光    醫師)

    (版權所有---台大醫院骨科部)

     

  • 談惱人的骨疣(骨刺)
    複製連結

      骨疣就是一般人俗稱的「骨刺 」,事實上,「骨刺」一說是不正確的,因為骨疣乃是年紀大了或用力過猛,導致椎間盤受損或水分減少、彈性消失,椎間體間的距離變短,以致軟骨墊被擠出、堆積在韌帶和椎體邊緣,日子一久就鈣化成骨質;所以正確的名稱應該是「骨質增生」或者稱為「骨疣」。

    長期劇烈運動或姿勢不良導致,

    一般而言,形成骨疣的原因有:

    1.長期劇烈運動使關節面磨損,軟骨受傷、表面粗糙不平、時間久了就變成骨疣( 年紀大的運動員經常發生 )。

    2.姿勢不良或背重物,例如長期低頭、彎腰,造成頸、腰椎弧度加大,椎體邊綠經常受到過多壓力,時日一久就成骨疣。

      全身任何關節均可能形成骨疣 ,但以「頸」、「腰」椎二個活動量最大的部位較易發生。

    頸椎:頸後如螞蟻爬。以頸椎而言,患者描述骨疣的自覺症狀是:頭顱後半部感覺好像有蟲蟻爬動,並合併耳鳴、頭重、頭暈、頸硬、頸痠、頭痛等,很可能為上頸椎骨疣。

    下頸椎:頭肩脹麻。如果常感頸部僵硬,有時往下延伸至上背部,有些脹痛,肩部有些痠或麻,有時連手臂、手掌及手指等都感到麻脹疼;少數患者合併有吞嚥困難感、喉部阻塞等症狀,很可能為下頸椎骨疣。

    腰椎:依位置不同而異。腰椎骨疣也因生成的位置不同而呈現不同症狀。譬如長在第一、二腰椎,患者會覺得腹股溝與肚皮間疼痛;在第三、四腰椎以下,則感到膝蓋以下發麻、疼痛無力,少數人在這些地方摸起來會覺得比較冷或比較熱。

    薦椎:小腿肚或腳趾麻痛。如果再往下,即第五腰椎甚至到薦椎第一節,則症狀也往下,出現小腿肚附近脹痛、痠麻無力。少數人會出現腳趾麻痛等現象。

    嚴重者會肌肉萎縮

      這些都是比較典型的症狀,有的患者因為合併其他毛病,也可能出現特異症狀,必須詳細檢查才能確定診斷。一般而言,骨疣必須壓迫到神經,引起疼痛、不適才需要就醫診治,如果沒有症狀就不必理會。但症狀嚴重時一定要就醫,必要時還得開刀,若放任不理,也可能出現「肌肉萎縮」現象。

     

    只要照X光即可確定診斷

      通常要診斷是否長骨疣,最直接的當然是X光片,其次是從患者年齡和生活狀況來判斷,病狀的演變也是依據之一。若痠麻脹痛等症狀發生在肩部、上背、上肢,可能是頸椎骨疣;痠麻脹痛發生骨盆、大腿前後、下肢,甚至兩腳時,可能為腰椎骨疣。這些症狀再加上頸椎和腰椎前後、側面、左右斜位X光片,即可確定診斷。若為中老年人,常背負重物、劇烈運動且曾有外傷者,應為骨疣無疑。

     

    通常以保守療法為主

      目前治療骨疣仍以保守療法為主,即以止痛劑、肌肉鬆弛劑或鎮靜、消炎等性質的藥物減輕痛楚,再用超音波、超短波、電刺激、熱療、牽引及特殊運動等物理性治療輔助;如果嚴重壓迫神經根,才需動手術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的姿勢也必須小心,以預防症狀惡化。

     

    最好用棉質枕頭

      骨疣在頸椎者,最好少提、抱重物,避免頸部過度運動,因此,仰頭、低頭、轉頭、扭頭等動作盡量減少,情況嚴重者必須戴頸圈。特別提醒注意的是枕頭的質料和高度,老一輩認為以茶葉、綠豆殼裝填的枕頭可以吸熱消暑、提神醒腦 ,但就頸椎骨疣患者而言則不合適,因為骨疣患部重保溫、促進血液循環,才能減輕疼痛;而血液循環速度在睡眠時本來就比較低,若再用透氣性良好的綠豆殼枕,頸部保溫不良,起床後更覺僵痛。通常以棉質較佳,而且不宜太高,睡前將枕頭中間稍微推壓凹陷,這樣一方面睡起來比較舒適,一方面也可以預防睡著後頭部亂動,加重骨疣症狀。此外,質地太硬的枕頭也不適宜。

     

    白領階級最易生頸椎骨疣

    白領階級上班族最易罹患頸部骨疣,預防之道有二:

    1.同一姿勢不可維持過久,尤其是低頭、仰頭、歪著頭的工作,以免後頸肌肉疲勞。最好每工作半小時到一小時,就換一下姿勢,稍微活動一下。

    2.為了促進頸部血液循環,可常做轉肩、聳肩運動;頸部不動,二個肩膀同時向前轉動,做十二次即停止,或者將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再放下,一樣做十二次。

     

    避免腰椎骨疣方法

      骨疣長在腰椎時,坐時以預防腰部過度受力為原則,因此坐時大腿宜呈水平高度,椅子太高或太低都不好,最好選擇能將雙臂放在扶手上的椅子;若椅子太高,腳踏不到地,可在腳下墊一張小凳子或其他東西,以減輕腰部承受的壓力。站立時最好一腳踏在高一階之處或背靠牆站立,以減輕腰椎的弧度及脊椎的單側壓力。睡覺時枕頭不是重點,而應注意床舖,一般以木板或硬彈簧床上面加一條保暖毛毯為佳;躺臥姿勢可採側臥半曲腿 (所謂「臥如來」) 或仰臥曲膝。躺臥時不管是否睡著,腰部均應加蓋薄被以保暖、促進血液循環。

     

    開刀的五年再發率很高

      「骨疣」就像白頭髮、老人斑、老花眼...一樣,是身體老化的現象,不必為生骨疣而緊張,只要有正確的瞭解與合理的治療,再加上平時注意居家保養,就無須擔心 。偶而痠麻脹痛時,可用電毯、懷爐、熱水袋熱敷,每次二十分鐘,一天大約三四次,等症狀緩解才停止;至於是否可以按摩,是否適宜用長波紅外線照射,必須再請教醫師。

      另外,大家最關心的是骨疣需不需要開刀?一般而言,骨疣手術後再發的比率時有所聞,因為手術畢竟是種種傷害性治療,如非絕對必要,倒不必一定開刀;當然症狀嚴重到影響生活,還是必須考慮。

    (作者:陳博光    醫師)

    (版權所有---台大醫院骨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