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年 | 事蹟 |
---|---|
1895 | 臺大醫院創建,當時為「臺灣總督府醫院臺灣病院」 |
1898 | 醫院更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成立醫院藥局,由醫師擔任藥局局長 |
1899 | 1897年山口秀高院長成立的「土人醫學講習所」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為現在醫學院的前身 |
1922 | 開始由藥學士而非醫師擔任藥局局長 |
1928 | 「臺北帝國大學」成立 |
1936 |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立 |
1938 | 醫院改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
1945 | 學校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部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院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此時有藥局人員共9名調劑手都畢業於日本的藥學專門學校 |
1947 | 醫院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
1950 | 醫院更名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1953 | 醫學院設立藥學系,台灣第一個藥學系,同時醫院藥局改為「藥劑室」,從此開始承擔教學任務 |
1956 | 藥劑室改為「藥劑科」,與醫院內醫療單位平行。藥劑科設置主任1人,主任由臺大藥學系教授兼任,副主任1人,下設5組,包括調劑組、製劑組、注射組、化驗組、管理組。由顧文霞教授兼任首屆主任,當任期間設立藥事委員會(Pharmaceutical Committee),出版第一本處方集。 |
1957 | 開始藥品打片作業,在臺灣率先以藥錠製劑 |
1970 | 藥學系設立藥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班學生 |
1972 | 開始藥品諮詢服務 |
1980 | 開始發行「臺大藥事通訊」 |
1981 | 自內科病房開始實施單一劑量配送制度 |
1983 | ■ 藥學研究所增設博士班 ■ 門診處方電腦化,由醫師直接開方 |
1984 | ■ 製錠與製劑工作逐漸轉由GMP藥廠接手,分期完成廢除製錠及大部分的製劑工作 ■ 藥劑科開始接手小兒全靜脈營養輸液調製 |
1987 | 單一劑量住院處方開始電腦化 |
1991 | ■ 率先全國開始「外科加護病房臨床藥學服務」 ■ 藥劑科開始接手癌症化療調製 |
1992 | ■ 東址醫院整建完成,於二月遷入,大多數住院病房實施單一劑量配送制度,並電腦化。 ■ 八月藥劑科擴大編制,更名為藥劑部,並由原來的5組更細分為8組,包括「門診調劑組」、「住院調劑組」、「急診調劑組」、「一般製劑組」,原注射組更名為「無菌調配組」,化驗組更名為「藥品檢驗組」,管理組更名為「藥品管理組」,並增設「藥品諮詢組」。 ■ 率先全國開始「家庭醫學部臨床藥學服務」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 |
1993 | ■ 臺大藥學研究所增設醫院藥學組碩士班 ■ 開始接受醫院藥學組碩士班學生臨床專科實習 |
1996 | 率先全國參與臨床路徑用藥計畫、推展抗凝血劑及器官移植病人用藥教育 |
1999 | 發行第一版「病患用藥教育彙編」 |
2000 | 臺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成立 |
2003 | 藥劑部網頁新增「注射劑給藥指引」供醫療人員查詢 |
2004 | 發行第二版「病患用藥教育彙編」 |
2006 | 門診資訊作業系統轉型為Portal系統 |
2007 | ■ 總院住院資訊作業系統轉型為Portal系統 ■ 全國首創注射劑以mg開方,且電腦設定注射劑稀釋液、濃度與流速 |
2008 | ■ 住院系統利用條碼追蹤住院藥品動向 ■ 建立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利用ATC code檢核過敏藥品、不良反應及同類藥品重覆開方 ■ Portal藥事作業系統上線,結構式輸入問題處方 ■ 東址住院藥局延長服務時間,逐步拓展出院藥衛教服務 ■ 組別因實際作業而調整為「門診調劑組」、「住院調劑組」、「急診調劑組」、「無菌調劑組」、「化療調劑組」、「臨床藥事組」、「藥品管理組」、「藥品諮詢組」及「兒醫調劑組」 ■ 拓展臨床藥學服務,新增三位ICU臨床藥師 ■ 全面更新注射劑給藥指引 |
2009 | ■ 完成「藥品倉儲作業流程再造暨用藥安全條碼管控系統」 ■ 加強臨床決策支援系統,新增藥品交互作用、藥品食品交互作用與最大劑量之開方檢核 ■ 住院系統開始實施藥師線上覆核作業 ■ 統一全院急救車內藥品品項與數量,並採用全新的管理與更換流程 |
2010 | ■ 「藥品庫存管理暨用藥安全臨床決策輔助系統」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暨生技醫療品質獎 ■ 編製「臺大醫院兒童急救藥品與醫材參考手冊」 ■ 亞洲醫學中心首次採用全自動化療調配機器手臂CytoCare |
2012 | ■ 出版「兒童急救藥品與醫材參考手冊」第一版 ■ 開始抗凝血劑藥師門診 ■ 全國首創開刀房藥局 |
2013 | ■ 抗凝血門診自費服務榮獲醫策會【醫療品質獎 主題改善進階組 銀獎】、臺北市衛生局【醫療安全品質提升提案 銀獎】 ■ 啟用4樓開刀房藥局,拓展開刀房區域藥品管理 ■ 急診系統實施藥師線上覆核作業 ■ 無菌調劑組空間整修,符合USP 797標準 ■ TPN更新為全自動調配系統,設置成人靜脈營養標準處方 ■ 本部藥師成為醫學院醫師以外之醫事人員聘任臨床教師制度之第一人 ■ 開始支援臺大藥學系6年制Pharm.D 治療學授課 |
2014 | ■ 全國首創由藥劑部提供新生兒初始靜脈營養液(Starter PN) ■ 完成【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SCE) 】教案開發,並首度運用模擬評估新進藥師受訓後的學習成果 ■ 開刀房藥局建立藥品使用稽核回饋機制,每日抽檢管制藥品及其他藥品 ■ 配合脊髄腔內藥品注射幫浦需要,提供morphine無菌syringe ■ 開始採用化療手套,減少操作人員暴露風險;整修東址化療調劑空間,避免環境污染 ■ 首屆臺大6年制Pharm D.學生開始進階醫院藥學實習 |
2015 | ■ 基礎核心課程試辦「翻轉教室」上課方式 ■ 運用健保雲端藥歷批次下載,強化資訊科技自動警示跨院用藥重複與嚴重交互作用 ■ 化學治療計畫全面電子化,藥師審查意見連接護理端 ■ 全面使用化療密閉給藥系統 ■ 重整TPN討論室,提供更完善的教學討論空間 ■ 臺大藥學系第一屆六年制的學生畢業進入職場 |
2016 | ■ 承接臺灣醫院藥局調製藥品品質增進計畫,增進調製藥品的品質與用藥安全 ■ 林慧玲老師當選臺灣臨床藥學會第十四屆理事長,積極參與衛生政策之制定與討論 ■ 建置藥品安全主動監視平台,監測病人用藥療效與安全性 ■ 改造急診藥局調劑環境,藥袋印製藥品儲位編碼,便利調劑與教學傳承 ■ 臨床試驗導入電腦化流程管理,建立試驗主持人開方警示與禁用藥品與藥品交互作用檢核警示 |
2017 | ■ 啟動藥劑部全面自動化計畫專案 ■ 本部六年制臨床藥學學士之院聘藥師,比照碩士學歷之提敘薪級調整,到職後自第3級起薪 ■ 啟用智能藥事服務,陸續新增72小時內藥品血中濃度、體溫、WBC檢驗值、ANC值、culture result、檢體、最新報告時間、藥物過敏提示等項目 ■ 設立管制藥品管理室,供第1-3級管制藥品之儲存與發放;增設專案暨無償藥品儲架,冷藏庫增設儲架並增加啟用庫數 ■ 設置門診藥局第二領藥處,引進自動化設備,創新醫院門診藥局設計模式,提升民眾候藥及領藥的舒適度 |
2018 | ■ 啟用門診藥局第二領藥處,有效分散領藥人潮,提昇病人服務品質 ■ 開始提供連續處方箋第2、3次領藥網路預約服務 ■ 門診藥局導入智慧型調劑藥檯及作業流程管控資訊系統 ■ 完成細胞毒性藥品自動調製系統完整規劃與試用計畫 ■ 完成全國首創開刀房藥局智慧型藥櫃暨用藥安全RFID管控系統軟、硬體開發 ■ 導入並逐步建置住院藥局自動化藥品管理系統Automatic Dispensing Cabinet (ADC) ■ 開始提供院內TPN藥師照會服務 ■ 處方開立時依病人腎功能進行極量檢核,提供適當訊息給開方醫師 ■ 通過衛福部「醫療機構管制藥品管理委員會查核基準」實地試評 ■ 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共同合作,爭取實施重症加護臨床藥事照護費給付制度試辦方案 |
2019 | ■ 薦送8名藥師接受輻射操作人員教育訓練,提升藥師於輻防安全領域之專業能力 ■ 整修東址化療藥局,打造符合國際標準USP <800>之負壓清淨室 ■ 「智慧藥櫃 (ADC, Automatic Dispensing Cabinet)」專案獲108年臺北市醫療安全品質提升案獎勵活動【佳作獎】及2019年醫策會【智慧解決方案組國家醫療品質獎標章及佳作】 ■ 「e世代的全方位智能藥事服務」專案獲生策會【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標章】肯定 ■ 與臨床藥學會合作,承接衛福部108年度「智慧科技應用於藥事服務之探討與因應計畫」委辦計畫,推廣優良藥事執業規範 ■ 承接健保署「西藥交互作用資料庫暨於資訊平台提示委託辦理案」,協助建立重大交互作用資料庫,於雲端資訊系統進行檢核與提示,保障病人用藥安全 ■ 參加全民健康保險提升醫院用藥安全與品質方案,積極申報「重症加護臨床藥事照護費」,為藥師獲得知識性給付之重要里程碑 |
2020 | ■ ADC第二廠牌成功介接並完成試用,協助多年期導入專案及後續採購 ■ 購入並完成建置2台細胞毒性藥品自動調製系統於東址化療藥局 ■ 「瓣凝圈」品管專案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主題改善菁英組】銅獎 ■ 藥袋加印藥品教育單張QR code,提升可近性 ■ 擴展藥事照護門診,新納入心衰竭、整合性心臟移植、慢性阻塞性肺病及Pre-ESRD病人照護 |
2021 | ■配合疫情即時因應調整學生實習,導入線上學習模式,不因疫情中斷學習 ■因應防疫政策,執行COVID-19疫苗全民施打任務,負責相關排程、庫存管控、儲存、線上供應等工作 ■ADC完成多年期招標,完成110年10組藥櫃建置目標 ■「開刀房藥局智慧型藥櫃暨用藥安全RFID管控系統」榮獲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 ■門診藥局啟用藥品教育單張自動列印機,提升用藥教育可近性並實現無紙化目標 ■持續擴展藥事照護門診,Pre- ESRD病人藥事照護自2021年11月起取得健保給付 |
2022 | ■「小用藥 大學問 精準守護兒童用藥安全」專案獲生策會【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標章】 ■配合COVID-19疫情,發揮藥師專業守護民眾健康,進駐疫病門診建議適當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及藥品交互作用處理,及專業機動的疫苗管理與供應 ■ADC達成2022年建置18組的目標,並提前執行1組2023年預算。取得2024-2026年3年期預算,持續擴充導入全院病房 ■優化住院及急診系統注射劑開立系統、修正開方模組、增加稀釋液體積、濃度、速度、給藥時間及給藥途徑的檢核功能 ■執行「建立藥物基因檢測到臨床決策輔助系統精準用藥暨研究平台」A1計畫,結合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資訊技術與藥品資料庫之建置,接軌精準醫療與用藥安全臨床應用 |
2023 | ■「精準精實藥品供應系統」專案獲【TSAA 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級獎肯定 ■接受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實地訪查 ■ADC達成2023年建置23組的目標,並提前執行3組2024年預算。已編列2024年起3年預算,後續將複製成功經驗完成全院佈建 ■執行「建立藥物基因檢測到臨床決策輔助系統精準用藥暨研究平台」A1計畫,規劃基因表現型資料庫並持續擴增中,建立基因檢測報告上傳及串接資料庫之臨床決策系統設計,已進入功能測試階段 ■完成「基因治療調劑室」整修,以符合最新規範及尖端醫療之服務需求 |
2024 | ■推行勝任能力導向之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導入可信賴專業活動,提升教學成效及滿意度。 ■「A級管理 D水不漏 C手創新 – 變革藥品供應模式 實踐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專案獲生策會【SNQ標章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 ■ADC至2024年底全院已超過80%佈建,大幅提升醫療流程效率與用藥安全 ■「創新體外循環使用之穩定心臟麻痺液」榮獲生策會【第21屆國家新創獎】 ■優化TPN處方開立系統,簡化醫療流程,增加檢核功能增進處方正確性 ■成功爭取健保自2025年起給付藥師抗凝血門診之藥事照護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