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行為為國內重要公共衛生議題之一,依據嚴重程度包含自殺意念、自殺企圖、及自殺身亡三個歷程。台灣的自殺死亡率及死亡人數自1993年起逐年攀升,並於2017年躍升為國人死因排名第11位,其中又以25至64歲之中壯年族群為主,由此可知自殺對於國人健康及經濟影響甚巨,因此瞭解自殺的可能成因相當重要。自殺是在多重因素交錯影響之下所產生的行為結果,包含生理、心理、病理、及環境等層面。目前已知精神疾病患者是自殺的高危險群,其中又以情感性疾患(包含重鬱症及雙極性情感疾患)患者為主,而情感性疾患具有高度的遺傳性。為能進行自殺行為的早期偵測,識別出影響自殺之重要遺傳因子,將有助於危險行為的風險高低的事先評估分層,並探討自殺行為的生理層面歸因。因此本研究計畫共有以下幾項目標:
一、針對重鬱症患者、雙極性情感疾患患者、以及社區對照組估算其自殺意念、自殺企圖、以及自殺身亡之終生盛行率
二、透過全基因掃描研究,識別出在各組樣本中與各項自殺行為相關之遺傳變異,並比較不同組別的樣本間,所識別出的自殺相關遺傳變異是否一致
三、估算各組樣本在三種自殺行為之多基因風險評分(polygenic risk score, PGS),並利用各組之PGS對其他組別之自殺行為進行預測,同時評估PGS之預測力;研究計畫也將重鬱症患者與雙極性情感疾患患者合併為病例組,利用病例組與社區對照組之PGS相互預測其自殺行為,並評估PGS對於自殺行為之解釋力。透過上述幾項目標,本研究期待能藉由臨床特徵及基因體特徵兩方面更加瞭解自殺的生理因素,以提供未來風險分群,以及擬定預防策略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