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衛教資訊

檢索結果:7 檢索詞:
  • 乳房重建手術衛教
    複製連結

    乳房重建手術衛教.pdf

  • 乳房重建手術衛教短片
  • 乳癌病人的復健運動
  • 乳癌病人淋巴水腫的預防
  • 乳癌患者骨頭保養
  • 乳癌手術後的物理治療
    複製連結

    台大醫院復健部 林芳郁復健治療師

      對於乳房切除術後的物理治療,主要是著重在消除患側手臂的腫脹以及肩關節活動度的回復。由於手術所造成的傷口,以及部分患者需切除部分或全部淋巴結而影響循環,可能會造成患側手臂出現輕度腫脹的情形,此時可藉由擺位及上肢的活動來改善症狀。在躺著休息時,利用枕頭將患側手臂由上臂至手指逐漸墊高,墊好後的手指位置是最高的,並在此姿勢下做手掌開閤和手肘彎曲、伸直的動作,一天可做二到三次,每次約45分鐘;而在坐著或站立時,則可使患側手臂的位置高於心臟,同樣做手掌開閤的動作約20次,一天重覆三到四次。另外,應保持患側衛生,避免感染、受傷,不要穿太緊的衣物,也儘可能不要戴手錶、手環和戒指等首飾,以免因壓迫而影響循環。

      手術後肩關節的運動,是採漸進的方式,在手術後初期,引流管尚未移除且未拆線前,此時僅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且手臂的活動大約限制在向前及向外張開30度,以避免影響引流管的位置,同時手臂因無力而無法舉高時,可以非患側來協助,或者是靠著牆做爬牆運動。當引流管移除後,但仍未拆線前,此時還是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但活動的角度可增加至約手臂向前及向外張開90度。若傷口恢復正常,沒有感染或癒合不佳的情形時,在拆線後,就可以慢慢地逐漸增加手臂向前及向外舉高的角度,若是做爬牆運動,則可在無法繼續舉高的位置停約15秒來做拉筋運動。通常大約在手術後一個月到一個半月,肩關節的活動度可以逐漸恢復至正常範圍,其後仍需繼續做簡單的肩關節拉筋活動一年至一年半,以確定沒有因手術而造成的肩關節活動受限。

      在手術後,當傷口逐漸恢復且肩關節活動慢慢增加時,日常生活中諸如梳頭髮、刷牙、洗澡、吃飯及穿衣服等的活動,就可在活動範圍內,逐漸以患側來完成,大約是在手術後一個月到一個半月間,要能恢復到手術前,正常地使用患側來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但是,若原來生活上有必須重覆使力及舉重物等較出力的動作時,仍必須調整方式,以避免造成手臂的傷害及引起腫脹。(此文章經聯合報刊登)

  • 乳癌病患之乳房重建手術
    複製連結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部主治醫師 戴浩志

      乳房是女人的性徵表現,有部份乳癌病人於乳房切除後較難調適心理與情緒,會介意失去乳房,這些乳癌病人可以與乳房外科醫師討論,選擇是否重建乳房,之後再與整形外科醫師討論,選擇重建方式。乳癌病人於乳房切除後,若為早期乳癌,可以選擇做乳房重建。乳癌病人的乳房重建手術,不會影響乳癌復發的偵測。

      乳癌病人的乳房重建可分為立即性重建及延遲性重建。立即性乳房重建,是在乳房切除手術後,接著進行乳房重建手術,優點是心理調適較容易、減少住院天數、減少術後疼痛、與節省醫療費用。立即性乳房重建手術的選擇,包括組織擴張器或義乳放置手術,與自體組織移植手術;而自體組織移植可選擇使用局部皮瓣移植或自由皮瓣移植;進行自由皮瓣移植時,需要在手術顯微鏡下,使用顯微血管吻合技術,接通自由皮瓣血管。

      組織擴張器或義乳放置手術的優點是手術過程比較簡單,手術時間比較短,但是可能有夾膜攣縮、變形、感染等情況,後遺症比較多,而重建乳房的形狀與自然乳房不同是最大缺點。選擇組織擴張器放置時,需要定期回門診注射生理食鹽水至組織擴張器,以調整織擴張器大小至滿意尺寸,之後可以再接受義乳放置手術,比較費時。或者,也可以選擇直接接受義乳放置手術,較為省事。乳癌病人選擇放置組織擴張器或義的理由,是為了術後容易穿胸罩與穿衣服。

      自體組織移植手術的優點,是重建乳房的形狀與自然乳房相似,乳癌病人的長期滿意度比較高,但是手術過程比較複雜,手術時間比較長。身體可供利用的組織,可從腹部、背部、與臀部等脂肪或肌肉較發達的地方取得。目前自體組織移植以自由皮瓣移植為主選,手術成功率高,後遺症少,重建的乳房比較自然。皮瓣大都選擇腹直肌(TRAM)皮瓣,術後脂肪壞死比率較低,但會犧牲腹直肌,腹部疝氣比率較高;或選擇腹部穿通枝(DIEP)皮瓣,不會犧牲腹直肌,但術後脂肪壞死比率較高。

      延遲性乳房重建是指乳癌病人在乳房切除手術時,沒有選擇做乳房重建,在一段時間後所進行的乳房重建。延遲性乳房重建一般比立即性的乳房重建稍微來的困難一點,主要原因是有皮膚比較不夠、疤痕組織沾黏、吻合血管的選擇比較少等問題。重建方式仍然是和立即性重建相似,即組織擴張器或義乳放置手術,與自體組織移植手術。

      國內乳癌病人於乳癌切除後選擇乳房重建的比率,依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2005年調查報告(發出3000份問卷,回收共1332份問卷),有89.6%病友知道乳房切除後可做乳房重建,但實際做過者僅5.6%,若價錢合理願意做的有14.9%,會考慮的也有 33.1%。美國乳癌病人於乳癌切除後選擇乳房重建的比率,依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2005年統計報告,共有57,778例,預估約佔乳癌病人的25%至30%,其中選擇組織擴張器後再置換義乳手術者有34,660例,直接接受義乳放置手術者有11,631例,接受自由腹直肌(TRAM)皮瓣者有9,578例,接受自由腹部穿通枝(DIEP)皮瓣者有1,909例。美國法律規定乳癌切除後的乳房重建,是屬於醫療保險給付範圍,故美國乳癌病人接受乳房重建的比率較高。

      基本上,乳癌治療是以治療乳癌為主,而不是以乳房重建為主,乳房重建是包含在整個治療計畫之中。乳癌病人在考慮乳癌切除後乳房重建時,應與乳房外科醫師及家人討論,先考慮是否為早期乳癌,因而適合乳房重建手術,之後再就手術時機與手術方式,與整形外科醫師討論。上述手術時機與手術方式的優缺點,與統計數據,可供做決定時之參考。(此文章經聯合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