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歷史沿革

  台灣病院於1895年創立,翌年改稱為台北病院,未設小兒科。所有內科系疾病不分成人與兒童,均由內科診治。即至1906年,台北病院改制成為台灣總督府台北醫院時,小兒科自內科獨立,台大小兒科乃誕生,至今有96年之歷史。

 

  1947年4月魏火曜接小兒科主任,於1948年兼附設醫院院長,1953年升兼醫學院院長,小兒科主任即由陳炯霖兼代。於1968年由陳炯霖接小兒科主任。以後於1974年李廷堅接任,1980年由呂鴻基接任,1986年李慶雲接任,及至1993年謝貴雄接任,同年10月升任台大醫學院院長,小兒科主任由沈友仁接任,1996年由張美惠接任,2003年由江伯倫接任,2009年由吳美環接任,2015年由黃立民教授接任;李旺祚教授於2021年8月接任小兒部主任,並於2022年8月接任兒童醫院院長。

 

  台大小兒科同仁有共同的認識,那就是除了各種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以外,小兒科醫師應研究兒童的成長與發育,並如何長大以後促進發揮其潛力,所以小兒科學的研究範圍要大於任何醫學專科。目前科內細分為新生兒科、小兒血液腫瘤科、小兒風濕免疫科、小兒神經科、小兒感染科、小兒腎臟科、小兒腸胃科、小兒心臟科、小兒胸腔與加護醫學科、小兒內分泌科、小兒遺傳科共十一個次專科;每一次專科均有專科醫師一至數人。另有小兒外科、小兒心臟外科、小兒放射科、小兒骨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眼科、小兒精神科主治醫師,予本科極大協助。

 

  科內現共有病床224床,主治醫師21位,住院醫師45位,此外也代訓其他醫院派來的醫師。科內日常醫療工作可分為門診及病房兩大方面。門診工作包括普通門診、健兒門診、專科特別門診與24小時服務的急診。病房工作分為嬰兒室、兒童一般病房(48床)、兒童腫瘤病房(32床)、新生兒加護病房和觀察病房(24床)、嬰兒加護病房(32床)、小兒加護病房(11床)。本科為全國專設危險病兒轉送制度之小兒科,派資深住院醫師到婦產科醫院,急救高危險新生兒,並轉送來院治療。

 

  由於歷屆主任、諸先進及同仁的努力並與全國各醫學院、大醫院及地方小兒科醫師合作,共同推動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兒童保健協會、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兒童癌症基金會及海洋貧血協會等活動及學術演講,雜誌之發行等。本科前後輩及同仁所做的學術研究及貢獻非常之多。日治時代的主要研究是夏季熱,就夏季熱之臨床觀察,血液像、鈉及鉀代謝、糖代謝、自律神經、氯代謝、皮膚溫及食量與睡眠等深入做研究。台灣光復後,歷屆主任及同仁所作者,有中國人新生兒黃疸之特徵、免疫學G-6-PD等有關遺傳問題之認識、中國人風濕性及先天性心臟病之特徵與各種複雜血行力學之闡明、兒童血液腫瘤難症之治療、造血幹細胞(骨髓、周邊血幹細胞、臍帶血)移植、腫瘤免疫治療、兒童過敏免疫學、兒童胃腸學、B型肝炎疫苗對預防兒童肝癌發生、兒童神經學、兒童腎臟學、兒童內分泌學、兒童先天性異常和代謝性疾病、及台灣特有的傳染病學等之問題,均有深入的研究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