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業務介紹

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
團隊 業務介紹
腦血管

  在腦血管病變方面,除了腦中風與腦出血的常規手術外,以「顱內外血管吻合術」來提供缺血腦部良好血液循環已成為本院常見的手術方式。對於東方兒童常見的腦血管霧霧症所引發的腦中風或出血,不論以直接或間接顱內外血管吻合術治療都能獲得非常好的結果,這些成果已經在國際知名雜誌發表。

  本院擁有國內最堅強的神經外科與神經放射科團隊,對於各種腦血管病變,包括巨大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均可提供手術、栓塞、置放血管支架、或合併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達到最佳效果。籌設神經內外科、神經放射科腦中風聯合門診,擬請院方安排適當之場地,三科醫師於同地同時服務腦中風門診病患。

神經腫瘤

  神經腫瘤由於位於腦或脊髓中,與人類新制、肢體活動息息相關,近數十年有研究、治療診斷的長足發展,為神經科學中應用、研究上一明顯應用科學。

  診斷上有臨床神經內外科、放射線診斷科、神經病理科等科別的醫師擔任。治療則以神經外科醫師、神經腫瘤化學治療醫師、放射線治療醫師及復健科治療師、心理師與護理人員組成,真可謂牽涉廣大,台大醫院的診斷、治療就是上述人員組成而分散在各科室。

  腦瘤方面,本院除了進行各種常見的良性與惡性腦瘤手術治療,並擁有國內最佳的顱底腫瘤手術團隊,提供顱底腫瘤病患ㄧ線希望。此外本院自1990年初期引進術中神經監測之技術以及神經外科手術導航系統,大大提高手術之精確性與安全性。近年來再進一步將停滯發展有年的「甦醒腦部手術」加以改進,結合臨床心理專家之測試,能夠將腦瘤做最大限度的切除同時保留腦瘤患者之重要神經功能。2008年,本院引進最新一代的電腦刀,並成立電腦刀放射線治療中心,同時也派員出國學習最新的數位影像導航技術,為深部腦瘤與不適合手術治療的腦瘤患者提供一項準確有效之治療選擇,亦可做為手術治療後之輔佐性治療,以改善腦瘤病患之治療結果及生活品質。近年來,本院亦提供腦瘤的化學藥物治療,配合手術或術後的放射線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此外也提供自費術中化學治療藥物藥片置放,在手術切除腫瘤後立即進行化學治療,以得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神經電生理暨
功能性治療

  臨床神經生理學(clinical neurophysiology)是藉由評估病人中樞神經、周邊神經及肌肉等生理功能,提供參考資料協助醫師診斷神經系統疾病。傳統上神經生理檢查項目包括有腦電圖、誘發電位、神經傳導檢查、肌電圖、自主神經功能檢查,睡眠檢查及各種手術中功能監視等。電子診斷學(electrodiagnosis)則是指利用電子設備偵測記錄生物組織電氣活動引起的電位變化,並加以分析評估,作為臨床診斷的參考。

神經傷害暨修復

  本團隊針對神經以及其支配之肌肉發生病變者,經門診或住院,執行神經復健,常見的病症包括以下幾項:

  1. 中樞神經疾病及後遺症。如腦中風,腦傷,腦退化性疾病,腦 炎,腫瘤等。

  2. 脊髓疾病。如神經元疾病,脊髓炎,脊髓損傷或壓迫性病變等。

  3. 周邊神經疾病及後遺症。如顏面神經痲痹,糖尿病神經病變,多發性周邊神經炎,遺傳性周邊神經病變,壓迫性神經病變如腕道症候群,神經根病變,坐骨神經痛及神經受傷等。

  4. 肌肉疾病。如肌無力症,肌肉萎縮症,肌強直症、多發性肌炎等。

  5. 急性或慢性疼痛症。如神經痛,肌膜炎,感覺失常等。

  6. 其他與神經疾病相關病變。如椎間軟骨突出症,脊柱退化性關節炎,神經孔道狹窄等。

神經精神暨行為

  神經精神暨行為團隊的年度重要業務包括臨床精神醫療服務,精神分裂症整合研究團隊的運作,DISC1 conditional knock out mouse model 的建立,舉辦精神分裂症之基因與神經生物研究等國際性研討會。

神經退化暨失智

  1. 巴金森氏病暨相關疾病為神經退化性疾病之大宗,藉由門診服務量的提升與否,以作為本團隊年度臨床服務指標之一。

  2. 失智症(包含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本部自1999年成立記憶特別門診,集合醫師、臨床心理師與專業護理人員,提供失智症患者與照護家屬的診斷、治療、諮詢的完整服務。目前有邱銘章、陳達夫、呂建榮與林錦萱4位醫師,分別在每個星期五下午門診時間負責服務工作;特別門診著重於患者與家屬、醫療與照護問題的全面性解決,所費人力與時間頗鉅、求精而不求多。此外為了阿茲海默症病患者的積極治療效果,本部亦為符合健保規範的病患申請相關使用藥物。

兒童神經疾病

  負責台大醫院發展遲緩兒童早期評估與療育工作,另就癲癇、神經系統感染、新陳代謝異常、腦性麻痺與神經系統畸型病人都在小兒神經科門診照顧。

  1. 兒童癲癇團隊

  2. 兒童腫瘤團隊並定期開會

  3. 兒童神經肌肉疾病聯合照護門診:由小兒神經科聯合其他相關科系包括小兒胸腔科、兒童復健科、小兒骨科、小兒心臟科、小兒腸胃科、基因醫學部、遺傳諮詢師與社工師等所共同組成。

兒童精神心理

  兒童精神心理團隊提供兒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之診療服務。提供包含臨床診斷、心理諮商及治療(包括遊戲治療、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早期療育、心理衡鑑、家族會談及功能評估、社會資源諮詢與轉介等業務。

疼痛

  民國五十八年在台北地區首創疼痛門診。民國七十五年首創雷射針灸應用於疼痛門診。民國八十一年起更推行院內病患自控式疼痛治療,進一步擴大對病患有關術後疼痛、慢性疼痛及癌症疼痛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