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淑芬副院長


高淑芬教授

 

讓我安身立命三十多年已經128歲的臺大醫院,如同養育我長大的另一個家,給我揮灑自如的醫療專業成長環境。每位家庭成員,不論扮演何種角色,具有臺大人的自律和榮譽心,展現臺大【正直誠信、創新卓越、團隊合作、健康尊嚴】的價值觀。為何本院可以一屆一屆、一代一代傳承,維持在臺灣醫療領導地位,多項領域達到亞洲第一,邁向世界一流呢? 優秀的人才、團隊合作、互勉互助、創新思維及終身學習的環境,讓臺大人的榮譽及使命感使然,努力去擦亮百年「醫界典範」的金字招牌!

然而,時代巨輪快速滾動,網路世界瞬息萬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大醫學中心積極求新求變,我們應超前部署,以新思維、新作法、創新卓越,才能讓臺大永續「醫界典範」的榮耀。為盡一己之責以回報培育我的這個大家庭,在我服務的範疇,有以下的期許:

一、 傳承、改進、創新:積極了解各科部領域,在臺灣/世界地圖居於何種地位、領先之處,精益求精、超越自己、看遠看廣,預測未來超前部署規劃;對不如理想的科部,或需要發展的領域,聆聽科部分析,共同腦力激盪,找出優/劣勢及挑戰/機會,給予人才培育及資源。接續10年將有各領域頂尖教授相繼退休,防止人才斷層,積極規劃人才培育,無縫接軌。對於醫療技術/研究,鼓勵短期及長期規劃,洞悉未來趨勢,增加對疑難雜症、新興疾病、臨床未解決、過去忽略落後的領域,提前規劃訓練、創新、迎頭趕上,超越國內和國際並駕齊驅,假以時日,追求世界第一。

二、 培育各職類人才:臺大能永續經營,最重要的是優秀人才。完善的人才培育和前瞻性的增加資源,將奠定未來數十年的永續經營。人才訓練的內容來自深入、多樣性、創新主題的質量並重之臨床服務,才能給予各醫療職類學生、PGY、住院醫師及年輕主治醫師,最佳多面向學習內容和頂尖研究。並結合人工智慧的發展,用於醫療(智慧醫療)、大資料的整合分析之外,也將用於教學和訓練,讓學習更有效率且符合時代潮流,也讓本院未來的人才主力,熟悉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培植具領先技術的優秀人才,才能壯碩臨床醫療技術及研究創新,發展有效新治療,嘉惠病人,貢獻於臺灣醫療及國際醫學的進步。

三、 營造有溫暖、正直、誠信、尊嚴的工作環境,增加醫療價值,讓同仁可以有足夠的後援安心工作,每日好好的照護病人,就是每日行善。臺大醫院最珍貴的是擁有全國最優秀的醫學生、各職別學生、PGY、住院醫師及行政同仁,我們的專業素養、態度、言行,都是他們學習的素材,因此,希望每位臺大人都期許自己是下一代的典範。

四、深化和醫學院及臺灣大學的緊密合作,以國內外未解決的臨床問題或疾病和中研院、國衛院等相關國家級衛生研究機構,甚至各大醫學中心,跨院合作,建立研究團隊整合資源和人才,凝聚共識,共同解決臨床困境。

五、積極參與國家級(科技部、教育部、衛福部、國衛院等)計畫,進而主持這些大型計畫,引進軟硬體資源和領域,加速本院年輕醫師及各類醫事同仁成長接軌。同時鼓勵同仁參加國家行政、決策、委員會、各學會,善盡臺大人的社會責任。

我對臺大的愛和感激,盡在不言中,感謝臺大讓我有機會為優秀、認真負責、具有使命感的同仁服務,我一定會竭盡所能配合院長團隊、全力以赴,讓臺大醫院永續榮耀。
臺大醫院 副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特聘教授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職能治療學系,臨床醫學研究所 合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暨預防醫學研究所 合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暨研究所 合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班(EMBA)國際企業管理組(2022-2024)
美國耶魯大學流行病學哲學博士 1998-2001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1981-1988
臺大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1988-1992)
臺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1992-迄今)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講師 (1998-2002)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 主任 (2001-2005)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助理教授 (2002-2005)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及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副教授 (2005-2009)
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 副教授 (2007-2009)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2009-2023) 特聘教授(2023~)
臺大醫學院暨附設醫院精神科部 主任 (2009-2015)
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基因醫學部 主任 (2015-2018)
臺灣兒童及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常務理事 (2004-2014, 2018-迄今)
臺灣精神醫學會 常務理事 (2013-2019)
世界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IACAPAP) 副理事長 (2014-2018)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 (2014-2018)
東南亞跨文化精神醫學會 秘書長 (2014-迄今)
國際精神疾病流行病學學會 秘書長 (2015-2019)
財團法人臺北耶魯大學校友會 監事 (2016-迄今)
泛太平洋精神醫學會 理事/特聘研究員 (2017-迄今)
臺灣女醫師協會特聘研究員(2019-迄今)
世界自閉症研究學會研究員(2023-迄今)
美國精神病藥理學會導師、研究員 (2023-迄今)
遺傳及藥物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兒童神經心理學及發展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自閉症之神經認知、腦影像、基因、腸內菌體學、代謝體等多層面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教師2004、2008、2018
臺大醫學院青杏醫學獎 2007
中山醫學大學傑出校友 2011
美國兒童精神醫學會傑出教師獎(2011)
科技部(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2012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成果傑出獎 2013
國家衛生研究院「整合性醫藥衛生科技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三次 2014
臺大醫院傑出研究獎 2016
北美校友基金會最佳臨床教師獎 2018
臺大醫院傑出研究獎–ADHD卓越研究團隊 2019
臺灣精神醫學會學術成就獎 2019
臺灣醫療典範獎, 臺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020
2020國際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暨相關專業協會(IACAPAP) 傑出貢獻勳章2020
Advancing Curiosity Award, Micron Foundation (美國美光基金會) 2021
『第31屆王民寧獎』學術研究成果對醫藥科技發展、國民健康和國家社會傑出
貢獻獎[臨床醫學],財團法人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2021
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 人權貢獻獎 「防疫人權服務獎」2021
第30屆杏林獎, 臺北市醫師公會 (2022)
111年防疫貢獻獎, 臺北市醫師公會 (2022)
111年防疫特殊貢獻獎, 臺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02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計畫推介獎 2014
臺大醫院優良教材著作獎 2014(家有過動兒─幫助ADHD孩子快樂成長。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臺灣醫學會第108屆總會「臺灣醫學會學術演講獎:研究卓越」 2015
臺大醫院優良教材著作獎 2017(找回專注力─成人ADHD全方位自助手冊。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財團法人元大文教基金會醫師科學家績優獎勵指導教授 2019
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人才培育計畫「生醫論文自動分析正式賽 – 生醫關聯擷取」前標指導教授 2019
第一屆康健年度人物精神科, 康健雜誌 (天下雜誌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