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本科部1911年以「理學治療科部」創立,當年臺灣仍處於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醫院醫長桂三友,赴德國考察有關 X 光線事項,於 1911 年購買臺灣第一台 X 光攝影機器;由於放射線與物理學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在當時所設立的科部為理學治療科(即為 X 光科前身),由醫長筧繁兼任部長。至 1926 年,設置中央 X 光室。1937 年,臺北帝大醫學部附屬醫院成立,遂改稱為放射線科(位於現今西址整修前之病歷室及外科門診旁之血庫),由助教授甚尾東太郎主持,科內有八田繁技師,當時外科也設有 X 光科。到 1945 年臺灣光復後,收併了外科的 X 光機,又把名稱改為理學治療科。1950 年起,再改名稱為放射線科,由當時的副院長黃演燎教授兼任科主任,並開始集中管理全院各科 X 光片。於 1954 年重新擴建,由姜藍章副教授接任主任,除診斷部門之外,並增設放射治療及同位素室,並於當年 8 月 31 日,在現今西址後部整修前舊餐廳旁,舉行放射線科新建房屋破土典禮,正式拉開了本部在醫院中獨立作業的序幕。歷經多年變遷,1990年於台大醫院任務編組下、分為放射診斷部、核子醫學部、和放射治療部三部份。1993年放射診斷部正式更名為影像醫學部,主要的工作內容提供各種一般X光及特殊X光檢查、電腦斷層掃瞄檢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振掃瞄檢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以及多項介入性放射線治療以服務病患,並進行各種醫學影像之研究與醫事人員之教學。
歷任主管:
1950-1954 黃演燎主任 , 1954-1970 姜藍章主任 , 1970-1978 黃淑珍主任
1978-1984 徐劍耀主任 , 1984-1990 黃國茂主任 , 1990-1996 蘇誠道主任
1996-2002 李瑤華主任 , 2002-2008 廖漢文主任 , 2008-2014 施庭芳主任
2014-2020 張允中主任 , 2020-迄今 陳世杰主任
儀器設備:
目前影像醫學部有磁振掃瞄儀六部(含磁振正子掃瞄儀一部),其中1.5T三部,3T三部。 多切面電腦斷層掃瞄儀七部:具雙能量功能之高階電腦斷層(>512切面)二部,256切面一部,128切面二部,64切面二部。雙切面X光透視血管攝影機兩部,單切面X光透視血管攝影機一部,透視X光檢查機三部,數位乳房攝影機三部(含乳房斷層攝影儀兩部),骨密度偵測儀三部,各種一般X光機共十六部,移動式X光機十部。超音波掃瞄儀器三部。另有高階影像判讀工作站47組以及高階影像處理工作站10組。
3T磁振掃瞄儀自92年10月啟用後,於98年完成軟硬體之升級更新,除提供臨床服務每月約280人次,亦作為研究之用。主要研究領域在於腦部之功能性磁振掃瞄(functional MRI)、白質路徑(Tractography)、心肺功能與心肌纖維構造等方面。常規的1.5T磁振掃瞄儀每月平均提供約2000人次的臨床服務之外,亦針對乳癌及脊柱的血液灌流(perfusion study)、多方位擴散加權成相MDDW (Multidirectional Diffusion Weighting)、動脈血質子自旋標記ASL (Arterial Spin Labeling)、及各部位的核磁共振光譜(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進行研究。 多切面電腦斷層掃瞄儀每月平均提供8900人次的臨床服務,並參與虛擬大腸內視鏡(virtual colonoscopy)、冠狀動脈電腦血管影像之三維重組、冠狀動脈鈣化指數(calcium score)測量、血管狹窄程度測量、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之三維影像與血流灌注研究。自92年7月啟用的新型多功能雙切面X光透視血管攝影機,主用於血管微創介入性手術,大量增加服務病人的數量、減少病人等候排程的時間,並增進影像檢查的品質。 於100年11月更新血管攝影儀一部,具有CT-angiography及guiding功能,提供更精確的血管內診斷及治療。於103年3月11日引進全臺灣首部磁振暨正子掃瞄同步整合系統(integrated MR-PET system),提供「一次到位」(one-stop shop)的全方位診斷,預期將會改變目前影像醫學診療的模式。
人員配置:
職務 | 人數 |
---|---|
專任主治醫師 | 27 |
兼任主治醫師 | 32 |
研究醫師 | 3 |
住院醫師 | 16 |
醫事放射師 | 87 |
護理人員 | 36 |
行政人員 | 26 |
師資 (含兼任) | 人數 |
---|---|
教授 | 5 |
副教授 | 5 |
助理教授 | 15 |
講師 | 10 |
服務量:
影像醫學部檢查量統計(單位: 筆)
教學:
- 主治醫師:
每年均努力為年輕主治醫師爭取出國進修機會。近一年內有兩名新任主治醫師就其次專科在國外重要醫學中心接受短期訓練。亦積極參與小班教學老師養成計畫、老師輪流出國作短期醫學教育進修、或參與國外學術研討會。亦鼓勵同仁深造、目前有9位主治醫師已取得或正進修博士學位;取得碩士學位或正進修碩士者亦有4位。
- 住院醫師:
本部各主治醫師均依其放射線醫學學識、技術特長分別有固定之次專科。分別為神經系統、胸腔心血管系統、肌肉骨骼系統、肝膽腸胃系統、及小兒影像診斷科,共五種功能分科。每天由各次專科醫師輪流負責早會及晚會,指導及加強住院醫師的醫學知識。亦時常邀請兼任主治醫師或外賓進行專題演講。積極參與各種跨科別聯合討論會,並鼓勵住院醫師踴躍參加,從中學習。各種特別檢查均由專任主治醫師親自操作或帶領住院醫師進行,以言教身教方式加強住院醫師們相關技術的進步。參加國內放射線醫學會月會、年會,在主治醫師指導下、各住院醫師輪流負責出席討論病例及發表論文。並鼓勵住院醫師在四年受訓期間,至少發表論文一篇。此外,在四年訓練結束後,依個人興趣,繼續接受次專科訓練。
- 醫事放射師:
本部鼓勵醫事放射師同仁繼續深造進修,目前已有一位放射師取得博士學位以及五位放術師取得碩士學位,同時還有數名放射師目前正在研究所攻讀深造。
- 醫學生:
對五、六、七年級醫學生,開設一般大堂授課課程,包括放射線學概論以及常見疾病影像診斷;更開設放射線學實習以及放射科臨床實習等臨床建實習課程課程,除提供常見臨床疾病的最新影像檢查、放射治療,核子醫學的基本醫學知識外,亦鼓勵醫學生實地見實習參與各种放射線學檢查操作過程。本部更積極參與小班教學,並與解剖學科共同開設大體解剖與放射線診斷合併教學課程、此乃開國內之先河。與家庭醫學科開設「家庭、社會與醫療」課程,教導醫學生各種檢查的正確適應症,並從病人檢查前、中、後,身心的影響進行探討,以期醫學生免於濫用新科技醫療檢查。
- 醫放實習學生:
由於本校並無醫放科系,但為培養更多優秀的醫事放射師從事醫事放射領域的工作,本部提供它校醫放系學生至本院實習,如、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私立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私立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私立義守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私立慈濟技術學院放射技術系、私立中臺科技大學放射技術系及私立元培科技大學放射技術研究系的學生至本院實習(共計28週)。
- 教學設備:
本部有充足放射線學及技術學相關圖書期刊(如 Radiology, AJR, JCAT, MRI, Ultrasound, 中華放射醫學雜誌等)、視聽教材與教育設備(如錄影帶、電視機、液晶投影設備、大型X光片投影機等),建立充分的教學X光檔案片庫及電子教學檔案。
研究與重大成就:
- 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近幾年 SCI 論文發表概況:
年份 | SCI篇數 | 篇數 / 人(主治醫師) |
---|---|---|
2013 | 45 | 1.9 |
2014 | 72 | 2.9 |
2015 | 55 | 2.0 |
2016 | 68 | 2.5 |
2017 | 51 | 1.9 |
2018 | 56 |
2.0 |
- 以動態磁振掃瞄 (DCE-MRI) 完成骨髓血管新生研究,應用於急性白血病,並由台大校總區邀為2008年終成果發表之主軸(該研究刊登於血液學頂級期刊 」Blood」 2009年4月)。
- 以動態磁振掃瞄 (DCE-MRI) 進行胰臟微血流研究,應用於糖尿病之分析,並刊登於放射學頂級期刊」Radiology」。
- 建立臨床試驗之影像相關研究平台,如CT、MRI、DCE-MRI等,並發表論文。
- 全世界首創由放射科以最簡單快速之步驟及方法置入24號胃造廔管。
- 進行電腦斷層導引胸腔病灶切片,並以細胞印片 (imprint cytology) 合併組織病理檢查,可藉以提升切片之診斷準確度。
- 建立磁振擴散頻譜造影技術(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 DSI)以顯示神經纖維結構,並研究其連結性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此技術已應用於腦腫瘤、腦中風、酒癮、自閉症、強迫症等疾病之臨床研究。
- 建立磁振擴散張量造影技術(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以顯示冠狀動脈阻塞後心肌纖維之減損與重塑現象。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Circulation。
- 建立磁振擴散張量造影及組織灌流造影等技術以早期偵測攝護腺癌之病灶。
- 建立磁振心肌灌流造影技術(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以量測心肌灌流程度。此技術已應用於心肌梗塞後之病人,研究運動復健對於提升病人心肌灌流之效果。
- 利用乳房磁振掃瞄攝影檢查來評估乳房病灶,包括以血液灌流檢查評估血管新生,並實施磁振掃瞄導引下之介入性治療。
- 實施乳房攝影立體定位之真空吸引輔助切片術,以化驗乳房攝影上所偵測到之微小鈣化,以局部麻醉、門診微創手術之方式,取代傳統需全身麻醉之住院切片手術。
- 進行磁共振頻譜 (MRS) 及動態磁振造影,研究脊柱骨髓化學成份及血液灌流研究,並呈現其與性別、老化、及藥物作用的關係。
- 利用磁振造影研究脊椎病變之影像表現,發現罕見之脊椎骨髓炎會模仿骨骼轉移之形態。
- 利用多切面電腦斷層心血管攝影,檢查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以三維重組影像,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之診斷正確率非常高,對心臟手術有很大貢獻。
- 與神經內、外科合作:完成亞洲第一例磁振造影指引之立體定位 D.B.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及磁振造影指引之視丘下電燒術 (subthalamotomy) ,成功治療嚴重帕金森病患。
- 於 1996 年底成功進行全台灣第一例以GDC栓塞術治療腦動脈瘤。並於 2002 年起,成為動脈瘤栓塞介入性治療之訓練中心,每年舉辦 GDC training course 。
- 與心臟外科合作,完成國內第一、二例腎下主動脈瘤之支架置放治療術。
- 完成國內第一例膽道 cover stent 支架置放治療術。
- 以動態磁振掃瞄 (DCE-MRI) 進行心肌微血流研究,研究心肌梗塞後存活心肌與血流灌注的變化情形,並刊登於放射學頂級期刊 "Radiology"。
- 引進256切電腦斷層掃瞄攝影儀,提供更快速的電腦斷層掃瞄心臟冠狀動脈檢查。
- 於103年3月11日引進全臺灣首部磁振暨正子掃瞄同步整合系統(integrated MR-PET system),同時提供解剖學、生理性、功能性、代謝性、分子性及精密性的各種數據訊息,即提供「一次到位」(one-stop shop)的全方位診斷,預期將會改變目前影像醫學診療的模式。
- 利用Myocardial T1 mapping技術,研究心臟衰竭病患的瀰漫性心肌纖維化(diffuse myocardial fibrosis)與心舒功能下降(diastolic dysfunction)的關係, 並刊登於著名國際期刊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未來展望:
- 教學活動方面: 針對常見疾病,提供醫學系見習醫師及醫院實習醫師重要而典型的教學檔案,加入」Must-know images」資料庫,並將內容放置於網路上,以供院內醫師學習之平台,提昇影像判讀之能力。
- 臨床服務方面:目前以微創手術和影像導引之治療方式,提供臨床醫師及病患先進而滿意的服務。未來希望配合新發展之醫療器材或輔助藥物(如:射頻燒灼術),應用於全身各部位之治療,使介入性放射線科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 學術研究方面: 在基礎研究方面,希能建構高科技具規模之實驗室,配合先進新穎之醫學影像的技術,發展未來之影像醫學。在臨床研究方面,積極與臨床醫師溝通並建立合作平台,貢獻醫療影像之專業知識,為未來的醫療進步盡一份心力。
- 建教合作方面: 鼓勵本科醫師也可依自身興趣或生涯目標規畫出國進修的計畫,以期歸國之後領導新發展項目,並時常邀請國外各領域學有專精之權威來本科交流,使臨床應用或學術研究上都可以與國際接軌,成為國內及亞洲醫療影像之先鋒。
- 醫療設備方面:因應臨床所需之檢查量逐年增加,並且新型技術或儀器也在臨床應用上發展迅速,向院方爭取添購新式設備,包含超音波、高階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以符合服務以及研究的需求。
- 人員配置方面:為配合臨床單位對影像診斷及治療的需求日益增加,為了提供即時、高品質及詳細的影像資訊,向院方爭取開放聘任更多的主治醫師,除了可以加速臨床醫師對病情評估之外,也同時增進了本院服務品質及病人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