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遲緩及其成因
複製連結
「隔壁家的兒子以前五歲才會講話,上學唸書後就好了,我兒子現在三歲卻還不開口叫人,會是遲緩兒嗎?」
孩童的成長,除了正常的生理發育之外,還包括日益增加的行為能力及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這個過程就稱作發展。顯著失能的障礙兒童容易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而功能落在正常邊緣灰色地帶的孩童,在嬰幼兒初期與一般孩子的差距不大,但漸漸可能在生活適應上遭遇困難,需要家長或老師細心觀察才注意到。學齡前嬰幼兒中,若有下列ㄧ項或多項發展落後的情形,就有可能是「發展遲緩兒童」。
- 位移動作發展(抬頭、翻身、坐、爬、走、跑、跳…)
- 操作動作發展(伸手抓握、用手指拿捏或拆裝物品、玩積木拼圖、握筆畫圖寫字,以及自己吃喝、穿衣、上廁所…)
- 語言發展(伊啊聲、叫人、聽懂指令、用說的表達需求、對話聊天、敘事…)
- 知覺與認知發展(利用感官觀察,用頭腦去判別物品大小、顏色、形狀、多寡、遠近、高低、軟硬、味道等特徵的變化,逐漸增長生活常識以及理解空間、時間、因果關係、抽象的文字與數字符號等概念)
- 社會情緒發展(有安全感而不過度依賴、自主自信、維持人際關係、學習情緒表達與控制、認識性別角色、遵循道德規範…)。
發展乃是先天生理潛能與後天環境學習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影響發展的因素包含:
- 孩子本身有疾病,例如染色體或代謝異常;母親孕產期問題,例如早產;以及環境毒物、意外傷害等因素,皆可能影響腦部生理,因而干擾正常發展。
- 孩童的家庭經濟、社區文化及教育資源等環境因素,是否提供足夠且適當的知覺經驗與學習刺激。
- 家長的個性、教養觀念、教導能力,以及不同照顧者間態度的一致性,也影響孩子的情緒行為與社會適應。
(原文刊載於96年1月15日聯合報E2版:是不是遲緩兒 細心觀察才知)
發佈日期:2007/1/15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複製連結
現在許多家長都聽過早期療育,幼教老師也會主動建議一些孩子就醫,但有時候醫生也看了、評估也做了,為什麼只是要家長回去再觀察,過一陣子再來追蹤?
有些家長聽到「再觀察」、「再追蹤」,可能會覺得鬆了一口氣,以為這表示「沒問題、不要緊」;有些家長可能感覺無奈或著急,覺得怎麼得到一個更不確定的結果。其實,聰明的家長應該要進一步問清楚下次再觀察追蹤的原因及重點為何。
無論是否已經確認診斷,都可能採取再觀察/再追蹤的處置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形:- 家長可能對嬰幼兒發展的認識不足,缺乏其他兒童作為比較參照的標準,或是本身對孩子的敏感度不足,因此產生不適當的期待或過度擔憂。建議再觀察或許是提醒家長不要操之過急,需耐心等候孩子達到生理的成熟並有生活經驗的累積。例如:
- 晚說話。如果語言治療師評估後認為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家長則不用太緊張。
- 說話不清楚。一般說來,某些構音(例如捲舌音)需要等孩子大一點才說得準。
- 沒有日期時間觀念、不會算術。如果孩子對於日常生活中較具體的快慢早晚、數量多少、大小、相同一樣等都還是糊理糊塗,那家長就先不要急著要求孩子理解時間、空間、符號運算等抽象概念,等孩子認知成熟度夠了,教起來事半功倍,孩子學得也有成就感。
- 若是評估時發現孩子可能因為生活環境中的學習刺激不足,或是照顧者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探索與練習嘗試的機會,則會建議家長改變部分教養方法,或讓孩子先上學一段時間後再追蹤孩子的發展及進步的潛力。
- 一般孩子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讓大人困擾的行為,例如吸手指、不能吃的東西也放進嘴巴咬、搶玩具、挑食…,就醫後通常會建議家長一些行為處理技巧,因此需要回家實行一段時間後,再追蹤問題行為出現的時機、頻率、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是否改善。
- 問題雖然實際存在,但在某些情況下,等待是為了選擇較適當的治療時機。例如:
- 嬰幼兒營養與體重都已足夠,或兒童肢體骨骼發育達一定程度時才進行手術
- 孩子能被訓練,不會亂扯破壞時,才能配帶眼鏡或助聽器來矯正視力或聽力
- 等孩子說話多一點,詞彙與句子表達更豐富時,再矯正發音不清楚的問題
- 不論是在醫療、教育或社會福利方面,都會有資源供不應求的時候,雖然每個家長都愛子心切,都希望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但餅就是那麼大時,也只能綜合考量孩子問題的嚴重度、急迫性、治療成效等因素,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來分配資源,或是協助資源轉銜。也因此,治療專業人力與空間不足時,雖然孩子評估後需要治療,但可能只先列入等候名單,藉著輪替方式,每個孩子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先暫停數個月或半年,讓等候名單中的孩子排上來。所以,如果家長能配合如期回診,不但可以追蹤孩子發展情形,在未來資源可得時,也有機會即時獲得相關資訊。
(原文刊載於96年1月26日聯合報E4版: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發佈日期:2007/1/26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兒童心智評估與診斷的迷思
複製連結
晚婚及家庭少子化是現今社會趨勢,也因此父母通常有能力也更捨得在孩子教養上投注心力及經費。細心的父母為了提昇親職能力,努力查詢研讀、充實相關知識,因此「照書養」或說「照網路養」,幾乎是新手父母必經之路。隨著知識的普及,父母看了書或報導後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問題,好像是遲緩兒、自閉兒、過動兒、亞斯伯格症…,因此就醫、尋求評估。然而,評估之後就能解答家長的疑慮嗎?以下就來談談家長們常問的、關於評估與診斷的困擾。
Q:評估之後就一定能確定診斷了嗎?
A:其實不盡然。因為臨床實務上有其限制:- 評估效度的限制:行為評估結果的推論有效度,十分倚賴資料來源的可信度與資料間相符的程度。母親抱怨說孩子坐不住、動來動去、學不會,但奶奶可能會說媽媽要求太高、太緊張,小孩子都是這樣、沒什麼,因而兩人提供不一致的訊息。所以就醫評估時,若能盡量具體釐清事實,在不同情境中由不同人評估也能獲得一致的結果,則較容易確認診斷。
- 診斷標準的限制:診斷疾病若能以明確或量化的標準來定義,則只要病狀符合或施行相關檢查驗證,即可以確認診斷。例如:以聽力檢查確認是否聽力障礙;以染色體檢查確認是否異常。然而,就兒童精神診斷而言,雖然國際上已有慣用的診斷標準,但精神狀態與行為評量無可避免涉及個人主觀心証,例如:DSM-IV(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採用[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不適當地活動量過度]等許多行為準則。專業人員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與臨床經驗,及是否採用適當的行為參照標準,皆影響其個人對於症狀的判斷。
- 不同的診斷可能涉及相似的行為特徵,例如自閉兒可能十分過動、難專心;癲癇兒童可能有衝動、過動或自閉特徵;過動兒或聽障兒若合併智能障礙,則在發展早期也容易出現自閉特徵。這些狀況都會使確認診斷的難度提高,尤其合併多重問題時更不容易鑑別。
Q:為什麼不同醫院,或同一家醫院的不同醫師、心理師或治療師,對孩子的診斷不一樣?有人說他自閉、有人說他過動,也有人告訴我他正常、不用過度擔心。
A:承上所述,臨床評估與診斷的確有其限制,因此,若孩子的特徵越是符合某診斷的典型、越是嚴重,則越容易確認診斷;反之,則容易落入診斷與否的灰色地帶。另一方面,不同專業人員對於告知診斷的態度與時機可能抱持不同的想法,醫病溝通的技巧也大不相同。態度較嚴謹保守的專業人員在面對非常焦慮的父母時,為了避免父母心理反應過大,可能會決定慢慢透露,藉由多次觀察或完整評估後再解釋並告知診斷。另外,面對某些教養方式極端不適切或是對孩子問題怠慢輕忽的父母,專業人員為了掌握時機,有時可能不得不對父母來個當頭棒喝並曉以大義。這些不同的溝通風格作法,很難說誰對誰錯,專業人員在當下也不見得能即時了解父母就醫的想法,以及其是否已經有心理準備孩子可能會得到一個診斷。舉例來說,有些父母因為孩子不會說話而就醫,心想可能就是語言發展遲緩,但專業人員發現其實是自閉症;然而對父母而言,自閉雖然不是陌生的名詞但卻是想都沒想過的事,可想而知父母獲知診斷後會有多驚嚇與不安。許多父母會換一家醫院看、尋求第二意見,將心比心,我們可以理解也不反對,但父母切記:(1)據實以告,最好提供之前的評估報告書作參考,可避免重複的檢查評估 (2)若只為了要找到一家醫院說孩子沒問題(或有問題),因而不斷換地方就醫,甚至隱瞞相關資訊,可能因為家長逃避的心態而延誤孩子早期療育的時機。(原文刊載於96年1月31日聯合報E4版:自閉或過動 評估就能確診嗎)
發佈日期:2007/1/31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兒童心智評估
複製連結
兒童的心智表現,是指孩子如何運用本身潛在的能力,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體驗知識、解決問題並學習適應環境,這過程中涉及了需求、動機與情緒的調節,以及認知、語言、感覺運動等能力。
舉例來說,糖果放在高高的桌面上,想吃糖的孩子可能:- 看了一眼,拿不到就算了
- 坐在地上哭,吸引大人注意
- 拉大人的手到桌子旁邊
- 手指著糖果方向,轉頭看著大人發出ㄇㄢ ㄇㄢ聲音
- 直接說「我要吃,給我」
- 自己推小椅子到桌子旁邊,爬上去拿並學大人把罐子倒過來搖一搖讓糖果掉出來
這些不同的因應方式反映出孩子心智成熟度不同,我們所見到的兒童行為也是孩子先天性格、能力及後天生活經驗、教養態度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臨床上評量兒童心智的向度包含:氣質、情緒調節、人際互動、適應性、活動量、衝動性、注意力、智力等,智力則由語文或非語文的記憶力、觀察力、思考判斷與推理、空間分析、知覺技能反應、數的概念與演算…許多部分組成。
評估資料可用以下方式取得:- 會談:蒐集孩子基本資料、發展史、疾病史等,以及家庭與教養情形(附錄:臺大醫院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基本資料、臺大醫院早療個案發展及疾病史)
- 問卷量表:以具體化、量化的陳述方式來釐清問題及其嚴重程度(附錄: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表(CCDI))
- 行為觀察:在情境中直接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可與會談或問卷量表資料相比對,探究孩子行為的穩定性、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或是親子互動、家長要求與期待…
- 測驗評量:採用標準化的測驗工具,依據施測程序指導孩子做出所要測量的反應,將其表現與同齡兒童相比較,以判別其能力程度或症狀嚴重度。
關於兒童測驗評量的常見問題:
Q:孩子這麼小,有的還不會說話或是還不會寫字,怎麼能測驗?
A:幼兒的測驗不是用紙筆一題一題寫的考試,而比較像是和主試者一起玩有趣的玩具或圖卡,除了問答之外,也有許多讓兒童模仿或動手操作的活動。雖然測驗過程像是遊戲,但測驗工具本身具有相當不錯的信度與效度(合理性、穩定性、可靠性),施行測驗的臨床心理師也必須經過培訓,並依據標準程序進行,同時要觀察孩子的情緒、注意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行為特徵。Q:若要接受測驗評量,家長該注意什麼?
A:開始測驗時通常會請家長暫時離開,因為有些孩子會分心、轉頭與爸媽說話,或是依賴、要求爸媽幫忙做;反之,也有些心急或緊張的家長在一旁會忍不住給予孩子額外的提示,或是當面評斷孩子反應的對錯,影響孩子繼續受測的意願。上述這些情形都會干擾測驗標準化實施的原則,也影響測驗結果的可信度,所以應該盡量避免。家長如果擔心怕生的孩子到新環境會哭鬧,可以事先簡單告知測驗情形,或是隨身帶些可以安撫孩子的食物、奶嘴、水瓶、玩具、圖畫本…。(原文刊載於96年2月12日聯合報E4版:還不會寫字 兒童心智怎麼評估)
發佈日期:2007/2/12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幼兒IQ低…可能大雞慢啼?
複製連結
兒童心智評估過程中,臨床心理師常會利用標準化的智力量表為工具,評量孩子認知發展的程度。因為實施智力測驗可以估算出智商,家長往往特別好奇或擔憂。常問:孩子年紀小,智力測驗分數(智商)會準嗎?這與孩子的學習或未來發展有什麼關係?如何能提升智商?
家長會問這些問題,通常是關心智商會不會變動,有多大的進步空間。的確,數值是有可能高低變動的,因為智商是一種估計值,是由孩子在受測當天的表現推測他在同齡兒童間的智力排名程度。
若孩子因為身體不適、疲倦、害羞怕生、緊張焦慮、或不願意合作等因素,而無法展現最佳的能力水準,則那次測驗所得到的智商就有被低估的可能性。
以下的概念說明,希望有助家長正確看待孩子的智力與智商:- 智力測驗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嬰幼兒時期的測驗重點是小兒的感覺、知覺和操作能力,隨著年齡漸增,智力測驗著重於評量語言、記憶、抽象思考、空間分析與組織能力、及問題解決策略……。對於有視覺、聽覺或肢體障礙的孩子,也需要選用特定的智力測驗材料與作答方式,才能有效推估其智商。因此,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或特定族群所使用的測驗,都有其既定的評量重點與工具的限制性,不代表智力的全部。
曾經有家長得知智商後問:「這樣我的孩子有學音樂的潛力嗎?」其實,對心理師而言,這問題就像是要看孩子畫的圖,問這孩子跑得快不快,一樣很難回答,因為用以推論的基本證據並不充足,講求科學的心理測驗並不是手相算命,沒測的又怎麼能說呢?說過頭了,家長也不相信吧!
- 智力發展具有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的發展步調不盡相同,的確也有少數孩子是「大器晚成(大雞慢啼)」,因此,對於年幼的孩子,追蹤評估越是重要。若後續追蹤時發現孩子的能力大幅進步,已經追過更多的同齡兒童,則表現在測驗上就是智商提高。
所以,當家長得知幼兒智商落後時,無須太過緊張,但也不宜輕忽,應該坦然面對、積極與專業人員討論,從已取得的各種評估資料中,找找看是否有阻礙發展的因素待釐清與處理。
- 環境與教育對智力的影響
智商高低只是說明了孩子具備的潛能範圍,而能否發揮潛能還取決於環境及教育等後天因素的影響。
如果孩子處於良好的營養健康與學習環境,得到適當的刺激引導與系統化教育,學會面對挫折與挑戰,則可促使智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即使是智力潛能偏低,透過後天不斷的努力,也可以在程度範圍內達到最佳化的開展;相反的,如果後天環境不佳,家長又忽略必要的教導,不但智力潛能無法開發,孩子還可能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變得落後越多。
所以,不論孩子的智商是高是低,都要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培養孩子學會自我肯定、快樂成長,才是一輩子的幸福。
(原文刊載於96年2月20日聯合報:幼兒IQ低…可能大雞慢啼)
發佈日期:2007/2/20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智力測驗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里程(上)
複製連結
寶寶出生後,除了看得到的一暝大一吋之外,看不到的小腦袋瓜裡也是不斷長智慧的喔!張著眼睛四處看的寶寶,其實很早就已經認得每天照顧呵護他的人,但你可別以為寶寶只用「看」的方式探索這世界,其實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經驗更是重要,「媽媽的味道」讓寶寶作夢也會笑。被逗得咯咯笑的寶寶、跟著音樂左搖右晃的寶寶、爬向玩具的快樂寶寶、舉手投足都要模仿的學人精寶寶、還有動手又動口的好奇寶寶,總是讓大人們樂不可支,即使是個愛哭鬼口水王,仍是惹人憐愛。
親愛的爸媽,忘了那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之類的話,放輕鬆、盡情地與寶寶玩耍,一兩歲的寶寶喜歡你的身體、喜歡桌上地板每樣東西、喜歡開櫃子翻抽屜、喜歡玩電話開電燈按遙控器,對他而言,滿屋子全都是新奇玩具。別忘了多拍些照,因為回首親子遊戲的美好時光,你會發現,這個新世界的探險家不僅已經遠離起跑點、變成「直立人」,全速前進的心智發展更是驚人呢!
一歲前- 視線能追隨移動的物體(例如:媽媽走動泡牛奶時,孩子眼睛會跟著來回看)
- 聽到熟悉的音樂童謠會特別注意或高興
- 會模仿大人臉部動作(例如:張大嘴巴或伸出舌頭)
- 會學別人的動作或姿態(如:舉起雙手摸頭)
- 對簡短的口令會做出反應(如:拍拍手、揮揮手Bye-Bye)
- 探索新環境時會回頭注意大人表情的變化
- 會認得人,且有親疏之別,遇陌生人會哭或盯著看
- 透過感覺及運動的方式來學習(例如:四處爬、拿到東西總喜歡先放進嘴巴;把小東西放進罐子內,再搖出來)
一至二歲
- 學大人的話或動作(如:也要拿掃把掃地)
- 能說或指出圖畫書中的一些東西(如:球、鴨鴨)
- 聽到指令後可正確行動(例如把尿布拿去垃圾桶丟掉)
- 能夠把兩個相似的東西配對放在一起(如:把自己的小鞋放在大人的鞋子旁邊;把絨毛玩具都抱到椅子上)
- 了解日常活動中簡單的指示(如:手手不要放嘴巴)
- 知道「你」和「我」的差別(例如孩子已經會指鼻子後,媽媽改問「你的鼻子」或「我的鼻子」,孩子仍能夠聽口令正確指到媽媽或自己的鼻子)
- 注意力持續時間仍非常有限(例如:不斷翻找拿出東西來,但到手後每樣都玩不久、一直換)
- 可以從自行探索的過程中學到經驗(如:被抽屜夾到手後學會關時要趕快放手)
(原文刊載於96年5月19日聯合報:爸媽陪我玩 寶寶腦袋開竅)
發佈日期:2007/5/19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里程(下)
複製連結
現在大部分四歲以上的孩子都已經上幼稚園了,中班大班階段的「小大人」有趣極了,童言童語中已經有點見解,偶爾也挺愛糾正別人的。
一起來看看小腦袋瓜有什麼發展成就:
四至五歲- 可自己指並說對四~六種顏色
- 字創新詞(例如放小熊拼圖的盒子變成「熊盒」)
- 會玩音韻、說些押韻的字詞(如:烏龜-鋼盔-小狗-不追、跑跑-跳跳-一起-尿尿)
- 能將物品圖片依相似性分開配對(例如將印有貓咪、火車、小狗、飛機、船等五張卡片分成兩邊:貓咪-小狗 vs 火車-飛機-船)
- 一邊畫圖一邊說自己在畫什麼,說的和畫的已經看起來比較像一點
- 畫人:可看出二至六個尚可辨識的部位(如:頭、身體、手或腳)
- 學大人點數東西,至少五個
- 知道自己居住的城鎮和街道名(例如會說「我住台北、泰順街」)
- 注意力持續時間增長,但仍容易分心(例如幼稚園上課中聽到狗吠,會立刻站起來尋找窗外的小狗)
- 對於功能、時間及部分/全部等概念的理解持續增加(例如會說「昨天媽媽買7-11,又給我多一張不一樣的SNOOPY卡套」
- 時間概念已經擴展到有上個禮拜、昨天、今天、明天等差別,但用詞不見得能完全正確
- 透過自行探索、觀察或聽大人解說等方式學習(例如利用販賣機,投幣-按鍵-買飲料)
五至六歲
- 點數東西可達10個
- 可唸一些數字1~9及簡單國字(如:一、大、中、小)
- 會用某種特徵分類物品(例如老師說「住在水裡的動物」,孩子會把符合條件的動物卡片全都找出來)
- 聽過的故事書內容可以自己再說一次且說來大致合理(例如:三隻小豬「森林裡有豬大哥、豬二哥…,最小的豬弟弟蓋一個很”硬”的房子,不怕大野狼了」)
- 知道時鐘指針位置與日常作息的關聯(例如會說「早上八點媽媽要上班、晚上短針到九就要去睡覺」)
- 開始可以正確使用昨天、明天等用詞,時間概念擴展到可理解重要事件與未來時間點的關係(如:「放寒假爸爸要先帶我去迪士尼樂園,等過年再回阿公阿嬤家」)
- 刻意且有目標性地操作教室用具(如:自己找出紙筆畫圖,再拿膠水把圖貼在公佈欄)
- 注意力持續度明顯增加,做有興趣的事時可以忽略無關的分心干擾(例如畫圖時可以不理會妹妹在一旁玩所發出的聲音)
- 除了事物功能的概念增加外,也能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如:「水壺在滴水,因為弟弟沒放好、掉地上破了」)
- 可以透過大人口語指導的方式來學習(例如可聽懂「數數看,把數字和點點圖配對,畫線連在一起」)
- 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或情境的真實性仍可能混淆(例如:天真地相信只要繫上神奇披風就可以像超人一樣在天上飛;看到電視廣告中的汽車變成巨蜥攀上峽谷,以為真有這樣一台超厲害的動物變形車)
(原文刊載於96年6月9日聯合報:幼稚園小大人 在想什麼)
發佈日期:2007/6/9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學齡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里程(上)
複製連結
照顧小寶寶的日子裡,除了打理吃喝拉撒之外,最愉快的部份莫過於漸漸感受到長大的孩子可以認得人、逗弄會笑、喜歡跟人玩。在寶寶學會說話前,主要照顧者通常也可以很快猜到孩子的需求,因為寶寶用不同的聲音及非語文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感覺。這種親子互動就是最早期的人際關係,也是寶寶社會化的開始。人際需求高的孩子,喜歡有人陪伴、抱著哄、跟他說話,簡單說,就是醒著時比較黏人,也比較會注意看大人說話的表情動作。孩子再大一點,還喜歡挑特定的照顧者抱,換了人不見得能哄得住呢,這表示他已經認識且記得這些大人的不同了。除了黏著大人之外,只要有適當機會,孩子會開始喜歡有「孩子伴」在身邊,也更愛在「小人國」裡觀察模仿。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從出生至三歲可以和別人發展出什麼樣的關係:
一歲前- 自發主動地對人笑,被呵護安撫時表現出恬靜愉悅
- 會發出聲音吸引大人注意,有視線接觸,會伸手討東西
- 大人跟他說話時會盯著看,當大人轉頭指別的方向時他也會跟著轉過去看
-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注意(例如會抬頭看人、高興回笑或晃動肢體、直接舉手回應)
- 面對熟悉的人或陌生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遇熟人會主動伸手要人抱,遇陌生人會轉頭縮回照顧者身上)
- 聽懂「不可以」(例如會縮手、暫時停下來、看著人、憋嘴、哭…)
- 喜歡學其他人的動作(例如大人鼓勵時孩子也會跟著一起拍拍手)
一至二歲
- 可以短時間自己玩、探索環境、自己找樂趣
- 可以認出鏡子裡或相片/影片中的自己
- 會以自己的名字自稱(例如媽媽問誰要喝ㄋㄟ ㄋㄟ,孩子會答「雯雯」(名字或其他暱稱))
- 遊戲中會模仿大人的行為(例如媽媽往前丟球,孩子看了也會跟著丟)
- 願意幫忙把東西(如:尿布、糖果紙)拿去垃圾桶丟掉
- 會指著東西或書上的圖片等大人告訴他那是什麼
- 會對著人叫「媽媽」、「爸爸」,大人有回應時會很高興
二至三歲
- 喜歡在有其他小孩的地方玩
- 喜歡看別的孩子怎麼玩,可能只是在旁邊看、有時跟在後面跑來跑去,即使不懂玩法也會動手搞破壞
- 會保衛自己的東西(如:奶嘴、玩具、推車),不隨便給人用或拿走
- 開始玩辦家家酒(例如拿湯匙餵熊熊吃)
- 象徵性地使用物品(例如拿個長積木貼近臉頰當作電話筒、嘰哩咕嚕說話)
- 可以加入簡單的團體活動(例如與其他孩子站在一起,等大人說「預備起」之後才開始賽跑)
- 知道有男生女生的差別(例如會回答自己是女生,指另一個小孩說是弟弟,也會說媽媽是女生、爸爸是男生)
(原文刊載於96年6月20日聯合報:小人國 孩子伴)
發佈日期:2007/6/20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學齡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里程(下)
複製連結
三歲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會出現一種無聊時刻,那時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不見得想要大人陪他做什麼,書也翻過了、玩具好像也都玩夠了,所以就這樣一個人走來走去、東看看西看看,偶爾問問大人在做什麼。如果這時來了另一個或更多個孩子,家裡的一切又變得好玩了,原本已經打入冷宮的玩具突然變成了搶手貨,別人手上的那個好像總是比自己的這個好玩,於是在一旁的大人要不時提醒「要輪流」、「用交換的」…,其實這正是有玩伴比有玩具好玩。慢慢地,孩子發現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樂趣,會幾個人把共同喜歡的玩具湊在一起玩,彼此獻寶。在進入小學前,多數孩子已經學會如何和同伴共商大計、約定玩法,所以即使沒有什麼玩具,只要有遊戲規則,凡是聽懂且願意遵守的人都可以加入,於是一陣嬉戲之後,下午在公園裡才剛認識的新朋友們,傍晚回家前還會相約明天再一起玩呢!
讓我們來看看,在孩子的小社會裡發生了什麼事:
三至四歲- 主動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中,開始有互動(例如:充當撿球員,會等哥哥踢球後再跑去把球抱回來給哥哥)
- 願意分享玩具,指導下會與人輪流玩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本能性地動手防衛/攻擊(例如:玩具被搶時會用力搶回來;被打時可能會哭,也可能會直接抓住對方的手咬回來)
- 開始玩有角色及情境的遊戲,可以演出來(例如:自己當媽媽,幫熊寶寶洗屁股、換尿布、穿衣服;或假裝自己是爸爸,轉動方向盤開車、加油…)
四至五歲
- 可以與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且互動更多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找大人協助(例如有人搶玩具或打人時會大聲向老師告狀)
- 情境扮演的遊戲已經可以演得很真,注意到細節、時間與空間關係(例如假裝在超市購物,先將不同物品放入推車、走到桌子(收銀台)付錢找錢、東西放進購物袋後提回家(沙發)、假裝坐著吃光、再去買)
- 喜歡充當角色且可以做些不同的裝扮(例如小女生喜歡學媽媽化妝、穿裙子或高跟鞋;小男生手臂套上圓筒、拿著長棍當武裝戰士)
- 有興趣探索性別差異(例如會問女生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五至六歲
- 會選擇朋友(例如在幼稚園會主動找特定小朋友玩;會說誰是好朋友)
- 玩些簡單的桌上遊戲(例如:拿遊戲王卡比點數輸贏)
- 玩競爭性的遊戲(例如:各拿一個桶子,比賽看誰的桶子先裝滿沙子)
- 加入需要與其他孩子合作的遊戲,包含一起訂出公平的遊戲規則及角色分派(例如想玩的人分成兩組、輪流派人猜拳比輸贏、輸的被抓走、雙方可以一命換一命把人救回來、最後沒人那組就輸了)
-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訴諸規則,甚至運用同儕壓力(例如有人被抓到卻總是不承認時,可能會有人提議說「他犯規,他一直這樣,大家都不要跟他玩好了,退出退出退出…」)
(原文刊載於96年6月30日聯合報E2版:孩子在小社會裡 遊戲...成長)
發佈日期:2007/6/30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如何減少孩子在公共場合的吵鬧行為
複製連結
孩子在公共場合不守規矩、嚴重哭鬧、躺在地上又踢又叫時,父母的表情總是尷尬。當怎麼安撫都無效後,心急又惱羞成怒的爸媽甚至會出言恐嚇:「再這樣,下次不帶你來了!」、「再哭,就把你留在這裡,不帶你回家!」、或是「再不乖,警察會來把你抓走喔!」。在一旁的外人聽了,可能回報以體諒的微笑,也可能嫌惡地斜眼瞄一下便閃開;如果來個路人甲挺身而出、「插手」管教,這窘境真的會讓爸媽想直接挖個地洞鑽下去。
有切身之痛的父母,一想到要帶小麻煩到商場購物、餐廳吃飯、看醫生、或只是坐捷運,心裡難免不安、一路戰戰兢兢。有些爸媽乾脆選擇盡量少出門,不過,這樣又剝奪了孩子在情境中學習的機會。
對孩子來說,在外面和在家裡有什麼不一樣?要乖乖的有什麼困難呀?
在自己熟悉的家裡,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玩、隨心所欲地吃喝拉撒睡,就跟大人一樣享受在家的輕鬆舒服。但是在外面,孩子的需求可能不被滿足、不舒服,但卻只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
- 我餓了、口渴、尿急啦
- 我腳痠了、累了,抱我、讓我休息
- 我是好奇寶寶,讓我四處看看有什麼好玩的
- 我不要人擠人,我可以走動的空間
還有一個最常見但卻容易被忽略的原因:大人與小孩外出的樂趣往往不同。舉例來說,大人在賣場中志在找特價、挑日用品,小孩則樂在逛玩具區、看水產箱中的魚蝦、找試吃小攤。也因此,雖然全家一起快快樂樂出門,但是志不同道不合,孩子不願意乖乖坐在手推車內,一路被爸媽拉著走的孩子,便開始「凍未條」、鬧彆扭了。
如何減少孩子當眾哭鬧呢?以下幾點提醒:
- 隨身帶著孩子的零食和飲水
- 出門/路程前提醒孩子先上廁所,在新環境中,讓孩子知道哪裡有廁所可用
- 儘量避免匆忙急迫,給孩子時間和機會,探索一下新奇的環境
- 父母在家就先告知孩子出門的目的和該配合的事,讓孩子心理有個預期的時間長度,也提醒他可能會面臨的陌生人事物,尤其當狀況可能不同於平日時
- 孩子擠在人群裡、面對大人的大腿和屁股是很不舒服的,應盡量避免這種環境或縮減時間
- 若孩子必須在特定的重要場合「配合演出」(例如當婚禮中的小花童),可以帶孩子事先預演、探勘環境。就像考前看考場一樣,會有穩定情緒的效果
孩子需要充分的社會活動經驗,才能學會遵守規矩與應對合宜。大人已經很習慣生活中的情境會變換,或是事件時程與預期不相同,但這些看似無傷的小改變都有可能讓孩子心生焦慮。擁有某些個性特質的孩子(例如:敏感、過動或衝動、人際觀察力不足),在社會情境中容易遭遇適應困難,更需要家長細心的體諒,以及適時地變通引導。
(原文刊載於96年8月18日聯合報:小麻煩帶出門 可以不麻煩)
發佈日期:2007/8/18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我的小孩資優嗎?
-
寫在世界唐氏症日
複製連結
提起喜憨兒,許多人腦中會浮現某種形象,可能曾在喜憨兒麵包店/餐廳、麥當勞速食店或是捷運車廂中遇見。我們記憶中這些有著相似且特殊面貌的一群人,通常就是唐氏症者。唐氏症(Down syndrome)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發生率大約是1/800 ~ 1/1000,年齡較大的孕婦有比較高的發生機會。正常人體細胞有46條染色體,其中第1號至第22號染色體皆為兩兩成對;然而,唐氏症者則多了一個(或多出一小部分)的21號染色體,這也就是「世界唐氏症日」訂為3月21日的由來。在這一天,希望藉由以下的介紹,讓大家更認識並關懷唐氏症者。
外觀特徵
唐氏症通常臉部五官較平板,眼尾斜向外上方、眼眶上眥有贅皮,耳朵位置較低,鼻樑比較塌,口腔比較小、常常張口伸舌,上額比較低窄,脖子較短。其他特徵包括手指比較短、小指內彎,手掌比較厚、少數有所謂的「斷掌」手紋。而隨著年齡漸增,身材相較之下呈現較為矮胖的體型。
合併症對身心發展的影響
唐氏症常會合併先天性心臟病或其他的異常,如:腸胃道畸形、消化性阻塞、腎臟畸形、甲狀腺功能低下、痙攣、白血病、耳朵的中耳構造異常、先天性白內障、骨骼異常等病症,且免疫力也比一般小孩差,因此唐寶寶容易生病住院。逐年進步的醫療照顧可以延長人的壽命,但是疾病與健康上的問題,則會影響唐寶寶的生長與發展。- 肌肉張力較低:在一兩歲前,影響寶寶吸吮/咀嚼及肢體動作發展,也減少了環境探索的機會。
- 眼疾及視力:眼瞼腺發炎、斜視、眼球震顫,及遠視、近視等屈光問題,影響視覺觀察學習。
- 耳疾及聽力:研究發現高達80%的唐氏症有聽力問題,可能與耳咽構造異常、中耳炎或中耳積水等問題有關,須及早發現、治療並矯正聽力。因為聽力問題與語言及認知的學習密切相關,也影響人際互動的發展。
- 營養及肥胖:先天性心臟病、吸吮及舌頭控制咀嚼等問題影響早期生長發育、身高體重可能偏低,因此唐氏症嬰幼兒應給予較多熱量及均衡飲食。然而年紀稍長、尤其青春期之後,要注意因為不懂節制、過度飲食高熱量食物、及運動不足等生活習慣造成的肥胖問題。唐氏症者的上呼吸道狹窄和臉部中央骨骼較小等先天異常,若合併肥胖問題,則容易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現象,發生次數太多時則會造成短暫腦部缺氧情形,影響心智功能。
- 精神行為方面:唐氏症兒童在發展階段或多或少都有注意力不足、好動、衝動、固執、焦慮、重複動作等行為,但其中有少部分兒童的嚴重程度較高,須要特別治療處理。
唐氏症者的身心發展里程
唐氏症兒童在翻身、坐、爬行、站、走等動作發展階段,通常都要比一般小孩慢、但最後在三歲前幾乎都可以自己走動。在學習說話方面,因為開口說話涉及了聽力、發聲器官動作及模仿學習等功能的整合運作,對唐氏症兒童似乎相對較困難,個別差異也較大。唐氏症兒童從幾乎無口語—到說少數詞彙—到可以說句子表達,皆有可能。
少數屬於重度或極重度障礙的唐氏症者需要較多的養護性照顧,但大多數唐氏症者的智能屬於中度障礙程度(智商40~54),其成年後之認知能力約為幼稚園中大班至小學低年級的水準,可以聽懂生活情境中的問話,並遵循簡單指令,完成自理及簡單操作程序。因此吃飯、穿衣、盥洗、打電話等日常活動,或是清潔打掃、包裝、組裝、排貨架等事務性的職業技能都是可以被訓練的。而屬於輕度智能障礙者,則能在接受教育後發展得更好。
因此,只要從小給予唐寶寶適當的動作/自理訓練,以及足夠的語言/認知學習刺激,並適時提供健康醫療、特殊教育及社會福利等多重的照顧,每個唐氏症者都有機會發揮潛力、走入人群、邁向社會生活。(原文刊載於97年3月21日聯合報:發揮潛力 唐氏症者走入人群)
發佈日期:2008/3/21
作者: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我的小孩不聽話!
複製連結
剛滿兩歲的小寶,每次吃飯總要堅持自己拿湯匙,不但吃得慢,又將飯菜灑得到處都是;媽媽看不下去就會收走小寶的湯匙,而小寶總會尖叫拒絕。小學二年級的阿旺,玩具拿出來玩常會忘了收拾歸位,提醒他收玩具他往往能拖則拖,總要爸爸生氣地斥喝,他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收拾,爸爸不懂阿旺為何不一開始就聽話。
以上的例子可能時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不順從指令、反抗、或被動地抗拒常耗費父母許多精力與時間處理,而且有時成效不彰。我們該如何思考與處理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呢?
- 「不聽話」的行為有時只是孩子展現自我、追求獨立的表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聽話或拒絕服從的行為在某些階段是很容易出現的,例如一般人所謂「可怕的兩歲」,或是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此時父母若能予以尊重,多提供孩子做決定的機會,他們不但能建立良好的自立感,行為的配合度往往也會逐漸升高。
- 不順從是因為他們做不到:有時候父母的要求太多或期待太高,孩子自認做不到就乾脆放棄。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若能適當地調整對孩子的要求與期待,讓孩子有機會達成要求,獲得愉快的成功經驗,即可正向地增強孩子聽話的行為表現。
- 若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態度不一致,或執行要求不徹底,孩子可能認為抗拒久一點就可以不必照父母的意思,不聽話的行為就變成一種習慣。因此,父母的管教態度一致且堅定,對於培養孩子聽話的行為習慣相當重要。
凡是聽話真的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並不希望孩子「盲從」,而希望孩子具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因此,透過與孩子共同討論遵守某項規定的理由,引導孩子思考各種行為的選擇及其所帶來的結果,將有助於培養孩子正確理解社會情境並適當反應的能力。
發佈日期:2008/6/5
作者:張志瑄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李嘉修)
-
您的辛苦我們懂
複製連結
小勳現在四歲,半年前因罹患腦炎後,整個認知功能明顯衰退,本來可以跑跑跳跳到處玩耍,也會數數、認數字、唱兒歌,腦部功能受損後,現在連自己穩穩地坐著都有困難,退步到只有六個月大的心智年齡,就像個嬰兒一樣,並且隨著年齡增長,小勳可以進步的空間仍相當有限,很可能到十歲的時候,小勳還是需要媽媽抱上抱下、餵奶、換尿布,小勳家境不是太好,家裡除了需要面對龐大的經濟壓力,父母更擔心年邁時無法照顧孩子一輩子。
小育五歲,長得可愛極了,外表看起來和一般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不過小育是個重度智能不足的孩子,雖然又乖又順從,不過不會說話沒有語言,總是沉默地望著這個世界,有時則會露出無邪地微笑,小育的家庭環境不錯,母親了解小育的狀況也已經好幾年了,但談起小育的狀況時,母親還是相當激動,媽媽轉述爸爸的話說「或許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是要讓人疼的」。
小萍是一個唐寶寶(唐氏症),媽媽是幼稚園老師,媽媽的態度坦然,可以輕鬆地談論小萍的狀況,看到孩子的進步,當媽媽可以坦然地觀察孩子的成長,也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許多可愛之處,小萍也有著如正常孩子般愛捉弄人的本質,在發展中心上課時,會去捉弄能力比自己弱的孩子,偷捏人家一下之類的,媽媽陪著小萍成長,跟一般的媽媽沒有什麼不同,就是盡力地協助小萍一步一步地長大,雖然腳步很小,速度很緩慢,但還是陪她成長,不需要悲觀地放棄一切,也不必過度苛求什麼,就是盡力地去作,看到孩子快樂地學習、不斷地進步,就是最大的幸福!
任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生病或有缺陷,可惜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因此,「孩子的殘缺,不是任何人的錯」。孩子有缺陷作父母的一定相當心疼,心疼孩子的成長比別的孩子辛苦很多,同時父母自己也很辛苦,需要面對自己內心的糾結,「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要面對這一切」,以及公婆、家人和親戚朋友的眼光,更要承受不明事理者的無禮和羞辱,您和孩子都辛苦了!我們瞭解您要去面對孩子的缺陷是需要很多力量和勇氣的,如果有家人可以彼此支持,那真是再幸福不過了,而處於專業醫療角色的我們也會隨時提供您最貼切的資訊,有時候一個念頭沒轉好,就容易鑽進死胡同裡,而感覺快要崩潰,此時千萬別自己承受,撫慰的大門隨時為您敞開,您的辛苦我們懂!
發佈日期:2008/10/1
作者:張琦郁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鄭婷文)
-
養成好習慣-簡單行為原則的操作
複製連結
孩子的「拗」讓你受不了嗎?有時候拗脾氣孩子的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們養成的,有時候孩子是小惡魔,為了要到他要想的東西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例如:到便利商店買個東西,孩子就可以在玩具區逛好久,要離開的時候,硬要你買個小車車給他,如果不買給他,就開始上演一齣連續劇,從賴著不走到哭鬧,再到躺在地上打滾,就是要你買給他,如果這時你屈服了,順了孩子的意,為了快速化解這場僵持不下的糾紛,買給了他,無形中孩子的壞習慣就被建立起來了,他開始學到只要我哭鬧到你受不了的時候,我就可以得逞…。因此,我們往往會發現阿公阿嬤帶的孩子脾氣都比較拗、比較任性霸道,或許就是由於阿公阿嬤比較不會跟孩子計較,容易寵他們、順著他們所養成的習慣。
怎麼樣才可以建立孩子的好習慣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發生同一件事情發生時,盡量堅持相同的原則,不能有例外時就要堅守到底。就上述的例子而言,盡量在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妥善處理,一種方法是要求孩子改變態度,「你要什麼好好說,不可以用哭的」,在引導孩子使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後買給他,或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你看我們買了什麼?」、「等等我們要去公園玩耶」,避免因為孩子鬧脾氣就立刻順著他。如果孩子拗脾氣的壞習慣已經養成,那麼很難在一時之間改變,可能需要更多的技巧來處理,包括事前約定,「今天去商店只能買一樣東西!」並且說到做到、徹底執行,如此孩子才會把你說的話當真。不過,對於一些特殊孩子,例如:自閉兒,我們所要使用的策略也會不同,不過原則是共通一致的,只是需要更多變通的技巧,必要時可以查詢相關的書籍或請教臨床心理師。
切記!孩子們是很聰明的,他們會很快地發現這些原則裡的漏洞,譬如在家吃飯都很乖,但到阿公阿嬤家吃飯時,就很頑皮,坐沒坐像,還邊吃邊看電視,甚至飯沒吃完就離開位子等,孩子很聰明,知道阿公阿嬤是靠山,不會被處罰,所以在家的那一套就不管用,偶爾讓孩子頑皮一下確實無妨,不過,如果希望孩子在阿公阿嬤家也可以乖乖地,那麼就要把這個漏洞給補起來,也就是讓阿公阿嬤也有一樣的原則,那麼孩子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只要是吃飯,大部分也都可以養成坐有坐像、專心吃飯、吃完飯才下餐桌的好習慣了。
因此,我們如果沒有一致的原則,有時這樣,有時那樣,就不容易幫助孩子養成習慣,相反地,如果每次都一樣就容易協助孩子養成習慣,例如:「每次」坐到餐椅上才可以吃飯,離開餐椅就不给,久而久之在餐椅上吃飯的好習慣就自然養成了,心理學家柯永河曾說過:「習慣就是刺激與反應間穩定的連結」,在此餐椅就是刺激,吃飯就是一種動作反應,當建立起穩定的連結關係後習慣便養成。每天、每次都這樣的時候,習慣自然就會養成,每天都這麼做,「每次」開口說話的時候就有糖或餅乾吃,那麼自然而言開口說話的次數就會增加,「每次」拿玩具打人的時候就要暫停(time out)去罰站,那麼自然而言拿玩具打人的情況就會慢慢減少。如此,我們可以用這個簡單的原則來培養孩子們的好習慣,想想我們自己有很多習慣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的,我們也應該為孩子們奠定良好的基礎,幫他培養好習慣吧!
應用在訓練說話方面
我們知道孩童的語言發展有其先後順序,他會先以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一開始他可能會看看你看看他要的東西,或是拉著你到他要的東西那裡,又或者指著他要的東西,之後他可能會開始用點頭、搖頭或搖手的方式來表達要或不要,接著才開始慢慢發展出有意義的詞彙,像是ㄋㄟㄋㄟ、抱抱等疊字型態的媽媽語,慢慢地可以用兩個字以上的短句表達自己,如:我要,漸漸句子愈來愈長,一直到可以用完整的句子描述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在訓練孩子說話前,我們必須先瞭解孩子目前的語言發展所屬的階段,在不超過他能力太多的狀況下訓練,通常是先穩固孩子目前會的,增加出現的頻率和穩定性,再提昇到下一個階段。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先訓練他用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如:點頭表示要,搖頭表示不要,點頭表示謝謝,揮手表示掰掰等,訓練的方式就是拿著小朋友想要吃的東西,問他要不要吃,同時示範「點頭」,若孩子有模仿你動作的狀況出現時,就「馬上」給他吃,一開始的時候孩子或許沒有辦法做得很好,這時只要孩子表現出嘗試努力有動作出現時,就要立即給予酬賞。訓練孩子說話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能太嚴格,當孩子還沒有辦法把話說得很清楚時,我們只要覺得他有在嘗試仿說,努力作,而且也有發出聲音,即使說得不好、不清楚,還是要馬上給予酬賞,否則小朋友可能會覺得他們努力無效而使得行為的訓練失效。
此外,如果孩子對你手上的東西沒有興趣時,訓練的效果就會打折扣,因此可以挑選孩子喜歡的東西,或是在孩子肚子餓的時候訓練,並且一段時間只訓練一個習慣,如:一整個月只訓練點頭。訓練的要點就是,只要孩子一出現目標行為,就「馬上」給獎賞,「每次」行為出現的時候都給獎賞是這樣,盡量不要騙小孩,「一出現就馬上給」是最容易讓孩子學會的訓練方法。
應用在訓練注意力方面
孩子三~四歲還沒上幼稚園前,活蹦亂跳、動個不停、靜不下來是很正常的,但隨著孩子的生理越來越成熟,心智的成熟度也應隨著增長才是,然而注意力的持續度和耐性也就是代表心智成熟的一個要項。孩子漸漸長大也應該慢慢地能持續一段時間專心地從事靜態活動,如果孩子可以專注從事一項活動的持續時間很短時,我們也可以使用培養好習慣的原則來訓練孩子的持續度。
孩子逐漸長大,獎賞物也會從食物轉換到玩具或其他事物上,如:看電視半小時、打電動半小時,或是集滿十點可換一個海綿寶寶公仔等,獎賞的方式也從立即性的變成可以延宕的,不過家長仍必須遵守「一致」、「說到做到」的原則,答應要給孩子的獎賞一定要信守承諾,否則下次很難再使用相同的方法協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在訓練注意力持續度之前,同樣需要先評估孩子目前可以持續時間的基準點,假若孩子目前可以持續15分鐘的專注,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是18分鐘、21分鐘,依此類推,訓練的方式可以利用一些靜態的活動,如:下棋和閱讀來訓練孩子,如:今天如果可以持續18分鐘坐在椅子上看完10頁的故事書,就可以獲得一點,集滿十點可以換湯瑪士小火車一台等。
依照以上的策略,具體實行,相信你會從實際的經驗中獲得更多,大家都可以是「好習慣的訓練大師」!
發佈日期:2008/10/2
作者:張琦郁 臨床心理師(建立者:鄭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