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大醫院巴金森氏症治療

神經部巴金森氏症醫療團隊介紹

 

  罹患巴金森症病患最大的困擾就是病患對於行動控制出現障礙。對這類病患來說,必須面對生理及情感上極大的挑戰,其中包括對工作、婚姻、生育及未來人生規劃的影響,以及漫長的藥物治療過程可能發生的各種藥物反應,和自身無法控制的運動功能、情緒變化。家裏成員中若是有一位較重症的巴金森症患者,家屬不但要全天候照顧,而且也會攪亂彼此的生活品質,甚至可能拖垮整個家庭,造成更大的社會成本支出。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獲評 “國際傑出巴金森中心”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於2007年成立,2008年被美國國家巴金森基金會評鑑為“國際傑出巴金森中心”,在亞洲地區只有新加坡及臺灣的臺大醫院獲此殊榮。本中心由院內多科部門專業整合,以創新診斷及治療新技術,提供民眾整合式服務,有藥物指引、疾病照護相關衛教、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社會福利等諮詢 (臺大醫院巴金森中心網址: http://www.pdcenterntuh.org.tw/index.htm; 美國國家巴金森基金會網址: http:// www. parkinson.org/)。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是亞洲唯一以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施行巴金森症外科者。目前醫療團隊已完成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30例以上的成功案例,成果非常顯著;除此之外還設有深腦部刺激術特別門診,可依病情需要,由專業團隊提供病患一套完整的術前評估模式,以及術後的專業照護諮詢。

 

開關現象及異動症 口服用藥的瓶頸

  巴金森症的病徵,是腦中的黑質組織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當控制運動多巴胺神經退化超過60%時,便開始出現輕微症狀,包括肢體顫抖、僵直及動作緩慢。初期症狀會先由身體單側的手腳發生抖動現象,再延伸至另一側,退化愈多,則症狀會愈嚴重。目前巴金森氏症前期主要是以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為主,病患在服用藥物5-8年後,便會出現藥效逐漸減弱的現象,由於巴金森氏症是種漸進式的疾病,多巴胺神經會持續凋零,以致口服左多巴藥物的有效劑量愈來愈高,藥效時間卻愈來愈短,出現所謂「開關現象」;意指患者的運動功能猶如電器的開關,電來時能夠走,電力不足時,寸步難行。另一個副作用是異動症,當藥效達到頂點時,病患會出現局部或全身性的身體搖晃與肢體亂動。由於年輕型患者對於藥物的敏感反應度較高,症狀特別明顯,常常會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

 

無框架立體定位搭配功能性導航系統 手術時間縮短約3小時

  當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嚴重病患之症狀以致影響生活品質,手術治療便成為很重要的治療方法。臺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表示,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能透過電極放電與輕量藥物輔助來舒緩症狀,是目前巴金森病患除接受藥物治療外,有效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症狀的手術之一。

  以過去有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為例,開腦前的檢查相當複雜,病人要忍受頭頂用螺絲鎖著三公斤重鐵盔,再藉由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造影,以及視丘下核定位造影取得插針座標位置,且手術時間長達8~10小時;然而新式「無框架立體定位技術」只需在頭上插上五枚感應釘,利用功能性導航系統導引,即可定位出精準視丘下核的3D立體座標位置,方便下階段開腦手術快速進行,手術時間可節省3-4小時。臺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解釋,深腦刺激術治療也有約3%至5%腦出血的風險,但該風險取決探針插入腦部的次數,由於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的精準定位,大幅降低插針次數,因此也將手術準確率提高約46%。

  根據美國新英格蘭雜誌於2003年1份研究報導,針對49位巴金森氏症病患連續追蹤5年調查發現,使用深腦部刺激術(DBS) 的病患,1-5年後可減緩巴金森氏症狀產生顫抖現象約75%,僵直現象約71%,無法動作約49%,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臺大醫療團隊在治療巴金森氏症病患也發現,接受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DBS)的患者,術後的運動功能改善約57%,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因此深腦部刺激術(DBS) 在國內外都給予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