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西址

台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院址初設於台北市大稻埕,1898年遷至現址(現稱為西址或舊大樓,位於常德街1號)為木造建築;1912年開始進行整建為文藝復興風格之熱帶式建築,於1921年完工,是當時東南亞最大型、最現代化之醫院。由於建物歷史悠久且優美,於1998年3月25日被列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西址[開啟圖片]西址.jpg


外觀介紹

項目 介紹描述 照片說明
1.建材 早期使用杉木建造,因白蟻蛀蝕,後改以鋼筋紅磚建物。紅磚為圓山煉瓦工廠製造,木材為阿里山檜木,病房地板全部使用七分檜木(現木頭地板僅存於老年醫學部辦公室),屋頂則使用蘇澳石板瓦。整體紅磚牆面上以洗石子(人造石)作為紅白相間的橫帶。  
2.中央塔 可突顯建築物雄偉的氣勢。總統府建築亦是這樣的例子,由於正面被山牆擋住,必須遠觀或是側看才可以看到它的蹤影。  中央塔[開啟圖片]中央塔.jpg
3.衛塔 入口兩側分立著衛塔,屋頂用半圓型山頭(gable),窗台細部裝飾精美。衛塔為日治時期的建築特點,分立於中央主體建築兩側,襯托出中央塔的雄偉 。  衛塔[開啟圖片]衛塔.jpg
4.方亭.Doric(多立克)柱式 入口大門方亭前設有石階,左右設弧形車道,車輛可直駛抵大門。方亭設以遮陽擋雨,使用多立克(Doric)式柱,簡潔而優雅,僅在方形盤(abacus)下有一圈花飾,每二柱成對排列,轉角處使用三柱,其最外柱使用方柱以加強結構,柱下有石造基座。  
5.台基 抬高半層樓,突顯出建築物的高大與威嚴。這源自古典式建築的基本設計,因具有防潮的功能,所以適合醫院建築要求。  台基[開啟圖片]台基.jpg
6.勳章飾 位於西址衛塔一樓窗台上,可以發現呈現對稱美的勳章飾,以玫瑰花為主要造型,亦有水果的造型。  勳章飾[開啟圖片]勳章飾.jpg
7.Ionic(艾歐尼克)柱式 在中央主體二樓的柱子,使用Ionic柱式,相較於Doric,Ionic則較為繁瑣。兩者構成強烈的對比。柱頭有葡萄形裝飾,柱身有凹槽。  Ionic(艾歐尼克)柱式[開啟圖片]Ionic(艾歐尼克)柱式.jpg
8.中間主體---山牆、女兒牆、牛眼窗 正面三角形山牆因為較為凹入,所以近藤十郎在三樓前面做了高大的女兒牆,並嵌入一個華麗的牛眼窗,有別於一般的花飾而以各式熱帶水果為綴(香蕉、蓮霧、鳳梨...等)。在東址院史室內及外牆各有複製一個牛眼窗。女兒牆主要作用為避免防水層滲水及防止屋頂雨水漫流。  中間主體[開啟圖片]中間主體---山牆、女兒牆、牛眼窗
9.衛塔---變體的Ionic柱式,拱頂石 衛塔三樓使用的方形柱,柱頭與二樓Ionic柱式相同,是一種變體的Ionic柱式。正面窗口周圍以洗石子的拱頂石作為裝飾,其形狀猶如船舵,引人注目。  衛塔---變體的Ionic柱式,拱頂石[開啟圖片]衛塔---變體的Ionic柱式,拱頂石.jpg
10.洗腳台 位於西址大門入口右側,有昔日設有扶手、地面排水孔及已拆除的水龍頭遺跡。由於日治時期日人重視臺灣的統治及公共衛生,而當時台灣還算農耕社會,先民多穿木屐,所以日人規定進入醫院時,一定要將雙腳及木屐洗乾淨才能進入。  洗腳台[開啟圖片]洗腳台.jpg

大廳
大廳的天花板是以木桁(ㄏㄥˊ)架所吊起的,因天花板跨度大,所以用料相當的大。其形式典雅,四周為弧形,中央設置燈罩,以照亮大廳。在當時是一相當艱難的工程。日治時期屋頂的木料皆來自日本(1912年阿里山檜木因登山鐵路尚未通車而無法取得),樑上標名為「注文品」,即訂購品的意思。木桁架上的交接點皆有鐵件加固,與電線支架還有天花板吊架,至今皆保持初建時的面貌。

大廳每週都有醫院志工藝術表演,分別有國樂團表演、直笛及陶笛演奏、豎琴或小提琴表演、青年二胡演奏,讓來院病患與家屬,在等候看病的同時,放下緊張不安的心情,沉浸在音樂饗宴中。
大廳[開啟圖片]大廳.jpg


格局&中央走廊介紹

項目 介紹描述
1.格局 西址建築為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建築,平面配置採中軸對稱,有如[丰]字形,以中央走廊貫穿整個建築。大門朝南,各方亦設有出入口方便進出。第一列為入口門廳,第二列為門診,第三列之後為病房。由於是[丰]字形的佈局,每棟間都設有天井或綠地,陽光充足且通風良好,此外,在第一列與第二列之間的綠地又設廊橋相連,抒解中央走廊之交通。
2.煤渣層 在一東、西~四東、西為紅磚古建築,走廊的地板有30~50公分的厚度,除了表面上與最下層的5~10公分水泥板,中間有20公分的煤渣層,他有抗漏水、通風、防震的作用。
3.中央走廊 中央走廊在南端挑高半層樓,因此使用斜坡道從南到北以緩坡漸降,方便運送病患之病床推動。此外,它每降一段又略上升,目的是阻止病床車或輪椅向前衝。在日治時期,地板以檜木鋪設,上鋪牛皮,當時醫護人員均需換上拖鞋,以免損傷皮面地板。

痌(ㄊㄨㄥ)瘝(ㄍㄨㄢ)在抱圖像
「痌瘝在抱」為楊英風於1980年所創作,置於台大醫院大樓左側樓梯轉角處。當時台大醫院院長楊思標在岳父辭世後,利用岳家捐出的新台幣卅萬元委託楊氏塑製的。全作以線條的運用為特色,利用凹下的線條襯托出主題。畫面呈顯醫院的宗旨及醫術的進步,主題是中間有著和藹面容的台大醫師和護理師,他們正親切的照顧病患,其四周的圖像中,可以看到一隻病人的手與一位醫師緊握在一起、父母舉起小兒歡笑的神態與台大醫院光輝的歷史成果,如:電腦斷層攝影、儀器連體嬰分割、換腎病人的成功及復健治療的進步等,均納入畫面中。

上面寫著「台大醫院履踐醫療、教學及研究之任務,尤以無比之“愛心”服務人群,願百尺竿頭努力貢獻。」而「痌瘝在抱」指的是關懷群眾的疾苦感同身受,形同於「視病猶親」。把病人當作親人一樣照顧。
痌(ㄊㄨㄥ)瘝(ㄍㄨㄢ)在抱[開啟圖片]痌(ㄊㄨㄥ)瘝(ㄍㄨㄢ)在抱.jpg


大廳二樓地板及牆面&旋轉樓梯
大廳二樓的地板及四周內牆的瓷磚皆是當年原建築的瓷磚,是百餘年的歷史痕跡,雖然有部分毀損重新補過,但迄今大部分仍保持的相當完整。

大廳的天花板是以木桁(ㄏㄥˊ)架所吊起的,其修繕保養內容包含了木料的更換等。而以前通往屋頂整修唯一的路徑就是這個旋轉樓梯,不過現在是直接在外以架鷹架的方式來整修。
大廳二樓地板及牆面&旋轉樓梯[開啟圖片]大廳二樓地板及牆面&旋轉樓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