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足踝外科與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 ─ 陳沛裕醫師、范垂嘉醫師

  國內的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在王崇禮教授的辛苦耕耘之下,從無到有,建立基礎,目前在本院可說是累積了國內最豐富的診斷經驗,並且開發了許多進一步的臨床應用,有著相當豐碩的成果。超音波造影在臨床上有幾個重要的特點: 一、超音波檢查是非侵入性的,不會帶給患者額外的不適;二、它不像X光檢查有輻射曝露的顧慮;三、它不像磁振造影(MRI)檢查費用昂貴,而且會受到體內植入物的干擾,不適用於部份患者;四、超音波的影像可即時呈現,方便同時配合實施介入性處置。因為這些優點,它在我們日常診療的應用是越來越重要。。骨科超音波檢查最經常用來診斷與評估足踝扭傷、足踝肌腱病變、膝關節創傷、肩部旋轉肌相關病變、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軟組織腫瘤…等疾病,但其實現今的高解析度超音波影像對於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血管等軟組織的內部構造以及骨骼表面的細微輪廓均能清晰地呈現,不僅可廣泛應用於四肢各部份其他病變的檢查,對於足踝周邊的微細骨折,其診斷率甚至超越斷層掃瞄或磁振造影甚多。除了診斷上的價值之外,超音波造影還能應用於改良骨科疾病的治療。四肢微細病灶的穿刺或注射有了超音波影像的指引,可顯著地提高精確度;手術中以超音波定位病灶(例如:腫瘤、異物、鋼釘…等)可以減小手術傷口,並且避免不必要的組織創傷。

 

  足踝複雜的生物力學構造影響日常的行動功能甚鉅,因此足踝疾患的治療處置特別講求精確的執行。本院的足踝外科是國內最早發展的足踝中心之一,在二十多年來累積的臨床經驗之上,持續針對各式的足踝重建手術研發改良的作法與器械。近幾年代表性的進展包括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的引進、不損害關節的新式扁平足切骨矯正手術、槌狀趾的蹠板修補手術、蹠板重建手術、踝關節平衡套組、足踝手術正位導引套組…等。目前持續執行的研發案還有新式的精準人工踝關節手術器械、新式低應力人工踝關節植體、足踝手術導航系統…等。期能提供患者高精密度與準確度的足踝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