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頑固型癲癇症治療簡介
癲癇(epilepsy)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盛行率約0.4%~1%,估計台灣地區約有十萬至二十萬的民眾受此疾病所苦。癲癇的首選治療以藥物為主,約四分之三的病人服用一種到兩種抗癲癇藥物後病情可以獲得良好控制。但仍有四分之一的病患在多種藥物治療下,仍常有發作情形,屬於頑固型癲癇症(intractable epilepsy),也就是說約有兩萬五千至五萬名患者的癲癇控制不良,為此症所擾。近年來歐美先進國家的研究已經證實,部份的頑固型癲癇病患能夠藉由手術治療,使癲癇病情改善、減緩或甚至根絕癲癇發作的情形,並且降低或得以免除抗癲癇藥物的使用。
兒童頑固型癲癇症的手術治療,首先需要進行病患篩選,運用審慎的臨床評估與各項檢查,來決定是否適合進行癲癇手術。有可能受益於癲癇手術的病童,診斷包羅萬象,其中以:腦皮質發育不良(cortical dysplasia)、腦部腫瘤(brain tumor)、腦萎縮與中風病變(brain atrophy/stroke)、腦部外傷(brain trauma)為主,其他尚包括:海馬迴硬化(hippocampal scleroisis)、結節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Sturge-Weber 症候群、Rasmussen 腦炎、下視丘錯構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腦血管病變等。對於這些病患的評估包括:腦波圖(EEG)、二十四小時視訊腦波監測(24 hour video EEG)、核磁共振掃描(MRI)、單光子射出斷層掃描/正子掃描(SPECT/PET)、神經心理評估(neuropsychological evaluation)等為必要之檢查;而少數的病患需接受侵入性的顱內電極置入(intracranial electrode implantation),再直接記錄腦部表面與深層的癲癇波。評估完成後,彙整所有檢查資料,召開癲癇治療會議,由癲癇手術團隊的成員針對每位病童的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研判,取得是否適合進行癲癇手術的共識;若合適者再建議最佳的開刀方式,最後再與家長與病童討論是否進行手術治療。常見手術的方式包括:(1)癲癇病灶切除手術:切除不正常放電的神經病變組織或是腫瘤,目標為根除癲癇發作。手術中須要進行腦皮質腦波監測(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由兒童神經科醫師在手術室當場判讀,再由兒童神經外科醫師切除癲癇病灶;(2)胼胝體切除(corpus callosotomy):切斷連結兩側大腦半球的胼胝體,減少癲癇之發作;(3)放置迷走神經刺激器(vagus nervestimulator):以特定頻率之微量電流刺激頸部迷走神經,調控腦部神經迴路,減少癲癇發作。近來,深部腦刺激器(deep brain stimulator)亦開始被運用於頑固型癲癇症的治療,對於特定病患亦有減緩癲癇發作的效果。根據Boon等研究者於2002年所發表比較醫療成本的研究顯示,以癲癇病灶切除手術治療可以使癲癇患者的年醫療支出由1465美元降至1186美元,平均發作次數由每月6次降至不到1次;放置迷走神經刺激器患者之醫療成本由4826美元降至2496美元,發作次數由21次降至7次。此研究顯示在審慎評估適合癲癇手術的患者,於手術後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次數,除了減少癲癇對腦部的傷害,還可以降低病患因癲癇發作的就醫次數,以及重積癲癇發作造訪急診與使用加護病房的情形,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且減少龐大的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
兒童頑固型癲癇症治療團隊,需要仰賴整個團隊每位成員的專業,所謂“癲癇—手術—團隊”,需要診治“癲癇”的兒童神經科醫師,也需要執行“手術”的兒童神經外科醫師,並且由兒童神經內外科醫師與所有的“團隊”成員,如神經影像科醫師、核子醫學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與治療師、社工師、病理科醫師等,共同參與手術前後的評估、治療、與追蹤。另外,開刀房術中腦波的判讀、與顱內電極(intracranialelectrode)置入後的腦波監測與腦部功能定位,除了兒童神經科醫師,也需要臨床神經生理技師來幫忙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台大醫院的硬體設備,包括 video EEG, MRI, SPECT, PET,intracranial electrode, ECoG 等裝備一應俱全,同時已成立陣容堅強的跨科部兒童頑固型癲癇症治療團隊,提供病患最優質的臨床服務,並與臺灣大學心理系、語言所等學術單位合作,建立研究平台,積極努力來進一步瞭解癲癇病理機轉與開發創新治療方式。
科部 | 醫生 |
---|---|
兒童神經科 | 李旺祚 主任、范碧娟 醫師、翁妏謹 醫師、王麗君 醫師、朱彥儒 醫師 |
小兒神經外科 |
郭夢菲 主任、楊士弘 醫師、周聖哲 醫師、曾勝弘 醫師 |
影像醫學部 |
彭信逢 醫師、陳雅芳 醫師 |
核子醫學部 | 顏若芳 醫師、柯紀綸 醫師 |
神經部 | 郭鐘金 醫師、饒敦 醫師、劉宏輝 醫師 |
精神醫學部 | 高淑芬 副院長、商志雍醫師、蔡文哲醫師 |
復健部 | 謝正宜 醫師、盧璐 醫師 |
臨床心理中心 | 鄭逸如 主任、張志瑄 臨床心理師、楊織羽 臨床心理師 |
病理部 | 黃佩欣 醫師、黃馨儀 醫師 |
社工室 | 宋賢儀 主任、林育如社工師 |
營養室 | 陳燕慈 營養師、蔡書玫 營養師、詹貽婷 營養師 |